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一说起比亚迪新能源车就说油改电?

比亚迪之所以会选择进行油改电这种看似困难重重的路径,其实背后有着其思虑的考量。稍稍探究一下,就会发现,在保障续航性能的同时,油改电的难度往往超过重新设计。那么,比亚迪为何还要迎难而上呢?

观察比亚迪的唐二代、秦和宋四驱插混版等车型,我们可以看到引擎舱内的复杂构造,这需要极高的技术水平才能成功将电动部件集成进去。再观察后备箱,油改电车型往往需要在其中占用较大的空间。至于前备箱,虽然比亚迪的燃油版引擎舱相对混动版更为宽敞,适合放置更多物品,但这种差异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并不具有太大的吸引力。

值得注意的是,2019款的秦电动长续航版,在车身尺寸相对较小的情况下,成功塞入了53度的电池,而与之对比的2020款特斯拉Model 3,虽然车身尺寸更大,但仅装载了52度的电池。尽管特斯拉使用的是高密度的811电池,而比亚迪采用的是532锂电池,但特斯拉如何在车身更大、电机效率更低的情况下实现更长的续航里程,确实令人费解。

比亚迪最新的平台是基于DM技术开发的,其特点在于发动机舱内同时容纳了发动机和电机。这种设计使得比亚迪的车型在油改电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平台的真正意义在于实现配件的标准化和统一接口,从而提高配件的共用率。虽然比亚迪的DM、燃油和EV车型在车身和驾驶感受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并不影响其在油改电领域的探索和成功。

综上所述,比亚迪的平台不仅不逊色于所谓的纯电平台,反而在空间和安全性能方面表现得更为出色。那么,这种实际性能上的优势与某些品牌标榜纯电平台的行为相比,又有何区别呢?消费者在选择时,更应该关注产品的实际性能和品质,而非仅仅被表面的标签所迷惑。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