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力斯百亿押注华为引望,智能驾驶博弈再升级
引望:华为藏在车圈的“技术核弹”
表面看,赛力斯115亿买的是10%股权。实则买的是生存命脉。
引望,华为2024年1月成立的“技术弹药库”。它打包了华为车BU的精华——智能驾驶、座舱、车控、车云、车载光等全套解决方案。更关键的是,它手握超6000项专利、5500名技术骨干。简单说:谁控制引望,谁就捏住智能汽车的神经中枢。
赛力斯的豪赌逻辑:115亿=VIP船票+命运捆绑
这笔钱,相当于赛力斯两年净利润总和。但账本背后藏着三重算计:
1.技术霸权通行证:入股后,赛力斯锁定核心技术的优先供应权。问界每卖一辆车,引望收取3.67万元系统费用。未来三年,赛力斯计划借力实现百万辆年销目标,摊薄成本。
2.估值套利空间:引望上半年净利润22.31亿,毛利率55.36%。若独立上市,10%股权或翻数倍。
3.深度绑定华为:从“合作方”升级为“股东”,双方签署8年竞业协议——华为承诺不开发同类技术。赛力斯董事长张兴海直言:这是“业务+股权”的全面共生。
华为的阳谋:现金、生态、标准三收
华为看似卖股权,实则布大局:
•百亿现金输血研发:智能驾驶烧钱无底洞。赛力斯付款分三期(20%+50%+30%),华为弹药库瞬间充盈。
•生态扩张示范:长安阿维塔已率先入股10%,东风、一汽紧随其后。赛力斯成“样板间”,吸引更多车企加入引望生态圈。
•标准制定权争夺:当更多车企采用引望方案,华为将主导数据接口与协议标准。银河证券报告指出,鸿蒙智行占引望85%以上营收,问界已成技术落地核心载体。
甜蜜下的暗礁:依赖、同质化、控制权博弈
这场联姻并非坦途:
•技术依赖隐患:赛力斯研发费用虽增320%(上半年28.27亿),但智能驾驶核心能力外包,长期恐弱化自主创新能力。
•同业竞争加剧:引望开放平台属性注定服务多车企。当问界、阿维塔、极氪共用同套智驾系统,差异化沦为伪命题。
•话语权不对等:赛力斯仅获一席董事会席位,技术路线仍由华为主导。财报表露风险:交易后赛力斯负债率升至90.73%,财务弹性骤减。
联盟时代启示录:没有孤胆英雄,只有利益共同体
这场交易折射产业巨变:
•单打独斗终结:大众联姻小鹏、斯特兰蒂斯牵手零跑,传统车企与科技公司深度捆绑成新范式。
•技术壁垒催生“投名状”:当自研成本高企(如某车企年烧50亿仍难突破智驾),入股核心供应商成为理性选择。
•新平衡难题: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承诺“帮车企造好车”,但赛力斯们的灵魂筹码已押上牌桌。
“当方向盘自己转动时,企业握住的究竟是未来,还是另一根绳索?”
技术狂飙的时代,开放与自主的边界正在溶解。
赛力斯的115亿,买到了船票,但航向仍由风浪决定。
(本文数据及事件均来自公开披露信息,观点仅代表作者立场)
——陆逊 于2025年10月3日
引用来源
宇通客车半年报、北汽新能源工厂细节
赛力斯/华为引望交易细节、财务数据、战略声明
交易阶段性付款、行业影响分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