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

8月小型SUV零售量TOP10榜单一出来,所有人都傻眼了。吉利缤越以18,472辆的成绩稳坐第二把交椅,仅比销冠少了不到2000辆。

吉利缤越冲上亚军,韩系奕跑勉强挤进前十,曾经"合资标杆"本田XR-V却滑到第20名!

这啥情况?

以前买小型SUV不都盯着合资车吗?

咋自主车这么能打?

销冠没保住?#热问计划#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要知道,在2021年的时候,缤越月销量还在8000-10000辆之间徘徊,那时候本田XR-V随随便便就能卖到25000辆以上。短短两年时间,排名彻底颠倒了过来。

缤越凭什么能逆袭?

说白了就是看透了年轻人的心思。现在的90后、00后买车,可不像他们爸妈那代人,非得认准"合资品牌"金字招牌。

他们要的是什么? 颜值要高、配置要全、价格要香!缤越恰好把三样都拿捏得死死的。

先说颜值,缤越的外观设计确实有两把刷子。前脸采用了家族式的回纹涟漪格栅,配上犀利的LED大灯组,整个车头看起来就像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车身侧面的腰线从前翼子板一直延伸到尾灯,营造出俯冲的运动感。

最抓眼球的还得数那个双边四出的排气管,再配上18英寸的熏黑轮毂,停在路边就像改装过的小钢炮,年轻人看了哪能不心动?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配置是缤越的杀手锏。 同样是落地10万左右的价格,缤越能给你什么?10.25英寸的悬浮式中控屏、全液晶仪表盘、座椅加热、全景天窗、360度全景影像、L2级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配置在合资车上要么没有,要么得加钱选装。

车机系统,支持语音控制、手机互联、OTA升级,用起来比很多合资车的"老年机"系统不知道顺手多少倍。

价格优势更是没得说。 缤越的指导价区间是7.58-11.98万元,终端优惠后基本7万多就能开回家。而本田XR-V即便是入门版,落地也得12万往上,中间的差价够加两年油了。

对于刚毕业没几年、手头不太宽裕的年轻人来说,价格差距可不是小数目。

从销量数据也能看出端倪。2023年上半年,缤越累计销量达到98,546辆,同比增长了。而同期XR-V的销量只有76,234辆,同比下滑了。

一增一减之间,市场的天平已经明显倾斜了。

缤越的成功其实反映了一个更深层次的问题: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的购车观念正在发生根本性的转变。他们不再迷信"合资品牌",而是更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 谁能给出更好的产品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缤越正是抓住了机会,用实打实的产品力证明了自主品牌的实力。

小型SUV市场卷成麻花!车的"生存套路"你得懂

小型SUV市场现在到底有多卷? 看看车企的"生存套路"你就明白了。现在想在细分市场里混口饭吃,没点真本事还真不行。

目标用户变了,游戏规则也跟着变。 以前小型SUV的主要买家是谁?30-40岁的家庭用户,买来接送孩子、买菜代步,对车子的要求就是"能开就行"。

但现在不一样了,主力消费群体变成了25-35岁的年轻人,他们买小型SUV往往是人生第一辆车,对车子的期望可不仅仅是"能开"那么简单。

年轻人要什么?

要面子、要科技感、要驾驶乐趣,还要性价比。 市场需求的变化推动了产品的升级换代。你看现在的小型SUV,哪个不是把智能配置往死里堆?

哪个不是在外观设计上下足了功夫?

韩系车的"佛系生存法"就很有意思。 起亚奕跑能杀进前十,靠的就是一个字——便宜。6.98万的起售价,在整个小型SUV市场里几乎找不到更便宜的了。

虽然配置简陋点,但胜在皮实耐用。1.5L自然吸气发动机配CVT变速箱,油耗控制在6.5L/100km左右,保养成本也不高。对于那些预算有限、就想买个代步工具的消费者来说,奕跑确实是个不错的选择。

但"便宜路线"也有风险。 奕跑的内饰用料确实比较一般,大面积的硬塑料让整个车内质感打了折扣。车机系统也比较原始,别说什么语音控制、手机互联了,连个导航都得靠手机。

年轻消费者可能觉得都无所谓,但用个两三年就会发现差距了。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新能源车企的"换赛道"策略更狠。 哪吒V把战场从燃油车转到了纯电动,NEDC续航401公里,快充30分钟能充到,慢充8小时充满。是用车成本,按照现在的电价,百公里电费也就10块钱左右,比燃油车便宜了一大半。

再加上免购置税、不限行红利,对于有固定停车位、能安装充电桩的用户来说,吸引力还是很大的。

合资车的"品牌溢价"策略现在越来越不好使了。 本田XR-V之所以从神坛跌落,根本原因就是产品力跟不上了。内饰还是老样子,大面积的硬塑料,中控台的设计感觉还停留在十年前。

车机系统是灾难,卡顿、反应慢、功能少,年轻人用起来简直要崩溃。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 根据乘联会的统计,2023年8月小型SUV市场,自主品牌占据了半壁江山。吉利缤越、长安CS35 PLUS、比亚迪元UP等车型都杀进了前十。

而传统的合资强势车型,除了日产劲客还在前五,其他的都表现平平。

变化反映了什么? 说明中国消费者,特别是年轻消费者,已经不再盲目崇拜"合资品牌"了。他们更看重的是产品本身的价值,谁能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

对整个行业来说,既是挑战也是机遇。

合资车集体"拉胯",自主车逆袭真的是偶然?

