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一种体验——某个牌子你印象中一向老实巴交,结果突然有人告诉你,他其实也能玩得挺花的,瞬间你整个人都懵了。说实话,我这次看广汽丰田的铂智7,心里就是这么一种感觉。以前一说丰田,不就那几个词嘛:省油、耐操、卖得贼稳,剩下没啥能让你心跳加快的。可是这次,韩路一句话——“颠覆了我对广汽丰田品牌的认知!”,还特意加了“国内团队主导!”,这噱头一下子就来了。
首先很多人不知道这车其实就是广汽埃安的平台改改变出来的。听起来好像“拼装货”,但你细琢磨琢磨,这不刚好解决了一个大问题吗——国内消费者真正需要的都是什么?丰田总部可能连长安街和三环长啥样都没看过,自然难掰着手指头给中国市场做专属,反正现成埃安那一套已经在中国卖得不赖,所以“借尸还魂”其实是个聪明选择。这就像人家开饭店的,菜谱用得是老字号,但具体哪道菜加点辣还是多点蒜,还是得听食客的意见。
为什么有些人总是抱怨合资品牌不接地气?说到底,不就是老外做的设计本地人不一定喜欢,落地中国各种水土不服。这回变聪明了:“国产平台,合资帽子。”你要说这是不是一个造车思路的升级,我个人觉得,这是合资品牌在中国玩出了点“接地气的创意”。国内团队主导,意味着车子的产品走向,是被中国人的真实需求拉着走的。你当年丰田做凯美瑞的时候,是把美国人怎么用车摆在第一位,这次干脆直接对着中国人画靶子。这不是进步是什么?
但车的设计这块,我也得说点真心话。你要让我选丰田传统那种“家族脸谱”,其实早就看腻了。现在新的前脸确实跟得上潮流,有股“未来感”扑面而来,比那些老款车看起来不那么腌臜,甚至自己有点意思了。不过侧面设计还有C柱这一块,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丰田造车,向来喜欢做点奇奇怪怪的造型,比如那个卡罗拉一代代换,哪个代不是C柱、A柱自己琢磨着出戏。这车的C柱也一样,突然有点“多余感”,好像本来想做个现代雕塑,结果被绞了几下。你要让我选,这里要么收敛一点要么干脆大开大合,但别“拖泥带水”——说不定下次丰田设计师会重新想想。
不过你得承认,从45度看,这车是真的“有范儿”。侧面45度角,整个车身线条组合刚刚好,路上你一瞟,能感受出一股“高级感”。这不得不说,合资品牌如果真的愿意让中国的设计师亲自下场,结果往往能比老外团队做得更灵动。因为中国人太明白,路上这几秒钟能不能抓眼球才最关键。你做得太寡淡,没人多看一眼。你稍微多点韵味,微信朋友圈里一堆人开始晒自己车钥匙。这个是“市场灵感”而不是纯技术工程师的活儿。
我们顺便聊聊“申报图”这事。很多人都以为官图就得最漂漂亮亮,实际你去看工信部的申报图,反而有一种真实感,没那么“商量好打光的”。看着反而像你逛4S店见到实车的样子。C柱在官图里显得突兀,申报图一看,就没那么扎眼。这也从侧面证明,“精修图片”跟实物还是有鸿沟的。消费者最终还是要跟实车相处,不是光看P图。
说到“定价在15万元级别”,这价格可以说相当有竞争力。你别说别人家,咱自己亲戚朋友买车,问十遍九遍都是:“十几万的有啥推荐?” 这定位直接让广汽丰田卖车的销售员能憋出一口气。价格不是飘在天上的“概念”,而是身边人真金白银出钱的门槛。15万的级别,外观有面子,空间够用,再带点合资背书,不坑人,谁会不心动?关键是很多纯合资车型还没你这么懂中国人的习惯,你这“二次开发”就像把老房子翻新,比纯新楼盘还能抢客户。
