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朋友在买车的时候,一听到“双离合变速箱”这几个字,心里头总会咯噔一下,过去的那些不好印象立马就浮现在眼前。
大家伙儿的担心不是没道理的,毕竟早些年,关于双离合的抱怨声确实是铺天盖地。
最典型的就是大众汽车早期的干式双离合,在城市拥堵路段,走走停停之间,车辆顿挫得像是新手司机在开手动挡,甚至还出现过因过热保护而导致车辆在路上趴窝的尴尬情况,一度成了新闻热点。
还有福特汽车的PowerShift变速箱,也因为类似的顿挫和可靠性问题,引得不少车主进行集体维权。
那段时期,双离合变速箱几乎成了“不可靠”和“驾驶体验差”的代名词,让很多消费者在选车时都绕着走。
然而,时过境迁,如果我们今天还用老眼光去看待双离合,那可能就真的要错过一些好东西了。
近些年来,汽车技术日新月异,双离合变速箱的技术也早已脱胎换骨,特别是湿式双离合的普及,彻底改变了游戏规则。
现在市面上有那么几款双离合变速箱,不仅在技术上解决了老问题,口碑上更是实现了大逆转,装车量加起来都超过了两千万台,这个数字背后,是市场和消费者的真实选择,是实实在在的质量证明。
咱们先来说说大众,这个曾经在双离合问题上摔过跟头的品牌。
正所谓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大众后来主推的DQ381和性能更强的DQ500湿式双离合变速箱,可以说是打了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它们和早期干式双离合最大的区别,就在于散热方式。
干式双离合的离合器片是暴露在空气中,靠风来散热,在持续的低速拥堵路况下,离合器片需要频繁地在接合和分离之间切换,产生大量热量,风冷效率跟不上,温度一高,就容易出现各种问题。
而湿式双离合则巧妙地将离合器总成浸泡在变速箱油液里,通过油液的循环流动来带走热量,这就像是给一个发热的电脑CPU装上了水冷散热器,散热效果天差地别。
这样一来,即便是长时间在市区堵车蠕行,变速箱也能保持稳定的工作温度,曾经让人头疼的顿挫和过热问题得到了根本性的解决。
而且,DQ381变速箱能够承受的最大扭矩达到了420牛米,这意味着它可以匹配动力更强的发动机,比如我们熟悉的迈腾380TSI车型,开起来动力响应非常直接,实测换挡时间能缩短到0.2秒左右,那种干脆利落的换挡感受,几乎和熟练驾驶员操作手动挡一样快。
更强的DQ500则用在了像奥迪S3这样的小钢炮上,证明了其强大的性能和可靠性。
如今,大众这套湿式双离合系统在全球的装车量早已突破千万大关,经过了全球范围内最广泛、最复杂的路况检验,其质量稳定性已经毋庸置疑。
再聊一个可能大家名字不太熟悉,但产品却随处可见的厂家——德国的格特拉克。
这家公司是变速箱领域的专家,很多豪华品牌都是它的客户,比如宝马X1、奔驰A级等车型上搭载的双离合变速箱,就出自格特拉克之手。
他们家的7DCT双离合变速箱,最大的特点就是高效和精密。
其传动效率最高可以达到97%,这个数字意味着发动机产生的动力,在传递到车轮的过程中损失非常小。
高效率直接带来的好处就是省油,对于普通家庭用户来说,这是非常实实在在的优势,不少搭载这款变速箱的车型,在市区综合路况下也能做出相当漂亮的油耗成绩。
除了省油,格特拉克在变速箱的控制逻辑调校上也下足了功夫。
它的液压控制系统反应极为灵敏,当你驾驶车辆在多弯的山路上行驶,需要频繁加减速时,变速箱能够非常聪明地领会你的意图,降挡提速一气呵成,几乎感觉不到换挡的延迟和顿挫,动力衔接得非常顺畅。
格特拉克对自己产品的信心,也体现在了超长的质保政策上,部分合作车型甚至提供十年不限公里的保修,这种底气,无疑是给消费者吃下了一颗定心丸。
如果说德系品牌是将双离合的机械性能和效率做到了极致,那么本田则展现了其作为“技术宅”的独特思路。
当大家都挤在优化离合器这条路上时,本田另辟蹊径,在他们的8DCT双离合变速箱里,创新性地加入了一个传统AT变速箱上才有的部件——液力变矩器。
这个设计可以说是神来之笔。
液力变矩器通过油液来传递动力,天生就带有一种柔性缓冲的特性。
本田利用它来处理车辆在起步和极低速蠕行时的动力传递,完美地解决了双离合在这些工况下最容易产生的抖动和顿挫感。
因此,搭载这款8DCT变速箱的讴歌CDX等车型,在低速行驶时,平顺得就像一台CVT无级变速箱,几乎感觉不到任何闯动。
而当你需要急加速时,双离合结构又能立刻锁止,提供直接、迅速的动力响应,兼顾了平顺性和运动性。
这种设计虽然非常出色,但结构更复杂,制造成本也更高,这也是为什么这款优秀的变速箱没能在本田旗下更多车型上普及开来的主要原因。
视线回到我们国内,自主品牌的进步更是令人振奋。
长城汽车自主研发的7DCT450变速箱,一经推出就获得了“世界十佳变速箱”的殊荣,这本身就是对其技术实力的一种肯定。
这款变速箱能承受450牛米的扭矩,综合效率高达96%以上,关键性能指标完全不输国际大厂。
更重要的是,它经受住了市场的严苛考验。
作为国民神车哈弗H6的主力变速箱,它随着数百万辆车卖到了大江南北,经历了中国最复杂的道路环境和最庞大的用户群体的长期使用,至今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质量缺陷,其可靠性有目共睹。
为了保证品质,长城在核心部件上也是不惜成本,比如离合器摩擦片就采用了博格华纳这样的国际顶级供应商的产品,并且针对性地开发了专用润滑油,确保其拥有超长的使用寿命。
另一家自主品牌巨头吉利汽车,在双离合技术上同样取得了重大突破,甚至在某些方面实现了超越。
吉利自主研发的7DCT变速箱,其综合传动效率宣称达到了惊人的97%,比大众的王牌产品还要高。
这并非只是一个漂亮的参数,而是实实在在地转化成了更优的驾驶体验和更低的油耗。
比如吉利星瑞1.5T车型,匹配这台高效变速箱后,实际开起来的动力感受,让很多人觉得不输给一些2.0T的合资车型。
同时,通过优化设计,这款变速箱还实现了轻量化,为整车减重,进一步提升了燃油经济性。
在尺寸较大的星越L上,换装新一代动力总成后,实测油耗相比老款有了明显的降低。
目前,吉利自家的双离合变速箱年装车量已经突破百万台,市场的广泛认可,就是对其技术和品质最好的证明。
总的来看,无论是国际大厂的技术迭代,还是中国品牌的奋起直追,双离合变速箱都已经告别了那个问题频发的时代。
如今的消费者在选车时,完全不必再“谈双离合色变”,而是应该更加理性地去看待,关注具体是哪一款变速箱,它的技术方案是什么,以及它在市场上的实际口碑和长期表现如何。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