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未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BBA,这三个字母曾是无数车迷心中的图腾,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如今却集体遭遇滑铁卢,利润暴跌、销量下滑、经销商转网,仿佛一夜之间从神坛跌落。奔驰二季度净利润暴跌68.7%,奥迪营业利润下滑45.2%,宝马税后净利润减少29%。
曾几何时,发动机的轰鸣是性能的代名词,变速箱的换挡逻辑是驾驶乐趣的源泉,底盘调校是操控的基石。可如今,这些“油车三大件”正被电车的驱动系统、电池技术和智能座舱所取代。就像我朋友老李,前几年刚提了辆奔驰E级,开出去倍儿有面子,可最近他却跟我说:“现在路上全是电车,我这奔驰开出去,感觉像个老古董。”老李的感慨,或许代表了不少传统豪华车车主的心声。
数据不会说谎,市场正在投票。2025年上半年,国产汽车销量突破1500万辆,同比增长超25%,其中新能源车占比高达35%。反观BBA,奔驰在中国纯电动车市场份额仅0.16%,奥迪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23.5%,宝马电动车渗透率不足20%。更讽刺的是,奔驰Q2净利润还不如比亚迪Q1淡季的利润,这对比,简直像是一场“降维打击”。
降价保量,却成了饮鸩止渴。为了挽回销量,BBA纷纷祭出降价大旗,奔驰热门车型直降十余万,宝马、奥迪也紧随其后。可结果呢?终端价格混乱,品牌溢价折损,消费者信任崩塌。就像一位网友说的:“以前买BBA是图个面子,现在降价降得这么狠,反而觉得不值钱了。”这种“降价-品牌贬值-销量进一步下滑”的恶性循环,让BBA陷入了两难境地。
经销商转网,给BBA雪上加霜。今年上半年,全国已有超80家奔驰4S店终止授权,奥迪、宝马的4S店也频繁暴雷。我朋友小王之前在一家奔驰4S店工作,他告诉我:“现在店里根本没什么人,销量上不去,利润越来越薄,老板都快撑不下去了。”经销商的撤离,意味着BBA销售网络的萎缩,意味着市场对其信心的丧失。
电动化转型慢,是BBA的根本症结。当国产新能源车已经把城区领航、智能座舱、激光雷达当标配时,BBA的L2级辅助驾驶还要花钱选装。这种技术代差,让BBA在智能电动车时代显得格格不入。就像一位汽车行业专家说的:“BBA的电动化转型,更像是把燃油车改造成电动车,而不是从底层逻辑上重新设计一款电车。”这种“油改电”的思路,注定难以赢得市场。
国产车的崛起。去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高达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10年稳居全球榜首。2025上半年,中国品牌乘用车销量占比更是高达68.5%。小米、蔚来、问界、方程豹、仰望等品牌,在30万以上市场都有了一席之地。这些国产车,不仅性能不输BBA,价格更亲民,配置更丰富,自然更受消费者青睐。
我朋友小张的经历。他之前一直想买辆BBA,可试驾了国产新能源车后,彻底改变了想法。“以前觉得国产车不行,可现在试驾了蔚来ET7,发现它的加速、操控、智能座舱都不输BBA,价格还便宜不少,干嘛还要买BBA?”小张的话,代表了越来越多消费者的选择。
那么,BBA还有机会翻盘吗? 答案或许在于它们能否真正放下豪华品牌的架子,从底层逻辑上重新设计电车,而不是简单地“油改电”。同时,它们还需要在软件生态、智能驾驶等领域加大投入,缩小与国产车的差距。否则,等待它们的,可能是更残酷的市场淘汰。
最后,想问问大家: 你觉得BBA还能重回巅峰吗?你更看好国产新能源车还是传统豪华品牌?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分享你的看法!
数据来源:奔驰、奥迪、宝马2025年上半年财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新闻来源:财联社、界面新闻、第一财经等权威媒体报道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