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网约车已成为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日均服务数千万人次,作为高频使用的营运车辆,网约车的选择不仅关乎乘客体验,更直接影响司机的收入和行业的安全标准。
网约车年均行驶里程超10万公里,是私家车的5倍以上,故障率直接影响司机收入,所以司机在选择上会考虑可靠耐用、少出故障的车型,从而保障司机与乘客的安全。
因此能够被选为网约车的品牌车型,其实都是经过了国家和司机验证的严选好车,与网络上一些吐槽的声音是完全不同的,而且全球各地的网约车品牌,也都是本国值得信赖的大品牌。
比如在德国市场,梅赛德斯-奔驰凭借其可靠性和高端形象,长期占据出租车市场的主导地位,在柏林,经典的奔驰E级出租车随处可见,车顶的“TAXI”标志成为城市街头的标志性风景。
近年来,随着电动化转型加速,慕尼黑等城市开始试点奔驰纯电车型EQE作为出租车,进一步巩固其在高端出行领域的优势。
日本出租车市场则呈现出鲜明的本土化特征,丰田旗下的JPN Taxi凭借超低油耗、宽敞的无障碍空间及电动侧滑门设计,成为日本街头的主力车型。
此外丰田普锐斯也因经济性和耐用性广受出租车司机青睐,这种本土品牌扎根本土市场的商业模式,不仅源于政策支持,更得益于车辆针对营运场景的深度优化。
在韩国,现代和起亚凭借国民品牌的高认可度,几乎占据了整个韩国出租车市场,起亚更是与韩国最大出行平台合作,开发定制化网约车。
那么在中国市场,网约车品牌又展现出了怎样的形态呢?
近日,易车网发布了2024年国家中心城市网约车市场销冠品牌榜单,结果显示9大国家中心城市的网约车品牌原来大有不同。
在广州,你打到的网约车可能是广汽埃安;在上海,荣威品牌更为常见;而在北京,北汽新能源则占据主流。
这个榜单向我们抛出了一个反常识的“冷知识”,原来各地网约车品牌销量是完全不同的,而是呈现出鲜明的“地域化”特征。
比如在首都北京,对网约车的环保要求极为严格,新能源车占比超90%。北汽EU系列凭借本地化生产、政府补贴及换电模式成为了当地司机首选。
易车网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北汽在北京销量达12938辆,稳居榜首,其换电车型3分钟完成补能,完美匹配营运车的高强度需求。
而在上海网约车市场更注重经济性,荣威Ei5凭借长续航、低电耗以及本地牌照优势成为销冠,年销量超1万辆,达到了10767辆。
此外上汽还与滴滴合作定制车型,进一步巩固了市场占有率。
而在广州,广汽埃安则占据绝对优势,2024年广州销量达23648辆,埃安S、埃安Y凭借低电耗、高保值率及广汽本地服务体系,成为网约车司机“回本利器”。
除了北上广,像重庆、武汉、成都这些城市的网约车品牌也各不相同。
重庆市场对网约车空间要求高,比亚迪D1凭借专为营运设计的电动侧滑门、后排福祉座椅及520km续航,以4838辆登顶销冠。
武汉作为东风集团大本营,武汉网约车市场被东风风神拿下,其L2级辅助驾驶、超低电费成本,深受司机青睐,而成都网约车市场同样偏向广汽埃安。
与十多年前中国街头大多是现代、丰田、大众的一幕相比,现在不少城市的“网约车销冠”已经成为了国产品牌。国产汽车引领出行变革,正穿梭于大街小巷,为民众提供更便捷舒适的出行体验。
综合来看,中国各大城市的网约车品牌可谓是百花齐放,与德国街头的奔驰出租车、日本清一色丰田JPN Taxi形成了鲜明反差。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