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些年,咱们国家自己造的摩托车是越来越厉害了,尤其是那种个头大、能跑长途也能走烂路的“探险车”,也就是大家常说的ADV,各个厂家之间竞争得特别激烈。
就在这个当口,我们很熟悉的钱江摩托,突然拿出来一个新家伙,叫Reno 900犀牛。
这车一出来,在摩托车圈子里立刻就引起了特别大的讨论。
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好几个地方都挺不一样的。
它的外形设计是纯原创的,看着跟咱们平时见到的那些探险车都不太像;它用的是国产车里很少见的三缸发动机;最特别的是,它还配了个能自动换挡的变速箱,骑起来不用自己捏离合。
那么,这台看着像头壮实犀牛的大摩托,到底是钱江憋了很久的一个大招,还是说步子迈得太大,有点冒险了呢?
今天咱们就用大白话,好好聊聊这台车。
首先要说的,就是这台车最吸引人眼球,也最让大家七嘴八舌讨论的外观。
老实讲,当很多人第一次看到这台犀牛900的照片时,心里可能都会犯嘀咕:“这真是钱江造的?”这倒不是说它不好,而是因为它实在是太有个性了。
过去我们经常开玩笑说,有些国产车的设计,总能看到国外某些热门车型的影子。
但是在这台犀牛900身上,你很难说它在模仿谁。
它没有走传统探险车那种追求轻巧、线条流畅的路子,而是反过来,把自己打造成了一个“肌肉猛男”。
你仔细看,它的油箱特别宽大,感觉能当个小桌板用了;前面的减震器也特别粗壮;从车头到车尾的侧面线条,充满了硬朗的棱角和饱满的肌肉感。
整个车给人的感觉就是非常壮硕、敦实,很有力量感。
这种设计风格,马上就把看车的人分成了两派。
喜欢它的人觉得这简直太酷了,终于有一台国产大车不跟风,有了自己的样子,停在路边自带一种很强的气场,一眼就能认出来。
但是,也有不少人摇摇头,觉得这个设计有点“用力过猛”,看起来太笨重了,少了一台探险车应该有的那种灵活穿越复杂路况的感觉,甚至有人开玩笑说它像一头“健身过度的肌肉牛”。
不过话说回来,不管你喜不喜欢,它那个又圆又复古的大灯,配上锋利的车身板件,这种敢于走自己路、坚持原创设计的精神,本身就值得我们肯定。
毕竟,我们一直盼着国产车能有自己的设计语言,现在钱江拿出了这样一份答卷,这份勇气和尝试就应该得到尊重。
聊完了让人争议的外观,我们再来看看它真正的“内涵”,也就是它的动力系统,这可以说是犀牛900最核心的卖点。
它装了一台排量达到900cc的直列三缸发动机。
这个发动机的数据很亮眼,最大马力接近120匹,扭矩也很大。
这些数字可能有点抽象,简单来说就是,这台车的力气非常足。
无论你是在高速公路上想体验一下速度与激情,还是在乡间土路上遇到坑洼泥泞需要脱困,它的动力都绝对够用,在国产同级别的车里算是顶尖水平了。
但是,真正让这台车显得与众不同的,还不是这个三缸发动机,而是跟它搭配的一套AMT自动变速箱。
这个东西在国产摩托车里可是个稀罕玩意儿。
很多骑惯了手动挡摩托车的老骑手可能会觉得,骑摩托没有离合器就失去了灵魂。
但我们不妨换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你每天上下班都要在堵得水泄不通的城市里穿行,左手不停地捏离合器,是不是会觉得特别累?
或者你计划来一次几千公里的长途旅行,一想到路上要换无数次挡,会不会觉得有点头疼?
这个自动变速箱就是来解决这些问题的。
它能让你彻底解放左手,不用再去管离合器,只需要控制油门和刹车,就像开自动挡的汽车一样。
这对于新手来说,大大降低了上手的难度;对于长途骑行的爱好者来说,更是减轻了旅途的疲劳。
可以说,钱江这次非常敏锐地抓住了市场上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既想要大排量摩托车的帅气和性能,又害怕它操控起来太复杂太累。
而且,这个三缸发动机本身也有很多优点。
我们平时常见的摩托车发动机,大多是双缸或者四缸。
双缸发动机低速扭矩好,但震动相对大一些;四缸发动机运转非常平顺,声音也好听,但通常比较重,而且低速时会感觉力气没那么直接。
而三缸发动机,正好取了一个中间值。
它比双缸运转起来更平顺,动力输出也更线性;同时又比四缸结构更简单、重量更轻,兼顾了低速的扭矩和高速的爆发力。
所以说,犀牛900选择三缸发动机,是一个既考虑了性能又非常实用的选择。
当然,作为一台旗舰级别的探险车,光有强壮的身体和强大的心脏还不够,它的“骨骼”和“装备”也得跟得上才行。
在这一点上,犀牛900也没有让人失望。
它的刹车用的是国际知名品牌Brembo的产品,制动效果非常有保障,能让你跑得快也刹得住,给了骑行者足够的安全感。
车轮也很有讲究,用的是前面19英寸、后面17英寸的钢丝辐条轮,但它又是真空胎,我们圈内人管这种叫“佛跳墙”轮毂。
这种轮毂的好处是,钢丝结构能更好地吸收路面颠簸,适应烂路,同时真空胎的设计又让你在扎胎后补胎非常方便,不像老式带内胎的轮子那么麻烦。
车架的设计也很有技术含量,它用了钢和铝两种材料拼接而成,并且把发动机本身也作为车架的一部分来承担力量。
这种设计一般在很多高性能的欧洲车上才能见到,好处是能让整个车身变得非常坚固,在高速过弯或者路况不好的时候,车子给人的感觉会更稳定、更扎实,同时还能有效控制整车重量。
更让人感到惊喜的是,这台看起来高大威猛的车,座位高度却只有820毫米。
在同级别动不动就850毫米以上的探险车里,这个高度可以说是非常亲民了。
这意味着一个身高175厘米左右的普通成年男性,坐上去之后双脚基本都能踏踏实实地踩在地上,这对于驾驶一台重型机车来说,能带来极大的信心和安全感。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