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地6万多的日产轩逸到底值不值得买?”这个话题要是放到饭桌上,估计能吵到菜都凉了,手里的啤酒还没喝就变温了。
有的人直接拍桌子:“你看销量,轩逸那叫一个牛,月月两三万台,那是白给啊?”
也有人用鼻孔出气:“销量高不代表值得买,你以为韭菜少吗?”
其实,车圈里边的事儿,轻轻松松被数字一遮脸,真相就藏得严严实实。
你敢信么,花6万多就能弄台合资A级轿车进家门,这事儿搁前两年,想都不敢想。
那这样便宜的轩逸,光看价钱是不是就能闭眼入了?
它的那些让人偷着乐的地方和糟心的短板,今天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一说。
警告下——别光顾着看广告,体验车还得自己试试。
别急,我没准备卖车,也不想黑谁,只愿把自己踩过的那几个“坑”全都摊到阳光下面。
首先上来一个大问号——日产轩逸凭什么还这么能卖?
那6万多能买到的车真有那么香吗,还是咱们都上了头?
你见过哪个合资车能在那里吃老本,三代同堂,硬是靠一套老底子玩十多年?
轩逸就敢,是真敢。
甚至换代了都是“眉眼小手术”,变的也就那两点:外观更现代,配置上点保险。
不过说句实在的,车子值不值,真不能全用销量说事儿。
卖得多,不一定适合你。
别忘了,适合自己的,才叫“好车”。
要不你看,那些奔着轩逸奔三代去的,十有八九也是再三权衡、没别的法子了才整了这车。
有意思的是,轩逸的销量主力还真不是眼前最光鲜的新车。
那些稀里糊涂砍价砍到骨折、进门没大中控屏、啥娱乐配置都没有的最低配经典轩逸,最能打。
新款轩逸呢?
有点升级没错,但幅度说白了不大。
你真愿意花那两三万溢价,就图它一身新皮囊?
自己想清楚,没人劝你。
再说这“老三样”——发动机、变速箱、底盘。
轩逸靠的根本不是啥黑科技,就是那套用不坏的三大件。
实话讲,有些人买轩逸,压根就没看过目录,只问一句:“这车耐用不?”
4S店点头:“耐用!开十年没大事。”
这就完事了。
经典轩逸甚至二手车市场贩子也追捧,图的还不是便宜省心嘛。
但话要说回来,新轩逸、经典轩逸你该咋选,真没想象中那么复杂。
要是你口袋松快点,直接新轩逸。
说白了,现在新轩逸最值得买的,8.98万的舒享、真心版,两台随便挑,怎么买都不亏。
别犯傻去冲什么高配,最后多出来的钱,基本全砸大中控屏等华而不实的玩意儿上去了。
要是为了真用,别多花那冤枉钱。
新轩逸最大的招牌是什么?
外表时尚呗!
这外观瞄一眼,还真有点小天籁那意思。
比老轩逸扛造多了。
还有一个被经常忽略的细节,新轩逸的做工水平悄悄往前迈了个小步。
别觉得我对经典轩逸苛刻,是真话,手感、质感你多摸一下就晓得。
车门缝隙那份紧密、内饰材料的柔顺什么的,还是新一代更有诚意。
不过,动力方面别幻想有奇迹。
万年HR16配CVT变速箱,改来改去也就那点小把戏。
追求推背感?劝你别想,平平淡淡才是轩逸的主旋律。
但如果你对底盘过分敏感,新轩逸比起老款,行驶质感能给个“合格+”。
新老两位亲戚同堂,开起来更安稳扎实体面还是新轩逸略胜一筹。
经典轩逸轻捷归轻捷,要说滤震就认命,不能贪太多。
可现实问题又来了呀,兜里钱不够还想图个家用?
别绷着了——经典轩逸这“6万+”的落地价真让人心动。
不少四儿子店还“报废补贴”“金融补贴”齐上阵,多跑两家,拿个低价不稀奇。
哪怕你只买了最低配,里边啥都没有,但二次加装个大中控屏、倒车影像、行车记录仪,这话花钱不多。
谁还不是个自己动手的小能手?
