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有个特别魔幻的事儿,上汽奥迪的A7L,居然比一汽奥迪的A6L卖得还便宜。按理说,这应该是一手王炸,属于掀桌子式竞争,我价格比你低,尺寸还比你大,就问你怕不怕?结果呢?A6L销量遥遥领先,A7L在后面吃灰,连尾灯都快看不见了。这就很灵性了,属于那种我牌比你好,但我就是打不赢你,突出一个抽象。
这事儿背后,其实是一个大型、荒诞且充满“表演性”的行为艺术。
问题出在哪?出在定位。这玩意儿就是一个大型精神分裂现场。上汽奥迪的炼丹师们,可能天天都在看《道诡异仙》,自己先练疯了。他们觉得,我把运动和商务缝合在一起,左手倚天剑,右手屠龙刀,我就是天下第一,年轻人和中年人的钱我全都要。但现实是,你缝出来一个四不像。一个压缩毛巾,泡开了发现哪边都不沾。
我们来构建一个场景。一个40岁,事业小成,有点小肚腩但发际线还算坚挺的王总,要去见一个重要客户。他需要什么?他需要的是稳重,是牌面,是那种车门一开,下来的人说的话就自动带上三分权威性的气场。A6L就是干这个的,它就是中年男人的事业金钟罩铁布衫。这车的设计语言就四个字:我很靠谱。虽然这选择有时候也挺无聊的,像穿了一辈子的白衬衫,安全,但一眼望到头。
现在王总开着A7L去了。嚯,无框车门,大溜背,熏黑中网,一股子机你太美的气息扑面而来。客户心里怎么想?客户心里犯嘀咕:“诶,这王总是不是刚从夜店出来?他是不是有个小号在B站当UP主?这次的合作,他能稳住吗?”你看,信任的堡垒就这么被一个无框车门给腐蚀了。这不是车的问题,这是品牌玄学。A6L卖的不是车,是中年男人在社会这部残酷机器里,一个心照不宣的通行证。
我作为一个奔四的中年人,我特别理解。我们这个年纪,最怕的就是解释。你开个A7L,就得跟人解释,这不是A6L,这是A7L,更运动,更年轻,吧啦吧啦一大堆。累不累啊?开个A6L,啥都不用说,四个圈一亮,大家就都懂了。这种默契,是钱买不来的,是一种信仰。就像会买特斯拉的人,你跟他聊什么性价比,聊什么内饰,他都觉得你在狗叫。因为人家买的是“未来”,是马斯克画的那个大饼,你懂什么?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
然后是更现实的问题,售后和品控。这简直就是给A7L本不富裕的销量雪上加霜。一汽奥迪的4S店,跟便利店似的,遍地都是,突出一个方便。上汽奥迪的店呢?你得开着导航找半天,跟探险一样。说起来,我楼下那个开A6L的邻居,车里常年放着《小苹果》,也不知道图个啥。买个豪华车,图的不就是个省心和体面吗?结果你这售后网络跟游击队似的,打一枪换一个地方,这还怎么玩?
最要命的是品控。新车发动机就坏了?大哥,这不是手机死机重启一下就行的。这是发动机!是心脏!你买了个林黛玉回家吗?三天两头要请太医?我真的会谢!这还让人怎么买?!这种操作,简直是给对手递刀子,不,是直接把自己的意大利炮架在对手炮楼底下,然后含情脉脉地喊“向我开炮”。同行看了都得傻,连夜开香槟庆祝,直接给你点个666,然后假装哭晕过去。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我把A7L说得一无是处,好像有点过分了。但没办法,市场就是这么个不讲道理的玩意儿。它不是实验室,你参数高就能赢。它是黑暗森林,是修罗场,是“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的极限施压。A6L能赢,不是因为它在某个单项上有多么顶尖,而是因为它在“不出错”这件事上,做到了极致。它精准地击中了目标用户那个最脆弱、最需要被安抚的需求点。
所以A7L的降价,不是掀桌子,更像是一种心态爆了之后的自残式表演。它在大喊:“我都这样了!我都比A6L便宜了!你们怎么还不买我!”但消费者只是冷漠地看了一眼,然后转身走进了隔壁的一汽奥迪店。因为豪华车消费,价格从来都不是唯一因素,甚至不是最重要的因素。那个看不见摸不着,但又无处不在的“品牌共识”,才是真正的护城河。
所以A7L卖不动,这事儿的真相是什么?真相就是,它的存在,最大的意义可能就是反复证明了A6L有多么成功。它不是来赢的,它是来当气氛组的,是来衬托红花的绿叶。它用自己的销量,一遍又一遍地告诉市场:看见没,想走捷径,想搞缝合怪,是行不通的。这么一想,是不是就通了?上汽奥迪,在大气层。不装了,摊牌了,它在第五层。要么成仙,要么成盒,A7L现在就在渡劫呢。
我们秉持新闻专业精神,倡导健康、正面的价值观念。如有内容修正需求,请通过官方渠道提交。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