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朋友圈很热闹,一篇关于准新二手奥迪A3卖13.88万的文章到处乱飞。我点开一看,乐了。2023年的车,跑了2万公里,新车落地快27万的玩意儿,现在直接给你打个对折,比骨折还骨折,这简直是粉碎性骨折。这说明什么?说明奥迪不装了,摊牌了。豪华品牌的底裤,终于被这个时代扒下来了。
讲真,这事儿的荒诞程度,堪比你告诉我隔壁修仙的道友开始用拼多多买飞剑了。过去,奥迪A3是什么?是都市丽人的入场券,是刚毕业小白领咬咬牙踮起脚尖才能够到的那个四环LOGO。买它的人,真的在乎那个被大家吐槽了八百年的1.4T发动机吗?在乎那个后排只能坐下一个宠物柯基的空间吗?不在乎。他们买的,是一种身份的确认,一种“我终究是开上了BBA”的玄学信仰。这种爱真的很特别,你爱过一个品牌的时候,你就懂了。它就像苹果手机,参数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被咬了一口的苹果。奔驰最值钱的是三叉星,奥迪最值钱的,就是这四个圈。
但现在,时代变了。整个车圈已经不是存量竞争了,这是黑暗森林,是你死我活的修罗场。当比亚迪秦把价格干到798,当小米SU7用互联网的逻辑把整个发布会变成一场科技春晚的时候,你还在这端着“豪华”的架子,就显得特别不合时宜。这就好比大家都在用加特林互射了,你还拿着一把祖传的宝剑说我们比的是剑法。这不是扯淡吗?所以奥迪悟了,或者说,是被逼着开窍了。最好的防守不是防守,是直接把餐厅给爆了,我不过了,你们也别想活。如果说之前小米是把蛋糕端走了,那奥迪这一手二手车价格雪崩,就是连桌子上的蜡烛都没放过。要么成仙,要么成盒。
所以你看这台13.88万的A3,它到底是什么?它不是一台车,它是一个信号,一个BBA放下身段,被迫参与“掀桌子”游戏的信号。你花13万,买的不是那点配置,什么全速自适应巡航,什么语音识别,这些东西现在国产10万块的车都快给你配齐了。你买的,其实是一个“情绪价值的压缩毛巾”,在朋友圈里一泡水,瞬间膨胀,面子给得足足的。什么叫豪华?在绝对的价格面前,豪华就是个屁。
我作为一个中年人,曾经也对这些豪华品牌的入门车有过幻想。但现实会教育你,幻想终究是幻想。我那个开飞度的朋友,后备箱都能塞下一整个烧烤架,这A3的空间...算了不提了,买这车的人谁在乎空间啊。他们需要的不是装载能力,是社交货币。这车就是21世纪的“宝马”,只不过以前是骑在自行车上哭,现在是坐在奥迪里笑,本质没变。
这车的配置表写得花里胡哨,什么主动刹车,什么前方碰撞预警,听着特别高科技。但我们都知道,真正的自动驾驶,关键不在特斯拉,在“老头乐”。只要路上的大爷躺得快,你车上装的是天顶星科技都没用,责任直接就定给对方了。所以别信那些参数,要信中国的路况。在中国开车,你得有人车合一的本事,外加一点点道诡异仙的运气。
写到这里我突然觉得,把买个车比喻成修仙,好像有点中二。但你仔细想想,还真就是那个味儿。以前你买个A3,算是拜入了“奥迪宗”山门,是个外门弟子。现在,宗门为了招新,直接搞内部推荐,骨折价入门,以前的弟子看了心态都得崩。这简直是典中典的背刺。但没办法,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
所以,这台13.88万的准新奥迪A3到底值不值得买?
废话。
这他妈还用问?!
当你开始理性分析它的保值率、用车成本、空间大小的时候,你就已经不是它的目标用户了。真正想买的人,看到13.88万这个数字,脑子里只有两个字:拿下。因为他们买的不是一堆钢铁和零件,是年轻时一个遥不可及的梦,现在这个梦打对折卖给你,你还犹豫个屁。这种感觉,就好像你一直暗恋的女神,突然跟你说她也喜欢你很久了,这时候你难道要去查一下她的星座和血型匹不匹配吗?简直离谱!闭着眼,冲就完事了。
本文以推动社会文明进步为目标,如涉及权益问题,请提供相关证明,我们将依法调整或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