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

听说现在评车不用试驾,只要嘴皮子溜、打字快,哪怕没摸过方向盘,也能聊出一副特斯拉带你遨游火星的景象。人家左一句“智能出行”,右一口“自动驾驶”,恨不得把自己穿越到赛博朋克2077。可惜我是个过气的车圈键盘侠,还得真刀真枪地开上一圈,亲身感受,把自己的韭菜命整理成一篇2000字的“真·长测报告”。

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有驾

说到特斯拉Model Y长续航四驱,乍一听,像“长生不老药”配“全能金刚狼”一样,名字听着就安全感爆棚。2023款,据说是特斯拉“收割机”队伍中的新宠,键盘车神和马斯克叔叔的宠儿。地点嘛,深圳和惠州之间乱溜,听起来就像在城市和乡村间“跨界打工”,总觉得少点豪门气息,多点踩泥巴的烟火味。天气有晴天,有雨天,温度25-35度,看似平常,实际体验告诉你,这温度,再加上湿度,能把人烤成五成熟,而且还带点南方的咸香味。

三天的短测,一共跑了四百公里,道路结构更加丰富——二百公里高速,剩下的不是高架就是城市硬化路,堪称新能源车的“全科大考”。电耗呢?16.2度电每百公里。请鼓掌!新能源车圈子里但凡电耗低于20度都得给上一朵小红花。回头一看账单:还能再冲两百公里,钱包悄悄剩下几块电费钱,感动得老泪纵横。不过这两百公里电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怎么着也得夸一句“节能小天使”。你说以后谁还开油车,不怕自己活得不够精打细算吗?

说到外观,镜头一转,邪恶大鼠标。刚看时无感,看多了也还是无感,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后现代极简设计吧——属于“你吐槽我,我装死”的类型。中国好司机是愿意为颜值买单的生物,特斯拉给他们上了一课:“有钱有才不用帅,自信就完事。”当然,大多数人最后都看习惯了,就跟啤酒肚和脱发一样,没啥接受不了的。各种流线呀、肌肉线呀,说白了就是个“标志性大鼠”,你要说自己钟情于这设计,那不是艺术天赋高,就是心态佛得没边。

内饰么,极简风,就是“高级毛坯房”。一进车门,没有复杂的按钮,没有blingbling的氛围灯,唯一亮眼的就是该亮的地方还真挺亮:座椅,方向盘,中控台都是软包材料,零零总总一通摸下来,没发现掉皮掉漆。毕竟,这辆车已经被各路“租霸”折磨了十万公里,方向盘手感还一如少女的脸庞,难不成,这才是真·中国好材料?很多人觉得特斯拉内饰塑料味重得能晕倒,其实真这种极简不是偷懒,就是不想你分心,做主人的必须有主见,不能靠灯光来点燃汽车情怀。

有没有行车电脑屏幕?不好意思,全在中控大屏上一锅端。科技以屏幕为本,特斯拉握拳说“不!”你想看什么自己调,亮度黑白自适应,半夜不用担心车灯把你照成狐妖。一些老司机非得追个“小表头”,抱怨没有仪表盘没安全感,那是因为他们人生习惯被琐事填满,习惯了低头认命,突然让你抬头望远方,反倒害怕起来。

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有驾

音响部分,没时间搞“发烧友体验”,只调了QQ音乐随便听了两首歌,感觉在车里的回音比在办公室隔壁抽烟区小。音色通透有饱满感,不做作,也不像某些国产车那种堪比锅盖敲菜板的干涩感。就是觉得:这音响就像“没化妆的素颜美女”,不像请了化妆师上来蹦迪,但也自然耐听,不扎耳朵。

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有驾

说到隔音,有人以为装了无边框车门,开车就得像追星路上的小粉头,听不见风听不见雨。对不起,特斯拉打破了神话——市区隔音只能说比同价油车强那么一丢丢,高速上一百公里以上,风噪路噪统统请你吃“硬菜”,想要安静?扬声器调上一格。高速不吵咋能跟副驾驶聊天?有噪声才叫生活,车里安静到可怕,是不是司机想跑路的前奏?

