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咱们老百姓过日子,都讲究个精打细算,买车这么大的事儿更是得琢磨来琢磨去。
就说手里攥着不到十万块钱吧,搁以前,咱们能想到的也就是买个小点的代步车,或者是个配置不怎么高的入门家用车。
但现在时代不一样了,市场也变了。
五菱这个牌子,大家都很熟悉,最近它干了件挺让人惊讶的事,推出了一款叫2025款星光PHEV的车,最低配卖7.98万,最高配也才9.98万。
这个价格一出来,很多人都犯嘀咕了,不到十万块,能买到一台车身长度超过四米八的中型轿车,这听着是不是有点悬?
它不光是个头大,还说自己续航长、特智能、坐着舒服又安全。
这到底是真材实料,还是吹得天花乱坠?
咱们今天就把它掰开了揉碎了,好好看一看,这车到底值不值得咱们普通家庭考虑。
首先,这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大,而且样子挺时髦。
车头那个会发光的五菱标,两边延伸开来,像个翅膀,晚上亮起来还挺有辨识度的。
整个车头的设计,没有太多花里胡哨的东西,线条很流畅,看起来圆润又饱满。
车身侧面是现在很流行的溜背造型,显得车子没那么笨重,多了点运动感。
咱们最关心的还是尺寸,车长4835毫米,轴距达到了2800毫米。
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就是说,你花了个买紧凑型轿车的钱,结果得到一个跟很多合资品牌中型车差不多大的车身。
这个“块头”摆在这,就让人觉得这钱花得挺值。
对于家里人多,或者注重乘坐空间的家庭来说,这一点就很有吸引力。
拉开车门坐进去,才能真正感受到这个大空间带来的好处。
咱们先看驾驶位,座椅是仿皮的,摸着手感软乎乎的,坐上去包裹性也还行。
关键是它的调节功能,顶配车型不光能前后上下调,靠背还能几乎放平,形成一个躺椅,再加上座椅加热和通风功能,夏天不怕后背出汗,冬天不怕屁股冰凉。
跑长途累了,在服务区把座椅放倒眯一会儿,那可比窝在座位上舒服多了。
前排两个座椅都能完全放平,在车里临时搭个床都行。
再看后排,这才是这台车空间的精髓所在。
一个一米八的大个子坐进去,膝盖离前排座椅靠背还有两拳多的距离,想翘个二郎腿一点问题都没有。
最值得表扬的是,后排中间的地板是纯平的,一点凸起都没有。
这就意味着,后排要是坐三个成年人,中间那位再也不用岔开腿受罪了,脚下舒舒服服的,长途乘坐的体验感立马提升一个档次。
后排座椅的靠背角度也能调,还带加热功能,这种配置在十万块钱的车里,确实是太少见了。
车里的储物格也设计得挺用心,全车有二十多个地方能放东西,手机、钱包、矿泉水瓶子都有地方搁,门板上甚至能放下那种1.5升的大瓶装水,细节考虑得很周到。
后备箱也很大,正常状态下就有553升,日常买菜、放行李箱都绰绰有余。
要是偶尔需要搬个大件,把后排座椅按比例放倒,空间就更大了,拉个婴儿车、露营装备什么的都不在话下。
说完了空间和舒适,咱们再聊聊它这次主打的“智能”。
现在的新车,没点智能化的东西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五菱星光这次升级,核心就在这儿。
中控台那块15.6英寸的大屏幕很显眼,看着就跟个平板电脑似的,清晰度也高。
里面装的那个叫Ling OS的车机系统,反应速度挺快,还加入了现在很火的人工智能大模型。
这有啥用呢?
就是说你跟它说话,它能更好地理解你的意思。
你可以连续下指令,比如“你好小菱,把空调调到24度,然后导航去最近的万达广场”,它能一气呵成全给你办了。
最接地气的一点是,它不光能听懂普通话,还能识别像四川话这样的方言,这对家里有老人的用户来说就非常方便了。
但这些还只是基础操作,它真正的“杀手锏”是那套叫“灵眸”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
这套系统解决了咱们开车时两个最大的“痛点”。
第一个就是停车难。
尤其是在商场那种绕来绕去的地下车库,车位又窄,有时候线都看不清,新手司机停个车能急出一身汗。
星光的“跨城记忆泊车”功能就派上用场了。
你只需要第一次手动把车停好,让系统学习并记住路线,下次再来这个地方,车子就能自己开下去,找到上次停过的车位附近,自己停进去,整个过程基本不用你操心。
它能记下20条这样的路线,非常实用。
第二个痛点就是走窄路或者进了死胡同。
这时候想掉头或者倒车出去,特别考验技术,后面一有车催,心里就更慌了。
这车有个“100米循迹倒车”功能,你只要按一个按钮,它就能按照你刚才开进来的路线,原路自动倒回去,最长能倒100米。
这简直就是新手的福音,再也不怕走错路了。
最后,咱们来谈谈最核心的动力和续航问题。
这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车,简称PHEV。
它的好处就是能加油也能充电,结合了燃油车和纯电车的优点。
它有一台1.5升的发动机和一台电动机。
日常在市区里上下班,如果家里能安充电桩,完全可以把它当成一台纯电车来开。
顶配和次顶配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是150公里。
咱们算笔账,假如你每天通勤来回是30公里,那充满一次电,足够你跑上一个星期,用车成本非常低,又安静又平顺。
万一电用完了,或者临时要出远门,也不用担心,发动机会自动介入,变成一台混动车,继续跑。
它的综合续航里程能达到1100公里,加满一箱油、充满一次电,从北京开到上海都绰绰有余,彻底没有里程焦虑。
而且它的电池安全性也做得不错,官方宣传叫“神炼电池”,经过了很多严苛的测试,目的就是为了保证不起火、不爆炸,让大家用着放心。
说了这么多,回到最关键的问题:这车一共三个配置,价格差两万块,到底该怎么选?
7.98万的入门版,叫“70智能标准型”;中间一个8.98万,叫“150智能进阶型”;顶配9.98万,叫“150智能领航型”。
如果你的购车预算卡得非常死,就只有八万块钱,那入门版确实提供了一个用最低成本买到一台中型车的机会,空间大、能上绿牌,基础功能都有。
但是,如果你的预算能稍微往上够一够,我个人会更建议你考虑9.98万的顶配“领航型”。
多花这两万块钱,你得到的东西是完全值回票价的。
首先,纯电续航从70公里直接翻倍到150公里,这意味着你的纯电使用范围大大增加,充电的频率也大大降低。
其次,顶配支持快充,半个多小时就能充个大概,而入门版只能慢充,这个便利性差距非常大。
再者,前面我们提到的那些非常实用的智能驾驶功能,比如记忆泊车、循迹倒车、360度全景影像,这些都是顶配才有的。
最后,在舒适性配置上,像前排座椅的加热通风、后排座椅加热、50W的手机无线充电、更大尺寸的中控屏和更多的喇叭,这些都是实实在在能提升你每天用车幸福感的东西。
总的来说,多花这两万块,你买到的是一台体验更完整、技术更先进、使用更方便的车,可以说是从“够用”升级到了“好用”,从长远来看,这笔投资是划算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