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年来,中国车市正经历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国产品牌凭借着眼花缭乱的大屏、各种堆砌的配置以及性价比优势迅速崛起。在电动化和智能化的浪潮之下,行业里也时不时发出“合资车卖不动了”“谁还买油车”的声音。
的确,面对着遍地开花的电动车,合资品牌远没有以前那么受消费者所关注了,销量下滑、份额下降、库存积压已经见怪不怪。但你以为燃油车就真的卖不动了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7月累计销量17761辆,同比增长41.5%”,北京现代就这样用一份优秀的“成绩单”打了不少人的脸。
不得不承认,在合资品牌集体陷入转型阵痛,甚至还跌跌不休的时候,北京现代却能够实现41.5%的同比增长,这个含金量不可谓不高。而取得这份优秀成绩的背后,靠的是现代汽车连续三年全球Top3的全球技术积淀,以及聚焦“真质好车”的产品逻辑。换言之,坚持对技术与质量的追求,为用户带来更品质的出行体验,是北京现代能实现突围的重要手段。
一方面来看,它一直都在通过各种极致测试来展现产品的“真功夫”,从去年第五代胜达上市时的“5000公里品质极限大考”展现耐久性,到今年初的阿尔山冰雪试驾验证车辆极端环境稳定性,再到2月份开启的“真质万里行”系列活动,通过试驾、技术研讨等形式,让用户能够近距离的感受到产品的真实本领。这些真实的测评数据,不仅让大家花的每一分钱都可以得到高品质的保障,也是北京现代这一个老牌车企所做出的良心承诺。
另一方面来看,北京现代还用真诚的服务建立用户的信赖。例如,它相继举办了“最珍贵的在身边”、N line Club等全国性的系列车主活动,邀1200万车主分享真实故事,融入用户生活;而契合社会热点的“南京车友会苏超之夜”,则更让一群志同道合的车友们相聚在一起,享这份独属于足球的、最原始的快乐。在面对各地暴雨等自然灾害,北京现代还及时推出的服务保障权益等,为受灾车主提供应急服务。用技术和创新回应用户需求,用更好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信赖,是北京现代应对市场“内卷”的优质打法。
必须要说的是,北京现代对技术与品质的极致追求,同样也在新能源赛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这就不得不提到基于E-GMP平台打造的首款车——EO(ELEXIO)。
事实上,EO这台车从初曝光就受到了万众瞩目。这主要是因为在面对着各种花里胡哨的宣传手段时,北京现代不走寻常路,选择用“自虐式”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实力。
例如,把EO拉到零下30度的黑河进行极限测试,这一操作对于电动车来讲需要非常大的勇气,毕竟大多数电动车一到冰雪天就会“现原形”,可EO却用“70-0km/h制动距离仅49.7米、80-0km/h的制动距离仅58.6米、60km/h高速大转向过弯不打滑”等真实测试数据,不仅让大家看到了现代汽车直接把WRC拉力赛冠军的底盘调校团队搬过来的底气,更是展现了北京现代对于安全品质的追求。更别提就在前段时间,EO还参与了三大碰撞测试与五大科目十项性能测试,为《“新质力”造车安全白皮书》提供了实证基础。
不靠花式营销、不靠堆配置,只关心汽车真正的安全与品质问题。可以说,北京现代无论是在燃油车赛道还是新能源赛道,其实一直都在坚持做好品质、好服务、好技术,这才是能为美好未来“添砖加瓦”的重要基石。特别是在电动车领域,当其他车企都陷入喜欢制造流量,搞“大屏竞赛”“参数竞赛”的怪圈时,北京现代却用扎实的工程逻辑来代替浮于表面的营销话术。很显然,选择回归造车本质的EO,在浮躁的市场衬托之下会更稳扎稳打,脚踏实地,未来可期。
写在最后
不得不承认,当下的车市有些浮躁,不少车企靠着“参数竞赛”“大屏竞赛”来吸引眼球。但随着消费者购车越来越理性,他们需要的不是浮夸的配置和对性能的极致追求,而是一辆真正可靠、实用、安全的车。而作为一家在华深耕了22年、拥有1200万用户的车企,北京现代也用销量证明了:不盲目跟风,始终坚持造“真质”好车,才是体系车企的生存法则。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