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身边有个朋友一直在纠结换车的事儿。他家里刚生了二胎,加上父母偶尔来帮忙,一家六口出行时,原来的五座SUV明显不够用了。每次出门,后备箱塞满婴儿车和行李,后排挤得连腿都伸不直,孩子哭闹起来车里乱成一锅粥。他跟我吐槽:“现在选车就像找对象,既要空间大、坐着舒服,最好还能有点‘黑科技’,不然总觉得亏了。”
没想到,这个“既要又要”的需求还真有车能满足。今年年初,一款国产高端MPV突然火遍朋友圈——岚图梦想家。这车不仅把车身长度拉到了5米3,轴距超过3米2,号称“移动的客厅”,还干了一件大事:把华为的高阶智能驾驶系统塞进了车里,价格直接打到35.99万起。
一、一台车解决两代人的“矛盾”
先说说这车到底有多大。朋友第一次带全家人去看车时,他爸绕着车身转了三圈,念叨着:“这车比咱家楼下那辆GL8还长一截啊!”销售小哥当场演示:第三排座椅放倒后,后备箱能塞下4个28寸行李箱加两辆折叠婴儿车;要是把第二排座椅调到最后,腿托一升起来,身高1米8的人都能躺平。朋友家6岁的儿子更是在车里跑来跑去,兴奋地喊:“爸爸,这车能玩捉迷藏!”
不过,真正让朋友心动的还不是空间,而是车上那些“聪明”的功能。比如车位到车位智驾,从地库出发到公司停车场,全程不用碰方向盘;再比如泊车代驾VPD,开到商场门口直接下车,车自己找车位停好,还能用手机一键召唤。朋友笑着说:“以前我老婆总嫌我停车技术差,这下连吵架的理由都没了。”
二、华为的“智能副驾”有多强?
可能有人会问:市面上带智驾的车不少,凭啥岚图梦想家能火?这就得提到它背后的“技术靠山”——华为乾崑智驾ADS 3.0。
举个真实例子:上个月,一位上海车主开着乾崑版梦想家去杭州出差。高速上遇到暴雨,视线模糊到连路牌都看不清,他干脆开启了NOA领航功能。结果车自己稳稳地保持在车道中间,遇到突然变道的大货车还能主动减速避让。到了杭州市区,系统自动识别出高架匝道的曲率弯道,方向盘“丝滑”地转了个大圈,连坐在后排的客户都忍不住夸:“你这车比司机还稳!”
更绝的是泊车黑科技。杭州一位宝妈在商场地下车库试了一次自动泊车:她下车后,车自己钻进了一个宽度只有2.2米的机械车位,全程没蹭到旁边的柱子。她拍视频发到小红书,评论区炸了:“这是考驾照时帮我作弊的节奏?”
三、价格“跳水”背后的秘密
其实去年9月,岚图梦想家就推出过搭载华为智驾的车型,但当时售价42.99万起,很多人直呼“买不起”。没想到今年春节刚过,价格直接降了7万,门槛拉到35.99万。
这波操作可不是拍脑袋决定的。官方数据显示,老款乾崑版上市5个月卖了6万多台,94%的车主都开通了高阶智驾包。一位深圳车主坦言:“买这车就冲着华为智驾来的,毕竟谁也不想花40多万买个‘人工智障’。”
降价后,新推出的四驱卓越乾崑版直接把华为智驾和鸿蒙座舱“下放”到中配车型。对比同价位的腾势D9,梦想家的纯电续航多出15公里(CLTC 235公里),零百加速快0.3秒(5.9秒),就连二排座椅都多了个石墨烯热疗颈枕——冬天送孩子上学,暖脖子功能比暖男还贴心。
四、MPV市场的“鲶鱼效应”
岚图梦想家这波操作,直接把竞争对手逼急了。某合资品牌销售偷偷吐槽:“我们店这个月客流量少了三成,全跑去看国产车了。”就连一向淡定的某新势力品牌,也连夜开会讨论“要不要跟进降价”。
消费者倒是乐见其成。北京一位二胎奶爸算了一笔账:买传统燃油MPV,一年油费至少2万;换成插混版梦想家,平时接送孩子用纯电,周末长途用油,综合续航1411公里,跑趟内蒙古都不焦虑。他开玩笑:“这车唯一的缺点,就是让我找不到理由换车了。”
五、值不值得买?
最后说点实在的。如果你正在看40万以内的MPV,不妨去试试岚图梦想家的“三不原则”:
1. 不晕车: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过减速带像压棉花;
2. 不无聊:鸿蒙座舱支持下载100多款App,堵车时孩子能看动画片,老婆能追剧;
3. 不操心:华为智驾系统每5天升级一次,越开越聪明。
当然,这车也不是没缺点。比如车身太大,老旧小区拐弯得小心;再比如顶配版的麂皮绒顶棚虽然高级,但家里有熊孩子的得三思……不过话说回来,35万就能买到华为全家桶+真七座大空间,还要啥自行车?
朋友听完我的分析,上周果断下订了四驱卓越乾崑版。提车那天,他发了条朋友圈:“以前觉得智能驾驶是噱头,现在才发现——不是技术不行,是以前的车不够‘卷’啊!”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