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合资稳占前列,国产进步明显

汽车销量榜单又一次新鲜出炉了,这次的数据一出来,我盘了一圈,心里只剩下一个字:“惨”。合资车照旧在榜单上压着国产车一头,仿佛多年没变的老电影,主角还是那些熟悉的面孔,国产品牌顶多在榜单边缘凑热闹。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国产燃油车就是始终不敌合资?为什么明明自主品牌在新能源轿车“卷”得风生水起,换到燃油这块,还是这么吃力?

先来说轩逸、朗逸、速腾这三驾马车,剑指前三,分别牢牢守住了销量榜的“流量担当”席位。轩逸一周卖了4000多辆,朗逸、速腾也不差,紧跟不放。这一幕,不禁让人心生疑惑:消费者到底图的是什么?难道仅仅是“日系耐用,德系省心”这种老口号?还是大家对合资的信任已经深到骨子里?换句话说,就是你可以在新能源领域试试比亚迪,试试吉利,但要买燃油车,你心里可能还是更愿意交给日产、大众这些“祖传”品牌。

话说回来,这也不能完全怪消费者,毕竟合资车企在燃油技术上确实积累太深,口碑值+残值率,再加上售后网络成熟,打起组合拳来还真不好比。这么多年,一代又一代的车主口口相传,个体体验汇成集体认知基础,国产品牌想打破这道墙,不容易,这就是现实。

不过叫好不一定叫座,有人会说:那国产车真就没戏了吗?这次逸动第六、艾瑞泽8第九,星瑞挤进了第16位——进步是有的,但总有种打破不了的天花板。这不禁引发下一个灵魂拷问:是产品本身还不够硬?还是市场对“国产燃油车”始终缺点感觉?

我们要承认一件事:国产燃油车这些年确实在进步,逸动越卖越好,配置实在,价格不贵,性价比高,外观也不比合资差。艾瑞泽8的成绩其实挺猛,红旗这块“情怀牌”也总能打出自己的圈子。问题在于,大部分用户还是把国产轿车锁定在“10万元以内家用神器”这个框里。有这想法的人,不会花16万去买一辆国产星瑞,但花个12万给合资“冷门”车,比如某款优惠巨大的帕萨特,觉得心里踏实。人知道理性消费,但在汽车这种“半理性半面子”的大件上,“面子思维”还是很有杀伤力。

可是,现实也越来越奇葩。你以为买个合资就不亏了吗?新朗逸“脚下的铁皮”比某些家电还薄,轩逸的动力还停在“90年代”,帕萨特变速箱偶尔举报“罢工”,可消费者还是觉得:大毛病不出就行,小毛病——不说也罢。这不是国产不争气,而是时代惯性+消费惯性,合起来就是堵在国产燃油车头顶的一层天花板。

再来看榜单末尾,雷凌竟然干到了第四十开外,周销247辆,真是冷!你说这是不是合资的溃败?其实没那么简单。一方面,新能源的普及让经济型燃油车本身的市场蛋糕在变小,很多人买得起纯电的就根本不考虑油车。同样价位,要么新能源、混动,要么就加点预算直接上合资“大品牌”,但越是入门合资,就越难打动消费者。现实是两头“挤压”,合资的光环不再那么灵,但国产要趁乱上位却也没那么快。这说明一个道理:好时代,未必人人都能搭上顺风车。

榜单里还有一些尴尬。你看,奔驰C级、奥迪A6L,B级豪华车居然也卖得还行。大家可能觉得:国产B级想和真正的豪华比,还差不少,合资豪华基本盘就这样,大波用户咬牙也得买。反倒国产B级刚起步,像红旗、星瑞已经很努力,星瑞甚至超了经典的卡罗拉,如果是放在两年前,这可是个新闻。可惜行业环境变化太快,新能源车拉走了不少年轻人的注意力,油车在某种意义上成了“老派选择”。家里老一辈、对电车有天生顾虑的人,就更想“图个省心”,他们更容易对熟悉的牌子产生心理依赖。

再看看紧凑级市场的扛把子们:比如新款的伊兰特、思域,这几位不复当年之勇。思域光环早就淡了,伊兰特做代步还行,毕竟“情怀”也得讲质量。车市也明白,不创新、不降价,那就得排在榜后慢慢等着。

至于那些排名靠后的车,什么林肯Z、索纳塔、威朗,连周销200都很吃力。有时候你真得佩服中国消费者的“实际”。车不是不能卖,可到市场上转一圈,不是优惠没到位,就是配置比别人差一块。老百姓的钱包一点都不傻,谁都不想花冤枉钱买个“不明所以”,尤其现在汽车消费变得越来越理智了。

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合资稳占前列,国产进步明显-有驾
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合资稳占前列,国产进步明显-有驾
汽车销量榜单出炉,合资稳占前列,国产进步明显-有驾

还有一点挺耐人寻味:榜单前十里国产只占两席,哪怕进步再多,还是撑不起全场。有人说国产油车已经尽力了,下一步就是新能源争锋。道理确实没错,事实上你去看看新能源榜,比亚迪仿佛开挂,紧跟的吉利、长安也是后劲十足。可拉回现实,在纯燃油领域,国产还要积累,还得靠产品力慢慢经受市场考验。想想那些造车新势力,有几个是靠油车打江山的?无论你多看好它们,油车这阵子还得看合资的脸色。

其实事情摆到这,就是一句话:习惯的力量太强了。老百姓买油车,就是图个“放心”,品牌、口碑、可靠性、保值,这些合资车在传统燃油时代积攒下的优势,短期内很难打破。可一旦新能源车慢慢成为主流,年轻人买第一辆车开始直接跨入混动或者纯电,品牌格局就可能会变天。到时候再反过来看,谁才是在变化中没跟上时代的人?

你说国产燃油车是不是没希望了?我觉得未必。一方面,油车市场哪怕再被蚕食,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存量盘依然巨大。新的一代自主品牌有望在配置、价格上再发力。另一方面,新能源赛道大潮已起,比亚迪、奇瑞、吉利、长安的身位越跑越快,合资外方明显跟不上步伐。有一天当油车彻底成了“情怀收藏品”,你自然会发现,今天消费惯性坚不可摧的老样子,其实不过是历史递进过程中的一瞬间。

回头看,燃油轿车市场的这份“惨烈榜单”,其实悄悄地告诉了我们市场的真实逻辑——用户有人性的惯性,也有尝新的冲动。大浪淘沙之后,谁有真正的产品实力、谁抓住了新的消费趋势,谁才能笑到最后。油车战场上的“输赢”,在很多年后再回头看,未必那么重要,因为下一个战场已经悄然转移。今天的榜单,只是变革里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坐标。等到趋势彻底变天,我们回头再看合资与国产的那道“天花板”,或许只是个不值一提的历史笑话。

本新闻旨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价值观,如发现内容有误或涉及权益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修正。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