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增城工厂同一条线生产,皓影比CR-V便宜19000块,销售顾问下班后跟我说了实话

广州增城工厂同一条线生产,皓影比CR-V便宜19000块,销售顾问下班后跟我说了实话

上个月陪发小去4S店提车,碰见个有意思的事儿。展厅里摆着皓影和CR-V,俩车停一块儿,我绕着转了三圈愣是没看出啥大区别。销售顾问跟我发小聊价格的时候,声音压得挺低:“CR-V那边现在优惠完落地要21万多,皓影18万出头就能办下来。”

发小问为啥差这么多,那顾问看了眼旁边的同事,凑过来说:“都是增城工厂出来的,上午下线CR-V,下午可能就是皓影,八成零件一模一样。但东风本田和广汽本田定价策略不一样,我们这边走量,他们那边保价。”

试驾的时候正赶上晚高峰,从天河堵到黄埔。这一路倒是把混动系统的脾气摸透了——发动机安静得邪乎,挪车全靠电机。旁边那辆雅阁启动的时候,发动机声音传过来,皓影这边跟没点火似的。上了内环高架,速度起来之后发动机才介入,转速表指针就在两千转上下晃悠,没那种暴躁劲儿。

发小家两个娃,老婆怀孕那会儿买的轩逸,后排坐三个人就挤得慌。这次换车,他媳妇儿就一个要求:后排得宽敞。坐进皓影后排,我一米七八的个子,腿前面空出来一拳多。地板还是平的,中间那个位置不用骑着凸起,周末带老人出去玩也不遭罪。

跑了一圈市区加环路,表显油耗5.6升。发小掏出手机按计算器:“一年两万公里,比轩逸一年能省一千多块油钱。”他媳妇儿在旁边说:“你还没算保养呢,混动保养更贵。”销售顾问插话:“三年免费保养,厂家送的。”

广州增城工厂同一条线生产,皓影比CR-V便宜19000块,销售顾问下班后跟我说了实话-有驾

高速上有个小毛病——风噪。过了一百二,耳朵能听见风从车窗边上刮过的声音。还有就是后排那个座椅,坐半小时还行,坐一小时腰就开始酸。不过这价位的车,想要啥都完美也不现实。

最后谈价格那会儿,销售顾问拿出计算器:“裸车17.8万,购置税15700,保险7000多,上牌杂费2000,落地18.3万。现在订车,下个月能提。”发小问CR-V那边啥情况,顾问笑了:“他们那边要等,订单排着呢。”

办手续的时候碰见个老哥,开了三年皓影过来做保养。我问他这车怎么样,老哥说:“家用够了,就是车机有点卡,听说现在新款换芯片了。三年开下来,除了保养没修过啥。”他掏出手机翻二手车平台:“你看,我这车当时落地19万,现在二手车商收13万多,还行吧。”

发小最后订了混动低配那款。走出4S店的时候,他说了句话:“都是本田的技术,干嘛要多花两万块钱买个车标?”我没接话,因为这事儿见仁见智——有人认渠道,有人认品牌,有人就认实惠。

开车这么多年,见过太多兄弟车型打价格战的戏码。皓影和CR-V这对,算是把这事儿演明白了。一个降价走量,一个守着价格撑品牌,最后谁赢了?看销量就知道。去年广本公布的数据,皓影混动占比超过六成,这数字已经说明问题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