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电动车可以说是最普遍的交通工具之一了,无论是上下班通勤,还是接送孩子、买菜购物,它都以其经济、便捷的特点,深深融入了成千上万个家庭。
但是,很多朋友都会遇到一个共同的烦恼:这电动车好像越来越“娇气”了,刚买来的时候,电量十足,跑个几十公里不成问题,可骑了也就一年多两年的光景,续航里程就开始大打折扣,有时候跑一半路就得提心吊胆,生怕被撂在半道上。
电机也似乎变得有气无力,甚至时不时出点小毛病,让人觉得这车是不是到了该“退休”的年龄,只能无奈地考虑换新。
其实,电动车的实际耐用程度,远比我们想象的要高,之所以出现“早衰”的现象,很多时候并非车辆本身的质量问题,而是我们日常使用中一些不经意的小习惯,在不知不觉中透支了它的寿命。
只要我们能掌握一些科学的使用方法,让电动车多跑上两年,完全不是难事。
首先,我们来谈谈电动车最核心,也是最金贵的部件——电池。
可以说,一辆电动车的寿命,百分之七十都取决于电池的状态。
然而,在充电这个最基本的操作上,绝大多数人都存在一个巨大的误区。
很多人都习惯把手机的使用经验套用在电动车上,要么是坚持把电量骑到最后一格,甚至等车子都跑不动了才去充电,认为这样能把电池的电量“用干净”;要么就是图省事,晚上回家把充电器一插,就直接充到第二天早上,看到指示灯变绿了也不急着拔。
这两种看似“彻底”的做法,恰恰是伤害电池最狠的“两大杀手”。
我们得明白,无论是传统的铅酸电池还是现在越来越流行的锂电池,它们都非常不喜欢处于“极端”的电量状态。
过度放电,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把电用光”,会导致电池内部的化学物质发生不可逆的损伤。
以铅酸电池为例,深度放电会使其内部极板上形成一层坚硬的硫酸铅结晶,这种结晶会堵塞电离子反应的通道,直接导致电池容量永久性下降,续航越来越短,电池鼓包等问题大多也由此而来。
而过度充电,也就是长时间连接充电器不拔,会让电池持续处于高压状态,加速电解液的消耗,导致电池发热、失水,同样会严重缩短其使用寿命。
那么,最科学的充电方式应该是什么样的呢?
其实很简单,就是要遵循“浅充浅放”的原则。
简单来说,就是不要等电池快没电了再充,也不用非得把电池充到百分之百满。
最理想的状态,是在电池电量剩余百分之二十到三十左右的时候进行充电,当充到百分之八十到九十的时候,就可以拔掉充电器了。
我们可以大概估算一下,比如您的车子充满电正常能跑四十公里,那么当您骑了差不多三十公里,仪表盘上还剩一两格电的时候,就是充电的最佳时机。
通常情况下,根据电池容量和充电器功率的不同,这个充电过程大约需要四到六个小时,完全没必要充上一整夜。
养成这种随用随充、不久充的习惯,你会发现电池的衰减速度会慢得多,用上三四年依然能保持不错的续航能力。
说完了电池,我们再来看看影响电动车寿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我们的骑行习惯。
很多人骑电动车追求一种“风驰电掣”的感觉,尤其是在赶时间的时候,绿灯一亮,油门一把拧到底,享受瞬间提速的推背感;遇到情况需要减速,也是习惯性地急刹车。
这种“猛加速、急刹车”的驾驶方式,虽然看起来很高效,但实际上是对电机和刹车系统的一种持续“折磨”。
当您猛然将油门转到底时,控制器会瞬间指令电池以最大电流输出,这对于电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负荷冲击。
这就好比让一个运动员在没有任何热身的情况下,立刻进行百米冲刺,很容易造成肌肉拉伤。
电机内部的线圈在瞬间高电流下会急剧升温,长此以往,会加速线圈绝缘层的老化,降低电机效率,缩短其使用寿命,甚至可能直接烧坏电机。
同样,频繁的紧急刹车,不仅会使刹车片和刹车盘(或刹车鼓)产生剧烈磨损,大大缩短更换周期,增加维修成本,更重要的是,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还可能导致刹车性能下降,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
正确的骑行方式应该是“稳字当头”。
起步时,应该平缓、匀速地转动油门,让车速逐渐提升上来。
在行驶过程中,尽量保持匀速,避免忽快忽慢。
在需要减速或停车时,应提前做出预判,先松开油门,利用车辆的惯性滑行一段距离,然后再轻柔地、分次地点刹,这样既能有效保护电机和刹车系统,又能因为电流输出平稳而更加省电,延长单次充电的续航里程。
很多外卖配送员在改变了这种“暴力骑行”的习惯后都发现,虽然骑得平稳了,但配送效率并没有降低多少,反而车子的故障率显著下降,维修费用也省下了一大笔。
最后,我们要聊的是一个最容易被忽视,但却至关重要的环节——日常的简单保养。
很多人觉得电动车不像汽车那么精密,不需要什么保养,只要能跑就行,往往是等到轮胎没气了、链条生锈卡死了、车子在路上突然不动了,才想到要去修理。
这种“只用不养,坏了再修”的观念,其实是造成车辆提前报废的重要原因。
花几分钟做一些简单的检查和保养,就能让各个零件的耐用度成倍增加。
比如,每周花一分钟检查一下轮胎的气压。
用手捏一捏轮胎,如果感觉很软,就需要及时补气。
胎压不足不仅会加速轮胎两侧的磨损,还会增加行驶阻力,导致耗电量明显上升。
有测试表明,正常的胎压能比亏气状态省电百分之五以上。
再比如,每个月给链条上一次润滑油,尤其是在雨天骑行之后,可以有效防止链条生锈、异响和卡顿,让骑行更顺畅。
还有,每隔两三个月,可以打开座位下的电池仓,检查一下电池接线端子是否有松动或氧化的迹象,如果松了就用工具拧紧,保证接触良好,避免因虚接导致行驶中断电或烧坏接口。
此外,还有一个必须注意的细节,就是充电器千万不能混用,不同品牌和型号的充电器参数可能不同,乱用会严重损伤电池。
如果车辆长时间不用,比如超过一个月,正确的做法是先把电充到一半左右再存放,并且每个月补充一次电,防止电池因长期亏电而彻底报废。
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正是决定您的爱车能陪伴您多久的关键所在。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