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4四驱技术让全新高山MPV操控如臂使指!

“MPV也能拥有轿车的操控感?”在传统认知中,家庭用车常因体型庞大、重心偏高而与“操控”绝缘。然而,全新高山MPV搭载的Hi4性能版智能四驱电混技术,却以“毫秒级扭矩分配”与“全场景动态适应”颠覆了这一偏见。无论是城市拥堵路段的频繁启停,还是雨雪湿滑路面的紧急避让,这套四驱系统都能让车辆如臂使指,让三代人出行的安全感与驾驶乐趣并存。

双电机四驱架构:50:50轴荷比成就“操控平权”

“传统MPV的操控短板,往往源于动力分配的‘偏科’——前驱车转向不足,后驱车易甩尾,而四驱车又因机械传动轴增加重量与能耗。”全新高山MPV的Hi4技术团队直言,其解决方案是“用双电机实现四驱功能,同时通过算法让车辆‘学会思考’”。


Hi4系统将P2.5电机与P4电机分别置于前后轴,前者负责发电与前轮驱动,后者专攻后轮驱动。当车辆处于纯电模式时,P4电机独立驱动后轮,带来媲美后驱车的灵活转向;当需要四驱介入时,系统可在10毫秒内完成前后轴扭矩分配,范围覆盖0:100%至100:0%。这种“无级调节”能力,让全新高山MPV在冰雪路面行驶时,可智能增加后轴扭矩以抑制打滑;在高速过弯时,又能通过前轴扭矩提升转向稳定性。实测数据显示,其麋鹿测试通过速度可达75km/h,远超同级MPV平均水平。

Hi4四驱技术让全新高山MPV操控如臂使指!-有驾

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从“被动应对”到“主动预判”

“真正的操控,不是等车辆失控后再修正,而是提前感知风险并化解。”全新高山MPV搭载的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正是这一理念的实践者。该系统依托电机旋变传感器,以毫秒级频次扫描路面附着系数,并结合方向盘转角、车速、横摆角速度等数据,预判车辆动态趋势。
例如,当车辆以80km/h速度通过积水路面时,若左侧车轮因水膜效应附着力骤降,iTVC系统会在0.02秒内将扭矩转移至右侧车轮,同时轻微制动打滑车轮,确保车辆沿预定轨迹行驶。而在连续弯道场景中,系统会根据驾驶者转向意图,在入弯时增加后轴扭矩以提升转向响应,出弯时增加前轴扭矩以稳定车身。魏建军在试驾中感慨:“这套系统的反应速度,比人类神经反射还要快。”

Hi4四驱技术让全新高山MPV操控如臂使指!-有驾

全场景模式切换:从“能耗焦虑”到“效能自由”

“四驱车油耗高”的刻板印象,在全新高山MPV上被彻底改写。Hi4系统通过“三擎九模”动态切换,实现了纯电两驱、串联增程、并联直驱、能量回收等九种驱动模式,覆盖从城市拥堵到高速巡航的全场景需求。
在早晚高峰的走走停停中,车辆优先采用纯电后驱模式,150kW后置电机独立驱动,能耗低至每公里4分钱;当车速超过60km/h时,系统智能切换至发动机直驱模式,1.5T混动专用发动机以16:1超高压缩比与41.5%热效率,将油耗控制在百公里5.5L以内;而在急加速超车时,前后电机与发动机瞬间爆发644N·m综合扭矩,零百加速仅需5.7秒。更值得一提的是其双轴能量回收技术,在制动或滑行时,前后电机同时进行能量回收,效率提升30%,馈电油耗低至7.15L/100km,较同级增程式MPV节油近1L。

Hi4四驱技术让全新高山MPV操控如臂使指!-有驾

安全冗余设计:从“被动防护”到“主动守护”

“操控的极致,是让危险无从发生。”全新高山MPV的Hi4系统在安全层面同样下足功夫。其前轴双电机集成设计,使前驱动模块总成体积减少16.39%,碰撞时可多吸收10%的能量,降低对乘员舱的侵入;而后轴电机与电池包的铝材田字框架结构,则进一步提升了车身刚度。
在主动安全方面,iTVC系统与车辆动态控制系统(VDC)深度融合,可实时监测四轮转速差、侧向加速度等参数。当检测到车辆即将失控时,系统能在0.05秒内介入,通过单轮制动、扭矩再分配等方式稳定车身。此外,Hi4系统还支持雪地、泥地、沙地等五种驾驶模式,其中雪地模式可将扭矩控制精度提升6.5%,模式切换时间缩短25%,确保车辆在低附着路面从容应对。

结语:让MPV告别“操控荒漠”

“过去,家庭用户不得不在‘空间’与‘操控’间妥协;如今,全新高山MPV用Hi4技术证明:二者可以兼得。”魏建军的这句话,道出了中国家庭用车的进化方向。从50:50轴荷比带来的稳定底盘,到iTVC系统赋予的预判式操控,再到全场景模式切换实现的能耗自由,全新高山MPV正以“四驱平权”的姿态,重新定义MPV的驾驶体验。它不仅是三代人出行的“移动客厅”,更是一台能让驾驶者享受操控乐趣的“智能伙伴”——从此,MPV的操控,不再是将就,而是享受。

#魏建军谁说老板不能坐第三排#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