很多人其实无所谓那么多花里胡哨,图的就是个便宜耐用。
说句心里话,这配置低未必是啥大问题。
但经典轩逸明显就有点不太跟得上时代。
外观老气是实话,进车里一坐,内饰那手感真能让你穿越回十多年前。
气味都带点怀旧滤镜,和当下时尚主流没啥交集。
为什么说它只合适短途买菜跑跑,长途那趟真心不舒服。
不是说这车跑不动,而是人真吃不消。
就这支撑性堪忧的座椅,要是坐上五六个小时,保准你怀念自家沙发。
太软没支撑,跟窝豆腐堆里似的。
别欺负自己了,经典轩逸的最大优势归根结底就四个字:便宜、省心。
抛开稳定的三大件,其他真挑不出什么能炫耀的。
你跟同价位自主品牌比比看,面子上、内里手感都被按着打。
可那些叔叔大爷们没在乎啥新鲜玩意儿,他就奔着“不容易坏”,多省点操心。
完全是“养老”标配。
新手想练车?算了吧,低配轩逸的毛病不是新司机能扛得住的,各方面没啥“新手友好”一说。
把门玻璃摇下来,两手摸摸经典轩逸那前门板,有点小纸糊味儿,结实谈不上。
对,比起新轩逸,门都比人家软。
这工艺只能说是能用,别吹了。
车内用料也是凑合,啥叫十年前的工艺?这就是实打实的教材。
这些都劝退不少手头紧的新老司机,新车虽然便宜,但做工简直让人怀疑人生。
座椅的槽点就不多说了。
太软,支撑差,包裹感没影。
跑长途受罪,短途买菜代步还行,想越野、想自驾游,真不适合。
可是你拗不过它那一堆优点。
皮实、省油、养车便宜、配件满大街都是、修一次不心疼。
叔叔大爷的福音。
只要一说这几个字,啥质感、啥配置,都“浮云”了。
大众化产品嘛,本身就是以稳定著称。
哪怕设计老点、内饰丑点,只要不坏,很多人都能接受。
甚至家里有个几十年不开腔的大爷,第一台车点名经典轩逸。
年轻人真要买车,建议你多逛逛,看看合资里还有什么选择。
要点科技感,直接奔新轩逸,老的就别勉强了。
再很多朋友图便宜,就得先接受它做工方面的“历史遗留问题”。
一分价钱一分货,这话在轩逸身上实在太真实了。
买之前建议多试试,别光听广告。
某些合资竞品无论国产还是合资,做工配置都比它厚道。
但精明如大爷,最终依旧抱着轩逸不撒手。
省心才是刚需。
别误会,我不是说卖得好就等于品质就是最好。
每辆车都有它的受众群体,关键看你图啥。
北京二环外奔波送孩子上学,经典轩逸绝对是“踏实走量”的代步选手。
隔三差五上一趟高速、爱开黑科技、想要点驾驶激情,麻烦你请直接选新轩逸或者别的科技感更强的车型。
其实买车这事儿,哪有绝对的对错。
关键看自己口袋厚度和对生活品质的要求。
老轩逸就是那种经济适用男,话不多、活不少。
新轩逸再加点分,更合年轻人口味。
能接受糙糙的做工和老气的外观,那轩逸就挺合适。
可要是追求质感和精致,合资国产都还有一堆比它玩的花的新车可以挑。
所以讲,轩逸的神话撑到今天,归根结底就是“稳、耐用、省钱”。
别想太多魔法,没有。
啰嗦了半天,其实就想告诉你,轩逸便宜,是便宜,便宜得有理由。
买前想清楚买它为啥,别事后又后悔配置低、内饰丑、没有大屏。
图省心、跑短途、好打理,那挺合适。
追求体验、喜欢新科技、偶尔有点小情调,老实说,更适合挑新轩逸或者换个品牌。
有个事儿别忘了,多跑两家4S各自感受下,别光看售价,买车嘛,人各有需,切勿盲从。
朋友们,你要是觉得轩逸有哪点格外戳到你的槽点,或者踩过坑,欢迎畅所欲言,留言区开杠,大家一起聊聊自己的“轩逸时刻”吧。
本文内容旨在弘扬真善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如涉及版权或其他问题,请通过正规途径联系我们。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