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万买东风eπ008六座版,空间体验青岛自驾实录
先把家里那场“到底要不要两台车”的争论翻出来。周五晚上,媳妇突然说想带老妈去青岛看海。我心里一咯噔——家里的老轿车,每次全员出动都像在玩俄罗斯方块。后排坐仨人还得叠着腿,再加上狗和婴儿车,连邻居都说:“你们这不算超载吗?”没办法,只能找朋友借了刚上市的26款东风奕派eπ008,用三天时间跑了1200公里,全程六口人+满满行李,把这辆车彻底摸了个遍。
价格这事我不爱拐弯抹角:官方标价18.86万,现在限时是17.36万。我随口跟销售聊了一句,他还特意补充:“理想L6同尺寸贵十来万,零跑C16便宜点但第三排小得可怜。”反正我老婆听完就只盯着一个词——真六座。这价位、这个空间,不用吹牛皮,就靠标签活着。
空间大到啥程度?5米长、3米轴距,我特地拆过GL8的二排座椅试图往eπ008里塞(别问怎么拆的,我那师傅嘴碎:你们这些年轻人净瞎折腾)。结果真能齐活。第二排独立座椅中间留了条十八厘米宽的小道,大冬天穿雪地靴走过去也不磕脚。实测第三排腿部空间有700毫米,我爸180身高坐半小时愣是没喊憋屈,说脚下纯平地板比他单位那面包车舒服多了。
还有个“大床模式”,前两排放平就是2米×1.4米的大床。我和娃在服务区睡过一觉,比旁边房车多出了冰箱和彩电——夜里喝冰水直接语音喊一句“冰箱降温”,不用再掏手机开APP那么麻烦。有一次三排也放倒,多出30厘米长度,那会儿我丈母娘感慨:“早知道这样,当年回东北不用租旅馆。”
配置方面,这几年流行什么“冰箱彩电大沙发”。群友都调侃,“没有这些现在谁敢叫自己新势力?”eπ008也全给配齐:6.5升冷暖双用冰箱,夏天装八罐可乐加几盒雪糕;15.6英寸后屏幕可以连Switch打马里奥赛车(孩子一上高速就安静);第二排行政级按摩椅,据维修师傅讲力道接近商场卖的那些按摩沙发,还能通风加热,一路堵在济南绕城的时候副驾按两下,人直接打呼噜。
动力部分是增程式1.5T发动机,只负责发电。不烧油跑纯电,高速表显油耗4.9升/百公里,比卡罗拉双擎还低一点点。这数据不是厂家吹,是群友京沪线自测出来的。“尿急进服务区十五分钟就能快充回血50%。”不过方向盘转向偏轻,有老司机吐槽开起来像手指头拧瓶盖一样轻飘飘,需要适应一下,两公里之后习惯就好。
智能化体验也有意思,高通8295芯片据说响应300毫秒,各种方言识别灵敏。有次邻居上来问附近有没有川菜馆,我随口让语音助手查,人家直接导航同步地图,比手机快不少。“接娃模式”自动播放儿歌、空调调到26度,还锁屏防误触,小孩爬来爬去乱按也不会跳广告界面,这点确实贴心。
安全健康方面,新车拿到了“四维极致气味健康”认证,说VOC比国标严五倍。我闻了一圈内饰,没有新塑料刺鼻味道。据销售顺嘴提一句,“1500兆帕笼式结构+六气囊设计,还有第三排行专门给儿童安全座椅接口。”增程版电池包通过水泡火烤,在微信群看到有人专门拍视频做实验,都挺结实。不过保养时要注意换空气滤芯,有师傅提醒,“云感亲肌面料虽然环保,但太脏的话小孩啃起来还是不放心。”
选版本问题,其实挺简单。如果家里有充电桩又主要市区通勤,可以考虑纯电620km续航版本,每公里花不了8分钱。但如果像我们这种只有一台主力车型,经常节假日跨省自驾,那还是增程1220km综合续航靠谱。一箱油58升,从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中途补一次快充,不用挤队伍等桩位。颜色嘛,看个人喜好,我们拍的是夜影黑耐脏,但晨晖白显得更大气些;内饰选米色确实高级,不过容易染色,要勤擦才行。
实际使用场景A就是我们一家二胎家庭周末郊游,全套婴儿推车滑板野餐垫统统塞进783升拓展后备厢,小朋友在第三排行睡觉,大人在前二排行享受按摩和通风;B方案则是端午返乡三代同堂,各种26寸行李箱四个装满、副驾驶老婆半躺休息、岳父岳母听戏曲、孩子写作业……一路下来1200km只加了一次油,还剩半格表显续航。这也是维修站技师顺嘴聊起,说最近很多家庭型客户都冲着这一点来的,不再纠结品牌溢价那些虚头巴脑东西,只认实际体验值钱。
对了,有冷门细节,比如隐藏储物格位置很刁钻,上次找拖鞋差点翻遍整个后备厢才发现藏在右侧壁板下面。另外玻璃隔音层据某修理厂老板透露其实比上一代厚不少,所以高速噪声控制得很稳。他自己开的GL8每逢雨季漏水,而eπ008目前暂未听见类似投诉,不过刚上市时间短,也不好断定以后会不会出毛病。还有一次遇见老工程师闲聊,他说这款底盘调校团队原本干CTCC赛事,所以减速带颠簸过滤特别细腻,一般城市烂路压过去基本没啥弹跳感,就是轮胎偏硬一点,下雨天抓地性能一般般吧,要换软胶轮胎效果可能更好些,这是群友建议但没人真的去试验过……
最后提醒一句,现在订这个车型要等四周左右,据销售话痨哥爆料试驾队伍堪比网红奶茶店长队。所以真想买最好工作日抽空提前预约,否则现场去了只能喝咖啡干等一天。有兴趣的不妨先蹭朋友或者租赁公司体验一下,也许哪天还能碰上新出的颜色或配置更新,到时候又是一番故事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分布于用户真实用车经历与技师/销售/微信群聊天及行业杂谈整理,如有疏漏敬请谅解。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