有人会说,为什么合资品牌开始主动拥抱“国产平台”?没底气了还是实惠了?其实我觉得,大公司有软肋,就是“反应速度慢”。丰田一直给人感觉就是守旧、慎重、不冒险。但是,中国汽车市场生态一直是朝着“变化快”在奔腾。这两年新能源车还能翻天做地,说不准下月又个大新闻。传统合资品牌不变革只能被边缘化,这时候“国产主导”不是没底气,而是更有脚踏实地的智慧。靠自己是英雄主义,靠别人是资源整合。合资品牌如果愿意放下身段,向中国优秀平台借力,才是真正的国际化。
再比如这车在智能化方面,基本也在紧跟中国人的节奏。你问丰田总部,智能驾驶辅助玩到啥地步,人家没那个急迫感。可中国用户,一买车就要问“有没有大屏”、“辅助驾驶能不能跟得上特斯拉”,这些需求全是中国团队翻译给老外的。铂智7这个方案,就是不让你觉得跟过去的丰田有什么沾亲带故,而是让你看到“中国味”越来越浓。你想想,手机、家电、电动车,哪个不是“中国产品中国运营中国需求主导”,现在汽车也开始“国产化定制”,这不是逻辑上的必然,是市场的脚步逼着你“顺势而为”。
但问题又来了,这种“国产主导”的合资新车真能长久?会不会只是这两年的尝试?你我都明白,中国市场迭代太快。合资品牌如果只是做一两波尝试,等风过了还是回老路径,无非是当下被推着走的无奈。但你别忘了,“国产主导”这步棋,是把海外巨头逼进“本地化深改”的阵地,不能说一蹴而就,但起码是一种破裂、多元和冲突。到最后,产品好不好不是品牌自己说了算,是中国消费者买不买账。如果以后国内设计团队和国外工程师常年“混血”,说不定能蹦出来新的全球款中国味,一下子推到全世界。
其实我想问,各位怎么看待“合资品牌国产化”这盘棋?你买丰田,到底是图“品牌信仰”,还是图“接地气的设计”?过去丰田靠全球统一策略征服世界,中国市场其实很难真正纳入他们的“规划蓝图”。现在中国团队主导,丰田的“铁皮骨架”里注入了中国式的“软组织”,看着是“国产身合资魂”,实际上灵魂早已被市场“植入”改写。这是不是一种“本地化的胜利”?或者说,合资品牌的未来,是不是必须这样“混搭”才不被国产车歼灭?
还有就是,咱们天天说“中国市场太宽容,什么车都能试试”。其实你试归试,最后还得看买账不买账。定价、做工、样子、智能化,哪个掉链子都能让网友喷出天际。合资品牌你有的是历史光环,但新时代新能源、中式智能驾驶、中式美学,合资车还想光靠过去的“口碑老本”,基本就别做梦了。以前你买丰田,有种“家族传承感”,爷爷买花冠,爸爸买卡罗拉,自己买雷凌。现在你买铂智7,价钱合适,性能对路,还带点“国产软装”,你说这思路是不是“天翻地覆”?
到头来说,铂智7其实是一张“新答卷”——不仅仅是丰田品牌的延伸,更是一种中国市场的再创造。你会发现,这车不是单纯地用丰田车标圈钱,而是真正想要参与本地竞争。这不叫颠覆叫什么?你说以后是不是每个大品牌都得这样进化?国产品牌速度太快,合资品牌只能拼响应。你有什么感觉,是觉得这个路子靠谱,还是觉得合资牌混搭“国产基因”会让品牌味道变淡?你愿意买单吗?还是看热闹不嫌事大?欢迎你们留言聊聊,反正我是觉得潮流就是这么变的,顺不顺应都有答案。
我们坚持传播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信息,如发现内容有误或侵权,请通过正规方式联系我们处理。小编写文不易,期盼大家多留言点赞关注,小编会更加努力工作,祝大家生活一路长虹。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