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样是55L油,为何油车只能跑500多公里,插混却能跑1000多公里?

不知道你发现没有,长续航能力不再是油车的专属。

一样的中型车55L油箱,油车跑个500多公里,就已经是顶天了。

插电混动车却能跑出1000多公里。

同样都在烧油,为何纯油车和插电混动续航里程差别会那么大?

提起续航能力,油车车主会觉得这么比,没有控制变量,并不公平合理。

因为插混车比纯油车多了一块电池。

一样是55L油,为何油车只能跑500多公里,插混却能跑1000多公里?-有驾

电池也有两类,一类是油混的,一类插混的。

丰田等日系混动车,走的是油混路线的,电池很小,不能外部补能。

电池作用就是为了省油,同样油箱下,实际出行中,续航提升20%-30%就很不错了。

而比亚迪的插电混动,采用的充电续航能力更强的动力电池。

完全能够将纯油车和插电混动的续航差距拉大到五六百公里。

听起来理由充分,似乎全是电池的作用。

但一块大动力电池,真的可以将油车和混动车的续航,拉开如此大差距吗?

在实际出行过程中,哪怕使用特斯拉、比亚迪和华为的超高效率电机。

要实现续航里程100公里的提升,至少也需要10度电以上。

一块电池将混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翻倍,现实中很难做到。

既然关键不是电池了。

那插电混动到底靠什么,跑出1000多公里的续航里程?

一样是55L油,为何油车只能跑500多公里,插混却能跑1000多公里?-有驾

答案就藏在插电混动的能量管理系统和驱动模式里。

纯油车是单一能量系统,依赖发动机和变速箱驱动。

不同出行场景的油耗完全不同,做不到灵活调节,让燃油效率始终保持高效。

举个例子,中型车丰田凯美瑞,百公里油耗7-9L。

若是在节假日出行,遇到城市拥堵路段或者乡村县道。

油车需要频繁启动,一直走走停停,或者保持低速度行驶,这个时候的油耗会很高,燃油效率低。

会比平时高速路上以中间速度匀速行驶,油耗高出20%-30%以上。

发动机和变速箱的调节,随着你的油门大小走,速度太低耗油,速度太高耗油。

发动机燃油效率天花板卡在了50%以下,靠人为调节,实现稳定速度和高效燃油很难。

即使设计或者实验中,纯油车有1000公里的续航里程。

但在实际加上场景中,存在各种燃油浪费的情况,真实的续航就只有五六百公里了。

一样是55L油,为何油车只能跑500多公里,插混却能跑1000多公里?-有驾

而插电混动则不同,它有一个高效的能量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多能源灵活驱动,高效分工调节的模式。

纯电和混动等新能源车型,可以直接电力驱动,启动速度很快,百公里加速可以有超跑的体验感。

车子起步和低速驾驶,完全不需要使用发动机烧油。

等速度跑起来了,发动机才会启动,减少油耗。

这种双动力驱动模式,还融入了智能技术。

当能量管理系统识别到燃油效率达到最佳的时候,又会推出电力驱动,节约能耗。

而当车主要不断加速,进行超高速度驾驶状态的时候。

电力驱动又会介入其中,辅助燃油驱动,让燃油驱动始终保持高效燃油状态,减少油耗。

这种双动力却模式融入了智慧能量管理体系,既能减少油耗和电耗,又能提升动力体验,可谓两全其美。

这样一来,同样的油箱,插电混动充分利用了油箱里的每一滴汽油,让车子有了更长续航,跑的更远。

而纯油车由于发动机机械效率限制,汽油燃烧并没有全部转化为动力,而是很大部分浪费掉了,实际跑不了那么远。

更令人惊讶的是,插电混动还有动力回收系统。

这也是插电混动智慧能量管理系统的一部分。

从理论上说,燃油车的汽油损耗和动能损失,没法彻底解决和回收。

插电混动却做到了,利用了储能技术,当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察觉动能过剩的时候。

会进行减速,回收电量并保存起来,减少能量损耗,提升续航能力。

一样是55L油,为何油车只能跑500多公里,插混却能跑1000多公里?-有驾

比如电动卡车在载重上坡和空载下坡的时候,这个过程会存在一个动能和势能落差。

有了动力回收系统,可以回收动能转为电力储备。

插混车嵌入了动能回收系统可以轻松应对城市出行各种驾驶场景比如突然刹车减速等,减少能源浪费。

总而言之,插混不是简单的给车子多配一个电池。

插混的超长续航能力背后是发动机、电机、动力电池的完美配合,并利用智慧能量管理系统和动能回收系统,减少能源浪费和损耗,提升了动力体验和续航里程。

油车更像是孤军奋战,能源驱动和利用事倍功半,插混更像是团队协作寻找最优解,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