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传来一个引人关注的消息,东风汽车和科技巨头华为宣布要进一步加深合作,而且这次合作的核心,是东风旗下那个听起来就特别硬朗的品牌——“猛士”。
双方不仅要合资成立一个新公司,专门聚焦这个品牌,还签署了一份深化战略合作的协议。
很多人看到这个新闻,可能第一反应是,这不就是又多了一个“华为概念车”吗?
跟之前我们看到的问界、阿维塔有什么根本区别呢?
东风这个有着几十年造车经验的“国家队”,这次拉上华为,到底想下一盘怎样的大棋?
实际上,这次的合作模式,比我们想象的要深入和复杂,它试图探索一条全新的路,来攻克智能越野车这个技术门槛相当高的领域。
咱们先来弄清楚这次合作的一个最关键的核心词:“车企主导、华为深度赋能”。
这八个字,清晰地划分了东风和华为在合作中的角色和责任,也是理解这次合作与以往不同的钥匙。
首先,我们来看“车企主导”。
这意味着,在这场合作里,东风汽车是绝对的“主角”和“总负责人”。
从一款新车最开始的想法,也就是产品定义,到具体怎么设计、怎么研发,再到生产线上的制造、质量的把控,以及最后怎么卖车、怎么做品牌宣传,这一整个链条,都是由东风来主导和决策的。
这一点至关重要,它和我们熟悉的问界模式有着根本性的不同。
在问界那里,华为的参与程度非常深,从技术到销售渠道都深度介入,很多消费者买车就是冲着华为的品牌去的,所以我们常常会开玩笑说问界是“华为的亲儿子”。
但是,在猛士这个项目上,东风强调的是,这首先是“东风猛士”的车。
东风要利用自己几十年来积累的成熟造车经验、庞大的生产体系和供应链管理能力,尤其是“猛士”这个品牌从军车领域继承下来的那种坚固可靠、越野性能强的“硬核基因”,来打造产品的核心竞争力。
华为的技术,是在这个强大的基础上,进行锦上添花的“智能化升级”,而不是反过来,让技术来定义整个品牌。
这对于一个老牌车企来说,是保持自身品牌独立性和未来发展主动权的必然选择。
接下来,我们再来深入理解一下“华为深度赋能”这后半句。
这里的“深度”二字,才是这次合作最耐人寻味的地方。
如果说以前的合作,华为更多是提供一些具体的“产品”,比如鸿蒙智能座舱系统、ADS高阶智能驾驶方案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硬件和软件。
那么这一次,华为提供的不仅仅是这些“成品”,更重要的是,它把自己内部一整套成功的“方法论”和“管理体系”也带了过来,要帮助东风从根上提升造车和卖车的效率与能力。
这套管理体系里,有两个核心的“法宝”,一个叫IPD(集成产品开发),另一个叫IPMS(集成产品营销与服务)。
这两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专业,但用大白话来解释其实并不难。
所谓的IPD,我们可以理解为一套“如何高效打造出爆款产品”的流程。
在传统的汽车开发流程里,往往是各个部门各干各的,设计部门只管画图,工程部门负责把图纸变成现实,采购部门去买零件,市场部门最后再想办法卖车。
这种模式的缺点是,部门之间容易脱节。
比如,设计师设计了一个非常炫酷的功能,但工程师发现实现起来成本太高或者技术上有困难;或者,车都快造出来了,市场部门才发现消费者其实并不喜欢这个设计。
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最终的产品也可能不被市场接受。
而华为的IPD体系,就是要打破这种部门墙。
它要求从一个产品立项的第一天开始,就把研发、市场、制造、采购、财务等所有相关的人员都组织在一起,成立一个项目组。
大家的目标只有一个:共同打造一款能成功、能赚钱的好产品。
市场人员会告诉研发人员,现在的消费者最需要什么;采购和制造人员会从一开始就参与设计,评估成本和生产的可行性。
整个过程就像一个团队在协同作战,信息是透明的,决策是共同做出的,大大减少了后期的修改和返工,确保了最终的产品既符合市场需求,又具有成本优势。
东风引入这套体系,就相当于给自己的产品开发流程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升级换代”。
而IPMS呢,则是解决了“车造出来之后怎么卖好”的问题。
它是一套完整的、科学的营销和服务管理体系。
从怎么给产品定位,怎么开一场吸引人的发布会,到怎么管理销售门店,怎么处理用户的每一个售后问题,IPMS都提供了一套标准化的流程和方法。
这能帮助东...风猛士更精准地找到自己的目标客户,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服务体验,从而建立起强大的品牌忠诚度。
所以你看,华为这次做的,已经远不止是一个技术供应商了。
它更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把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管理哲学,毫无保留地教给东风。
这种赋能,是从“给鱼”变成了“教渔”,目的是帮助东风建立起一套能够自我进化、持续产出高端智能产品的“造血”能力。
这是一种从单纯的技术合作,跃升到了管理体系和企业文化层面的深度融合。
那么,双方费这么大劲搞出这么一个新模式,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答案直指那个被公认为“高壁垒”的细分市场——高端智能电动越野。
为什么说这个市场门槛高?
因为它要求一辆车必须同时具备两种看似矛盾的属性:一方面,要有极其强悍的机械素质,能爬山涉水,应对各种极端路况,这是传统硬派越野车的看家本领,需要深厚的底盘调校和车身结构技术积累,这恰恰是东风猛士的强项。
另一方面,它又要有顶尖的智能化水平,聪明的车机系统、可靠的辅助驾驶、舒适的驾乘体验,这又是科技公司的优势所在,也是华为的长处。
想把这两者完美地结合起来,非常困难。
过去,我们看到很多车要么“四肢发达,头脑简单”,要么“头脑聪明,身子骨弱”。
而东风和华为的这次联手,就是要打造一个真正的“全能战士”,一个既能带你翻山越岭,又能在旅途中给你提供无缝智能体验的新物种。
未来的猛士,可能不仅底盘能升降、能轻松通过炮弹坑,它的智能驾驶系统还能在复杂的土路或山路上为你提供辅助,车机系统能根据导航前方的地形,提前调整车辆的悬挂和动力模式。
这才是真正的智能越野,也是双方共同瞄准的未来。
这次合作,不仅为东风猛士品牌注入了强大的创新动力,也为整个中国汽车产业,探索出了一条传统车企与科技企业如何深度融合、携手冲击全球高端市场的新路径。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