累计交付22万台后,问界M9在高端新能源圈子里越来越“坐得住”
前几天去接老表,他一屁股坐进我车副驾,顺口就问:“你那朋友的M9还开着没?听说卖疯了。”我笑,说别提,人家17个月就稳在50万以上价位的销量榜头上,还刚破了22万台交付。
其实看着热闹,但背后是整个新能源市场水位都涨了——2025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已经过半,中国品牌在全球份额也到了六成多,这种环境下,高端买家挑车眼光更毒辣。
老表一直觉得大SUV空间都差不多,直到有次他跟我去试了一趟M9的六座版。那天正好下雨,我们带着小孩和老人,一脚踩进三排的时候才发现它地板是纯平的,没有那种碍脚的小坎儿,中间通道宽到1.2米,小孩推婴儿车直接过去。销售还特意折叠了一次副驾,让我们看看五座版能腾出接近两米长的腿部空间——真就是一张单人床长度,我当时心想这玩意跑长途估计比宾馆床还舒服。
还有个细节挺有意思:中央扶手箱里藏着个6.8升的小冰箱,不是风冷,是压缩机制冷,夏天冻饮料快得很。我认识一个开五座零重力版的司机师傅,他常年跑沪宁高速,说二排右侧那个零重力椅调到漂浮角度之后,一觉睡醒脖子腰都不酸,比他以前MPV里的航空椅要服帖很多。他老婆喜欢左边准零重力的位置,因为靠背和腿托调完以后可以窝着刷剧,那感觉像家里躺椅,但又不会晃来晃去。
智能化这块,我第一次见它全车八块屏幕铺开的样子是在朋友婚礼接亲队伍里。当时新郎嫌酒店停车场太闷,把激光投影巨幕放下来播他们俩的视频,分辨率据说提升到了4K级别,再配上华为悦彰音响,在场的人都愣住了,以为走错地方进了私人影院。有群友自己测过HUD抬头显示,说夜间识别人比传统HUD远几十米,有一次提前预警避开了一辆突然横穿的大货,自此对这个功能死心塌地。
不过也不是没有槽点。我隔壁邻居抱怨过一次,他冬天把冰箱温度调太低忘记关电源,两天没动电瓶亏得厉害,还以为哪路短路坏掉,其实只是用法问题。这事后来被维修站师傅拿来当反面教材,每次新用户提车都会提醒一句“冰箱不用最好断电”。另外有人吐槽第三排虽然空间够,但如果满载加行李,高速油耗(或者说电耗)会明显上去,这也是物理规律摆在那里,不可能既要马儿跑又让马儿少吃草嘛。
工厂交付模式倒是真的新鲜。我陪朋友去过一次,他们会安排专属仪式,还有生产线参观环节,你能看到自己订单对应车辆最后装配过程。据他说这种体验感,比单纯提辆现成展车回家更有参与感,也让人对售后信任多一些。而且OTA升级频率很高,上个月刚推送HUAWEI ADS 4辅助驾驶系统更新,多出来自适应坡道缓降、横向风稳定控制这些功能,对经常跑西北或沿海地区的人来说特别实用——一个甘肃客户就在群里分享,说刮大风的时候方向盘稳得很,不像以前需要一直修正路线那么累手腕。
现在再聊起问界M9,它给我的印象已经不是简单的一台豪华SUV,更像是一套移动生活方案。从灵活可变的舱内布局,到那些隐藏起来但关键时候救命的小技术,它确实摸准了一批人的脉门。不过嘛,就算再豪华,该保养还是要保养,上周听技师念叨,有人半年不洗空调滤芯结果吹出怪味,被老婆骂到怀疑人生……所以啊,再好的科技旗舰,也逃不开日常那些琐碎事,这是买之前没人告诉你的部分故事罢了。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