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

2025年第三季度,新能源汽车市场渗透率持续攀升并突破50%大关,汽车行业的市场格局由此发生根本性转变。在这之前,燃油车长期占据市场主导地位,而自此之后,新能源电车开始引领市场走向。在这样的行业变革下,新兴车企持续发力、竞争力不断提升,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同步升级,这一态势在最新销量榜单中得到了充分体现。

本次统计覆盖11月4日至10日的周度销量数据,期间小鹏汽车刚刚推出两款全新车型,尚未实现市场热度的爆发,便再度处于榜单末端。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零跑汽车,其销量突然大幅攀升,直接跻身榜单第二位。这份成绩究竟是实力积累后的必然结果,还是短期策略带来的偶然表现,销量榜单的长期变化将给出明确答案。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榜首之争:增程领域开创者理想(1.17万)

理想汽车最初选择增程技术路线时,曾被不少人视为不明智的决策,最终却成为推动其发展的关键布局。增程技术并非毫无缺陷,其核心短板仅在于电量耗尽后的性能衰减。反观纯电车型,始终未能彻底解决续航焦虑问题,插电混动车型则在智能驾驶体验上存在明显不足,整体使用感受欠佳。自今年下半年起,多家车企纷纷调整战略方向,转向增程技术领域的研发与布局。

从当前行业趋势来看,理想汽车的发展势头十分稳固,衰退可能性极低。一方面,作为增程技术的先行者,理想汽车在该领域积累了深厚的品牌影响力,拥有天然的市场优势。另一方面,增程技术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各品牌产品之间的核心差距并不明显,市场竞争逐渐聚焦于智能驾驶功能的比拼,而理想汽车在这一领域的表现处于行业前列,未来发展前景明朗。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黑马突围:意外跻身前列的零跑(0.82万)

今年上半年,零跑汽车的周销量始终维持在0.5万辆左右,排名处于行业中游水平。进入下半年后,其市场表现突然发力,不仅成功超越深蓝汽车,还实现了对问界的销量反超。这一成绩看似出人意料,但熟悉行业的人士都清楚,零跑汽车的发展模式融合了比亚迪与理想汽车的核心优势,吸纳了两家企业的成功经验。

具体来看,零跑汽车一方面借鉴比亚迪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即便在市场价格竞争中,也能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而同为新势力的哪吒汽车却因采用低成本焊接工艺引发争议。另一方面,零跑汽车效仿理想汽车的增程技术应用策略,在15万元价格区间的车型中,配备了冰箱、彩电、沙发等舒适性配置,形成了独特的产品竞争力,目前在该细分市场中暂无直接竞争对手。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季军席位:与华为解除合作的问界(0.65万)

今年夏季,问界汽车的销量曾出现阶段性下滑,但当时可归因于企业高温假期的生产调整,具备合理的解释空间。如今气候条件适宜,销量未能回升的表现看似难以理解,但实则有其深层原因。作为品牌销量主力的问界M7车型即将迎来中期改款,众多潜在消费者因此选择持币观望,等待新款车型上市。

除此之外,问界M9车型在50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表现依旧稳健,保持着较强的竞争力。而问界M5车型虽然市场表现平平,但该车型的定价刻意偏高,其核心目的在于提升品牌整体形象,而非追求销量业绩,这一战略目标已经达成。不过从本质来看,与华为解除合作关系后,问界汽车的销量下滑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后续能否实现销量回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新款M7车型的市场表现。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稳步前行:依托华为技术的深蓝(0.58万)

深蓝汽车能够实现市场逆袭,关键在于借鉴了零跑汽车的发展路径。与零跑汽车的全自主研发模式不同,深蓝汽车通过技术采购的方式,引入了华为的核心技术,为产品赋予了浓厚的高端化属性。尽管其销量略低于零跑汽车,但产品均价普遍高出23万元,形成了独特的市场竞争优势。

从未来发展规划来看,深蓝汽车已明确将增程技术作为核心路线,专注于15万元价格区间的市场竞争。在产品布局上,10万元以下市场有启源品牌覆盖,20万元以上市场则由阿维塔品牌承接,整体战略布局条理清晰。只要能够保持当前的发展节奏,深蓝汽车有望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未来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艰难前行:技术强势但表现平淡的极氪(0.57万)

极氪汽车的市场表现令人费解,其技术实力毋庸置疑,甚至推出了极氪001 FR这样性能强悍的旗舰车型,具备快速拓展市场的潜力,但实际发展进程却较为缓慢。目前极氪汽车已推出6款车型,但整体销量仅达到当前水平,难以获得市场的高度认可。

从单一车型表现来看,极氪7X的销量相对突出,但这一成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新车上市的市场热度。而作为品牌经典车型的极氪001,已逐渐失去市场竞争力,销量增长乏力。为改善当前的销量困境,极氪汽车后续计划推出增程车型,其市场表现将取决于产品设计与配置是否符合消费者需求,期待产品团队能够集中精力打造爆款产品。

第1波新势力销量曝光,腾势重新垫底,零跑意外领先-有驾

其他车企的市场表现

除了上述头部品牌外,其他车企中也有部分表现亮眼的案例。例如小米汽车以0.55万辆的周销量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刚刚创下最快量产10万辆汽车的行业纪录。

小鹏汽车以0.36万辆的销量再度处于榜单末端,此前推出的Mona M03车型未能有效带动销量增长,而全新P7+车型仅在两天前正式上市,其市场表现仍需等待下周数据验证。蔚来汽车与小鹏汽车处境相似,以0.30万辆的销量排名靠后,乐道L60车型未能实现预期的市场表现。

极狐汽车以0.22万辆的销量处于榜单末尾,但相较于以往难以进入销量统计前列的情况,此次能够跻身榜单已经是显著的进步。最后是让人倍感惋惜的腾势汽车,仅取得0.21万辆的周销量,其市场表现难以让人满意,暂无需过多赘述。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