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车在最近几年避免不了遭遇中国市场销量下滑,早期的日本三菱、马自达以及热门的日产和本田,冷门的法国标致和美国通用就不用说了。就连最早在中国进行本土化生产的大众也避免不了销量下滑。
2023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为323万辆。但是到了2024年,大众在中国的销量就降到到了290万辆,来到了300万辆以内。那么,大众在中国的销量会降到200万辆以内吗?我认为,大众在中国的销量降低到200万辆以内大概率会在2028年。
首先,关注大众的中国消费者可以觉察到部分地区的大众4S店已经关闭,尽管大众在中国的市场销量下滑,但是大众在中国汽车市场的保有量大。大众的4S店大量关闭说明什么?大众在中国已经成为存量市场的维护,而且大众的消费者已经不再热衷于此品牌。大众的新车型在中国的热度开始减少。
其次,大众在中国已经停产了很多的车型。比如上汽大众在几年前就停产了利润比较低的桑塔纳,当然大众POLO也已经停产多年。这就间接地表明,大众凭借品牌在中国市场称霸的时代已经结束。
另外,大众之前的热门车型在2025年以后的销量开始减少。比如大家比较熟悉的宝来和朗逸,毕竟这辆车已经凭借大众在中国的口碑使用已经淘汰的发动机在中国市场驰骋多年。但是,大家有没有关注到大众宝来在2025年的月销量已经降到1万台以下,大众朗逸(包含朗逸新锐)车型的销量已经降到同期的60%,尽管大众刚刚上市的速腾取得了不俗的销量。但是速腾的高销量能维持多久呢?
更可气地大众的明星车型——帕萨特、途观、途昂等,这些车辆已经开始在二级经销商通过大量降价的形式换取细分市场的占比。也许,大众也想到,在国人心中品牌价值高高在上的大众也会出现这样的局面。毕竟,只有在中国市场占有率低的品牌如标致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何况,二级经销商降价销售的大众车还不是库存车。
最后,大众在中国市场的新能源车型几乎是空白。早期的大众为了使用中国政策生产了油改电的纯电宝来和朗逸、以及插电版本的帕萨特,但是最近两年呢?尤其从2024年开始,中国车企生产的增程式和插电混动车型在中国销量攀升,但是大众早已经停产插电混动车型。
大众在中国亮相的ID系类纯电车型并没有得到市场热销。原因很简单,车辆售价高且车型更新换代慢。尤其是在2025年,大众的纯电车型几乎已经与中国汽车市场无缘。更不要提那些智能化驾驶水平高的车型,大众在中国几乎是市场空白。
总之,中国的汽车市场在变化,大众能否在中国汽车市场保留一席之地不取决于过去积淀的市场份额,而是依靠如何在顺应中国汽车市场的变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