操控才是这车的灵魂。开过二十辆车,这辆毛豆Y的操控就是能让隔壁奥迪、宝马、奔驰集体破防的水平。没有”方向虚位“和”油门延迟“,你想去哪就去哪。刚上手时,汽车的“重量感”扑面而来——踩、刹、转,都得用心揣摩,仿佛在带娃,刚开始沉得很,开熟了像溜滑板。习惯之后猛然发现:这车稳得像“鸡蛋灌饼上的五毛辣酱”——贴得死死的,灵活度和安全感并存。弯道能像赛车一样过,电门随叫随到,踩多少给多少,完全不怕“掉链子”。唯一的小瑕疵?动能回收拉扯感明显,给老人家开有点反人类,不过年轻人嘛,体验一把“加速度与激情”,谁还在乎?

城市路段,避震硬得像你老板对待KPI的态度,该颠还是得颠——40码以上稍柔和,上高速加点速度,顿时感觉变得娘娘腔,柔中带刚,全车贴地飞行,不管变道插队,一个字:爽。

说到加速,莫问红灯绿灯,官方零百五秒,普通人随便踩一脚都能比隔壁油车快半拍。不过奉劝诸位,地板油要适度,不然钱包受伤,驾驶证失踪,老婆变后座警察。体验归体验,别真以为开了电车就变身秋名山车神,别突然就想飚车挑战特斯拉祖传保护神。

智能化嘛,没空和它深度交流,日常指令喊两句还行。安全性倒是真的亲身体验,主动安全干了两回救命活——一次变道忘了打转向灯,智障司机秒变老司机,两个后视镜都不看,就差让车自己飞。结果车比我清醒,硬给我拽回原地。科技改变命运,救的不是驾驶员的命,是旁边路人的安心。

要说竞品?小米SU7、极氪001、007GT这几个名字,看起来是特斯拉的平行宇宙,实际上除了小米有点互联网基因,其他基本上是路人甲乙丙。001半废,007GT直接躺平,也怪不得特斯拉一家独大。小米的粉和特斯拉的主顾根本重叠不起来,一个信仰“极致米粉”,一个信奉“死忠科技老变态”,互不干涉。毛豆Y卖得好,不全是过硬实力,更多是对手太“菜”。这就像高考只要分数线够低,学渣也敢做学霸。

来点总结,五分满分的卷子,这车可以打个4.5+,剩下0.5我留着回家自己补。它不是你老妈理财型买菜车,也不是抖音网红炫富工具,它纯粹是一台“驾驶者之车”——你要比空间,比内饰,比配置,统统不重要。它的意义只有一个:“开着爽”。开毛豆Y是什么体验?“你开过就是你的,没开过就和你没缘。”其它SUV跟它比起来,唯一区别就是,别人家车是你“开去上班的交通工具”,特斯拉是“上班用来开车的道具”。注意区别!

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有驾

购买建议?真正动力党,直接丐版,花钱买性能,省下的钱拿去冲电费。实用主义者根本无感,油电混动、插混任你选。关键问题在于,纯电车这玩意儿,依旧要被一根充电线牵制。技术渣,不管你驾驶体验多美妙,充电不方便就是犯罪。你出门要提前一天做规划,找充电桩、看地图、计算剩余电量,感觉像参加一场大型“生命工程综合考试”。电车粉们的高情商说法是“有规划就无焦虑”,低情商说法就是“你不焦虑你谁焦虑?”饭店门口没有快充桩,酒店楼下一只壁虎都比快充桩常见,抢到还得靠人品。使唤汽车,本该是让它服务你,现在你得全心全意服务它,体验一把“主人逆袭当仆人”,不荒诞才怪。

所以我郑重建议:别幻想靠新能源干翻宇宙,家用充电桩必须标配,像狗带毛一样理所当然。没条件,别碰电车。必须买,买最大续航的,下次你会感激我。图个绿牌混个城市路权,插混才是明智之选。增程?别想了,我都替你踩过坑。

特斯拉Model Y试驾感受,高速市区实测,电耗和操控体验-有驾

时代的车轮在滚滚向前,可我们都还是被一根充电线勒得喘不过气的韭菜。在新能源的路上,既想占便宜,又不想被收割,结局常常只能是自以为聪明的“冤种”一名。写到这里,我已经控制不住自己的电费焦虑,想要充值续航的冲动。要不,咱们下一期,聊聊怎么在服务区抢充电桩吧?预告一下,不是每一个“老司机”都能一充到底,大多数,都是半路熄火,掉头认命。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