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一位朋友去本田4S店看车,销售指着展厅里的XR-V热情推荐:“这车以前月销过万,现在优惠3万! ”
朋友凑近一看,内饰塑料感十足,中控屏还是老款的5英寸,转头去了隔壁吉利店。
半小时后,他订了辆缤越,理由很简单:“10万块能买混动,车机还能刷抖音。 ”
这个场景,正是当下小型SUV市场的缩影。
根据最新销量数据,4月份小型SUV榜单前十名里,国产车占了八席,合资车只剩途铠和奕跑勉强撑场。
曾经的销量王本田XR-V,直接滑到第22名,单月只卖出286辆,连自家兄弟缤智(第18名)都懒得嘲笑它。
国产车是怎么把合资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
看看冠军吉利缤越就知道了。
这车6.68万起售,混动版油耗4.2L,顶配还给配了L2级驾驶辅助。
隔壁本田XR-V入门款卖12.79万,倒车影像还得加钱选装,车机系统卡得像是用了十年的安卓机。
消费者现在精得很——谁愿意多花6万块买个车标?
新能源的冲击更让合资车喘不过气。
比亚迪元UP直接把纯电车干到9.68万起,401公里续航够跑跨省长途,充电半小时能回血80%。
再看合资阵营,大众途铠还在卖1.5L自吸发动机,百公里加速13秒,车主自嘲:“超电动车? 梦里可以。 ”
就连韩系的奕跑,明明定价8.98万看着挺香,但全系没有自动驻车,堵车时踩油门踩到腿抽筋。
配置差距更是扎心。
10万块的瑞虎5x标配360度全景影像,车机支持无线CarPlay,夏天出门前还能用手机远程开空调。
18万的奥迪Q2L倒好,倒车雷达只给装后四颗,车机系统连中文语音识别都卡壳,车主吐槽:“豪华品牌就这? ”
更惨的是标致2008,顶配车型还在用机械手刹,4月份全国只卖出19辆,4S店销售见到顾客比见到亲妈还热情。
合资车也不是没挣扎过。
本田XR-V年初降价3万,结果消费者到店一问:低配连收音机都没有,中控台留个大黑框让车主自己装iPad。
大众途铠倒是学乖了,给车机升级了无线充电,但车主实测充电速度还没手机掉电快,网友调侃:“这功能适合给打火机充电。 ”
反观国产车,卷配置已经卷到“变态”程度。
五菱缤果PLUS8.98万的车,副驾座椅带电动调节,后备箱能塞下两个28寸行李箱加一台婴儿车。
领克06更狠,15万级SUV配了遥控泊车和座椅加热,北方车主冬天出门前先用手机启动车辆,下楼直接开走。
就连曾经被嘲“低端”的性价比市场,国产车也没放过。
瑞虎3X卖5.99万起,全系标配胎压监测和倒车影像,网约车司机算过账:“这车跑三年能省出一台车钱。 ”
合资阵营的柯米克定价12.59万,车窗按键居然还是老式的拨杆式,年轻车主吐槽:“我爸的捷达同款设计。 ”
最让合资车破防的是用户服务。
吉利ICON车主发现车机卡顿,官方连夜推送升级包,还补偿三年流量。
本田缤智车主投诉变速箱异响,4S店回复:“这是正常声浪,建议开车时放音乐。 ”
网友辣评:“本田终于把发动机声浪下放到了变速箱。 ”
现在的消费者早就不吃“品牌光环”那一套。
买奥迪Q2L的小姑娘发现,同样18万预算能买到领克06顶配,内饰真皮配Alcantara,副驾还有专属美妆镜。
买本田XR-V的小夫妻后悔没选传祺GS3,人家后排能纯平放倒当双人床,自驾游省下酒店钱。
这场翻身仗,国产车等了十几年。
以前总被骂“抄袭、质量差”,现在用三电技术怼得合资车哑口无言。
以前拼价格只能靠便宜,现在10万级车型给你高通8155芯片和50W无线快充。
销售榜单上那些暴跌的合资车数字,每一辆都是国产车甩出去的耳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