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合资品牌不仅可以是中国汽车市场的参与者,更能成为中国汽车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推动者。合资的终极意义,是长出“中国筋骨”,成为真正的“中国品牌”。

本文首发于E汽车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E汽车记者 乐鱼

编辑|十三叔

在汽车工业的璀璨星空中,一汽大众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新车下线这一里程碑时刻。

这不仅是一汽大众发展史上的高光瞬间,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生动注脚,其背后蕴含的社会意义深远而重大,它见证着一汽大众成立34年来的厚积薄发,更紧密地链接起3000万家庭、超一亿人的出行方式变革,为社会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近日,一汽大众组织了一次“匠心溯源之旅”,《E汽车》跟随一汽大众的脚步,深入工厂、质保实验室、经销商门店等实地探访,再一次了解了一汽大众的高品质是怎么炼成的。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这是德国大众没有的”、“这是我们创新的”、“其他品牌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听到诸如此类的话语。这也让我们深切地感知到:34年沉淀,已经让一汽大众彻底地长出了“自己的筋骨”,它从最初依赖外方技术输入,到如今转向本土化创新与反向输出,为合资车企的转型提供了可供借鉴的范本。

34年进化:从技术追随到体系引领

回溯一汽大众的成长轨迹,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标注着中国合资车企的进阶路径。1990年,中德双方在长春奠基,从单一工厂、一款车型起步,一汽大众最初的角色是“技术引进者”,它不仅为中国汽车市场带来了优质的商品,还将“奥迪特评审”“康采恩标准”等国际制造规范带入中国,为本土汽车工业搭建起标准化框架。

但它从未止步于“拿来主义”:从2003年突破100万辆,到2014年、2020年相继达成1000万辆、2000万辆,再到如今冲刺3000万辆,销量提速的背后,是其“体系力”的全面觉醒。

五大生产基地布局全国,实现制造能力的规模化与高效化。技术开发体系已经实现从“商品引进”转向“全面整车主导开发”。恰如一汽大众技术开发总监邓国辉、首席技术官所言,“储备关键技术能力”是其摆脱路径依赖、掌握发展主动权的核心,也是支撑3000万辆规模达成的“关键支柱”。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质保体系更以“极致较真”诠释责任,正如一汽大众质量保证总监张博所介绍的那样:“从研发项目、供应商的质量、批量质量一直到售后质量,我们的职责一直贯穿整个商品诞生的过程、贯穿商品全生命周期。”。在迈腾上市前夕,因车机黑屏风险,被质保团队紧急叫停,汇报直达总经理,且特事特办,最终延期三个月上市,是“红衣卫士”团队的坚持,让“全生命周期质量管控”不再是口号,而是融入研发、生产、售后的行动准则。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更关键的是,一汽-大众深知:3000万辆不是终点,而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阶段性成绩单”。 规模之上是责任,这份责任既是对品质的坚守,也是对客户的承诺。

在长春走访一汽大众4S门店的时候,我们发现,体系化改革也为一线市场带来了诸多的正向影响:其一,服务品质提升。工作日上午十点,到店访客不断。据了解,该门店日接待客户量大约是200人,即便在如此繁忙的情况,服务保障依然优质;其二,售后服务透明化。价单、工作台全流程操作透明、可监督;其三,用户转化提升。一位在这里购车的用户告诉我们,他不仅介绍朋友在这里买车,还会介绍不是在这里买车的朋友来维修保养。

三品牌协同:覆盖全市场的“作战矩阵”

《E汽车》认为,支撑一汽大众3000万辆规模的,不仅有其对中国市场的深刻洞察,还有大众、奥迪、捷达三大品牌形成的“全市场覆盖矩阵”。

这三个品牌各有定位、协同作战,既守住了传统优势市场,也在新赛道上主动破局。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其中,大众品牌率先打破传统营销路径,通过组织流程重组建立“前中后台纵向作战体系”,整合客户职能部门、设立商品经营部,将“客户语言”转化为“工程语言”,让产品开发精准匹配市场需求。

它首创的“双链路”直营模式,更是具有颠覆性。据了解,这项创新的底层逻辑是让60余名平均工龄超10年的一线工程师直接对接客户,以“专业的知识”和“统一定价”,解决消费者比价、防套路的痛点,为合资品牌营销创新探出了一条新路径。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捷达品牌则演绎了“从一款车到一个品牌”的传奇。从1991年第一辆捷达A2下线成为“国民神车”,到2019年独立为品牌,再到2024年开启品牌换新,捷达始终以“极致品质”扎根下沉市场。

同时,我们还听到了一些新故事,比如,5911个焊点逐一对比竞品、用造价20万的EC扳手确保螺丝拧紧力、禁用尖头螺丝规避碰撞风险,这些细节让“皮实耐用”成为它的标签。如今,捷达不仅覆盖三四五线城市,更计划借新能源产品进军一二线市场,实现“全市场渗透”。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奥迪品牌则在豪华市场践行“坚守与变革”的双重路径。恰逢一汽大众即将迎来“第3000万辆整车下线”,奥迪品牌也将同步迎来第1000万位用户,双里程杯交汇意义非凡。

在这个关键的时间节点上,奥迪以“品牌提振”和“用户直联”为核心策略,围绕用户“选、购、用、增换”全生命周期优化体验,通过数字化工具和场景化体验店升级,提升服务触达质量,既要守住百年豪华品牌的底蕴,也要以灵活的架构调整应对市场变化,在豪华车市场的竞争中保持领先。

3000万辆达成在即,一汽大众解锁合资“造船领航”新模式-有驾

写在最后

“合资企业也是中国企业,合资汽车也是中国汽车。只要能为中国消费者提供好产品的这些企业品牌,其实就是好汽车。”

从最初站在德国大众的肩膀上学习,到如今生长出“中国筋骨”、实现自主创新,在《E汽车》看来,一汽大众的发展历程,从“草船借箭”到“造船领航”的跃迁,重新定义了合资模式的价值,它不再是“外来品牌+本土制造”的简单组合,而是“全球资源+本土洞察+自主创新”的深度融合。

在智能化、电动化的浪潮下,中国汽车市场早已从增量竞争进入存量博弈,而一汽大众的3000万辆里程碑,恰是对“合资品牌如何扎根中国”的最佳回答:唯有把技术转化为自主能力,把市场洞察转化为产品创新,把用户需求转化为体系优势,才能在变革中站稳脚跟。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