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真是越来越热闹了,连扫地机器人起家的追觅都杀进来了,你说离不离谱?前几天,他们放出了首款车型的官方图,我第一眼看到的时候差点以为是哪家超跑品牌的新作,这造型,简直有点“上头”。前脸那个封闭式大“门洞”,配上锐利的线条和对开门设计,整一个未来感拉满。但等等,这怎么越看越眼熟?不少网友直接炸锅:“这不是抄布加迪的作业吗?”“追觅这是要当‘车界网红’还是真想造神车?”别急,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这台还没上市、就已经火出圈的追觅新车。
先说外观,这台车第一眼就支棱起来了。对开门设计本身就够吸睛了,再加上没有传统B柱,整个侧面线条流畅得像刀切过一样。官方还给这开门方式起了个高大上的名字——“无序对开系统”,听着就科技感十足。前脸那个大尺寸封闭格栅,虽然没引擎,但三条筋线一拉,力量感立马就出来了。大灯是矩阵式,眼神犀利,配上大导风槽,风阻系数估计不会太高,空气动力学这块应该是下了功夫的。不过说实话,这前脸和布加迪Chiron站一块儿,真有点“亲兄弟”的既视感。你说像吧,它确实像;你说不像吧,它又加了些硬朗线条,显得更运动。网友说“这样都可以”,其实也不冤——设计借鉴和抄袭之间,有时候真就一线之隔,就看你怎么看。
再聊聊车身结构,这块追觅是真敢堆料。2000MPa航天级热气胀钢,这数据听着就顶呱呱。要知道,普通高强度钢也就500-800MPa,它直接翻两倍还多,安全性这块算是直接拉满。车身扭转刚度超过45000N·m/d,什么概念?比很多百万级豪车还硬,这意味着过弯更稳、操控更精准,开起来底盘不会松散。这种用料,说实话,已经不是“够用”级别了,完全是冲着“标杆”去的。你想想,一个做清洁电器的品牌,一上来就把安全标准定这么高,是不是有点打脸那些“新势力只会吹配置”的说法?
动力和续航目前还没公布具体参数,但既然是“中国研发、全球销售”,三电技术大概率不会拖后腿。参考现在主流高端电动车的水平,百公里加速进4秒应该不难,续航破700公里也是基本操作。毕竟要卖全球,没点硬实力根本站不住脚。而且它选址在德国建厂,就在特斯拉柏林工厂旁边,这操作就很讲究——既蹭了“德国制造”的金字招牌,又能快速打入欧洲市场,这步棋下得挺聪明。
说到竞品,咱们不妨拉两台出来比比。第一台是蔚来ET7,同样是国产高端纯电轿车,设计稳重,内饰豪华,服务网络也成熟。但ET7是传统四门,开门方式没追觅这么炫;而且车身刚度虽然不错,但比起2000MPa的热气胀钢,还是差了点火候。不过ET7的优势在于已经量产多年,用户口碑扎实,补能体系也完善,不像追觅还得等2027年才首发,等得黄花菜都凉了。
第二台是高合HiPhi X,这车当年也是靠对开门和科技感出圈的“车界网红”。但高合现在怎么样?销量下滑,品牌声量也不如从前,有点高开低走的意思。追觅现在搞对开门,会不会重蹈高合的覆辙?关键就看它能不能把“炫技”变成“实用”。高合的NT展翼门在雨天容易出问题,维修还贵,用户用着劝退。追觅这个“无序对开系统”到底靠不靠谱,还得看实车表现。
第三台咱们看极氪001 FR,这车是实打实的“驾驶玩具”,百公里加速2.07秒,操控顶呱呱,三电技术也自研。但它走的是极致性能路线,价格也高,不是普通人能轻松上桌第一个动筷的。而追觅这台车,如果能把价格控制在40-50万区间,那可就真香了——既有超跑范儿,又有顶级安全,还能全球销售,走路都可能摇头晃脑。
当然,问题也不是没有。最大的槽点就是2027年才量产,这期间市场会怎么变?小米、华为、小鹏都在疯狂迭代,等到追觅出来,天都塌了几次了。而且一个跨界品牌,能不能建立起用户信任?售后网点在哪?补能体系咋样?这些都不是画几张酷炫的图就能解决的。还有那个和布加迪神似的设计,到底是“致敬”还是“模仿”,舆论这块也得扛得住。
不过话说回来,追觅这步棋,胆子是真大。从扫地机器人做到汽车,跨度比从北京到纽约还大。但你看它布局:中国研发、德国制造、全球销售,概念车亮相CES,这架势,明显是冲着国际化去的。而且一上来就堆顶级安全、搞对开门、玩超跑设计,明显不想当“买菜车”,而是想当“装逼利器”+“出片利器”的结合体。
总的来说,这台追觅首款车,颜值在线、用料扎实、野心不小。虽然设计争议大,发布时间远,但光是这股“我偏要试试”的劲儿,就值得点个赞。它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国民神车”,还得看接下来的实车表现和市场策略。但至少现在,它已经成功让大家记住了这个名字。
这样的车子,你爱了吗?你会考虑等三年买一台从机器人跨界来的超跑范儿电动车吗?还是说,你觉得它只是个“网红噱头”?你会怎么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