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汽车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企业,其发展轨迹折射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激荡与变革。2025年对这家成立十年的企业而言,正经历着从技术突围到生态构建的关键转型期。
**技术沉淀构筑护城河**
走进小鹏肇庆智能制造基地,800吨级冲压机床正以每分钟12次的节奏压制车身部件。这座投资40亿元的工厂已实现90%自动化率,激光雷达与高精摄像头的双冗余智驾系统正批量装配至最新款G9车型。在刚刚结束的广州车展上,搭载XNGP 4.0系统的展车演示了无保护左转场景,其多模态感知算法能准确识别交警临时手势指令。研发负责人透露,团队正在测试城市道路场景下的"记忆泊车"功能,车辆可自主学习复杂地库路线。
**出海战略遭遇地缘挑战**
据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5年前三季度小鹏累计出口2.4万辆至挪威、丹麦等市场,但欧洲议会新通过的《电池护照》法规抬高了准入壁垒。慕尼黑办公室的合规总监王敏表示:"每块动力电池需提供70项碳足迹数据,仅溯源系统改造就增加单车300欧元成本。"与此同时,东南亚市场的突破成为亮点,泰国罗勇府工厂首批右舵P7车型下线当日即获3000张订单,当地经销商称其智能座舱的方言识别功能备受青睐。
**生态布局暗藏玄机**
在武汉经开区,小鹏与亿纬锂能合资的48GWh电池工厂即将投产。这种"电芯-模组-PACK"三级联供模式可使电池包成本降低15%。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充电网络布局,截至11月全国自营超充站达2300座,其中480kW液冷超充占比提升至40%。在海南环岛旅游公路,车主可通过车机系统预约光伏充电桩,享受波谷电价与碳积分双重优惠。
**资本市场冷暖自知**
二级市场上,小鹏港股股价较年初上涨67%,但做空比例仍维持在12%高位。分析师李剑锋指出:"市场担忧其与大众合作车型的毛利率,双方联合开发的B级车平台分摊研发费用达20亿元。"不过近期获得广州开发区50亿元战略投资,将专项用于飞行汽车研发,XPENG AERO的第五代原型机已在珠海完成载重测试。
**用户运营呈现新特征**
最新发布的《新世代车主白皮书》显示,小鹏用户中Z世代占比达58%,显著高于行业均值。这些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科技尝鲜"而非品牌传承,这促使企业将软件迭代周期缩短至6周。在社区运营中,车主自发组建的"智驾训练营"已积累10万公里真实场景数据,这些数据反哺使得ACC自适应巡航的误刹车率下降40%。
站在十周年的节点回望,小鹏汽车正从单纯的交通工具制造商,逐步蜕变为智慧出行解决方案提供商。其创始人何小鹏在内部信中强调:"下一个十年,我们要在三个战场同时作战——智能驾驶的厘米级精度、能源网络的兆瓦级调度、人机交互的情感化响应。"这场关乎生存质量的竞赛,或许才刚刚进入精彩章节。
小鹏汽车
0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