本田XR-V从月销2万+的"神车"跌到第20名,绝对不是偶然。 背后反映的是整个合资品牌在小型SUV市场的集体失势,也是自主品牌厚积薄发的必然结果。

先说合资车为什么"拉胯"。 最根本的原因是他们太自信了,觉得凭借品牌力就能躺赢。XR-V在2018-2020年确实风光过,月销量经常破2万,在小型SUV市场几乎没有对手。

但成功也让他们产生了惰性,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明显放缓。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你看看现在的XR-V还是什么样? 内饰设计基本没变,还是那一堆硬塑料,中控台的布局感觉停留在十年前。车机系统让人无语,界面丑陋、反应迟钝、功能简陋,连个手机映射都要选装。

对比一下缤越的10.25英寸大屏、语音控制、OTA升级,差距立马就出来了。

价格策略也有问题。 XR-V即便是入门版,指导价也要12.79万,终端优惠后也得11万多。而同样的价格,你能买到配置丰富得多的自主品牌车型。

消费者又不傻,凭什么要为"品牌溢价"买单?

再看看自主品牌两年的表现,确实让人刮目相看。 吉利、长安、比亚迪企业在技术研发上的投入是实打实的。拿吉利来说,2022年研发投入达到了113亿元,占营收的比重超过了。

投入水平已经超过了很多合资品牌。

技术实力的提升是有目共睹的。 缤越搭载的1.5T发动机,最大功率130kW,峰值扭矩255N·m,参数已经不输给同级别的合资发动机了。7速湿式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平顺性和燃油经济性也都表现不错。

核心技术都是自主研发的,不用再看别人脸色。

智能化方面,自主品牌是后来居上。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对车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希望汽车能像手机一样智能。在方面,自主品牌确实比合资品牌更懂中国消费者的需求。

语音控制、手机互联、在线导航、OTA升级功能,在自主品牌车型上已经成了标配,而在合资车上还是"高端配置"。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市场数据也印证了趋势。 2023年前8个月,小型SUV市场销量前十名中,自主品牌占了6席。其中吉利缤越累计销量达到142,356辆,同比增长;长安CS35 PLUS累计销量118,742辆,同比增长。

而同期,本田XR-V累计销量只有87,423辆,同比下滑。

变化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其实是整个中国汽车工业实力的提升。过去,我们在发动机、变速箱核心技术上确实落后,只能通过合资的方式引进技术。

但现在不一样了,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国车企在很多方面已经实现了技术突破。

中国消费者的观念也在改变。 以前买车,很多人都有"崇洋媚外"的心理,觉得外国品牌就是比国产品牌好。但随着自主品牌产品力的提升,偏见正在被打破。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更理性,他们会认真对比产品的配置、性能、价格,而不是单纯看品牌。

逆袭是必然的,不是偶然的。 当产品力达到一定水平,价格优势明显的时候,市场选择是很现实的。合资品牌如果还抱着"品牌溢价"的老思维不放,在越来越理性的市场里只会越来越被动。

网友吵翻了!小型SUV选自主还是合资?3点建议了

评论区现在就是个大型"选车咨询现场",各种问题满天飞。 最热门的几个问题,基本上代表了大部分消费者的纠结点。我挑几个最典型的来说说,保证让你选车的时候心里有数。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第一个热门问题:"XR-V现在优惠3万多,10万出头就能拿下,是不是很划算?" 问题问的人最多,因为确实有不少经销商在清库存,优惠幅度挺大的。

但我得说句实话:便宜不等于划算,产品力才是硬道理。

XR-V优惠后的价格确实诱人,但你得想想为什么要这么大优惠?

说白了就是卖不动了。花10万多买个配置落后、设计老气的车,用个两三年你就会后悔。同样的价格,缤越能给你全景天窗、360度影像、L2辅助驾驶、座椅加热配置,XR-V呢?

连个倒车影像都得选装。

是保值率问题。 很多人觉得合资车保值率高,但观念需要更新了。现在二手车市场上,配置丰富、车况好的自主品牌车型保值率并不比合资车差。

特别是像缤越销量不错的热门车型,保值率已经很稳定了。

第二个热门问题:"韩系车靠谱吗?奕跑价位能买吗?" 奕跑6万多的价格确实很香,但你得明确自己的需求。如果你就是要个代步工具,对配置、驾驶感受没什么要求,奕跑确实是个选择。

1.5L自吸发动机皮实耐用,保养成本也不高,开个七八年没问题。

但是,你要是对用车有更高的期待,奕跑就不够看了。 内饰质感一般,车机系统原始,隔音效果也比较一般。是,韩系车在中国市场的前景确实不太乐观,保有量下降可能会影响后期的保值率和维修便利性。

从销量数据来看,韩系车确实在走下坡路。 2023年前8个月,起亚品牌在华销量同比下滑了,现代也下滑了。趋势下,选择韩系车确实需要谨慎考虑。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第三个的问题:"要不要等新能源?纯电小车是不是趋势?" 问题问到点子上了。如果你家里有固定停车位,能装充电桩,我强烈建议考虑纯电小车。

哪吒V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NEDC续航401公里,对于城市代步来说完全够用。充电成本比燃油车低了一大半,一年能省几千块钱。

再加上免购置税、不限行红利,实用性很强。

但纯电车也有局限性。 如果你经常跑长途,或者没有固定停车位,纯电车就不太合适了。充电设施虽然在快速增加,但在一些三四线城市和农村地区还是不够完善。

从市场趋势来看,新能源确实是大势所趋。 国家明确支持,各大车企也在加大投入。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车在小型SUV市场的占比会超过。

早买早享受,逻辑是对的。

我的建议是样的: 如果你预算有限(8万以下),就选奕跑性价比车型,够用就行;如果预算在8-12万,优先考虑缤越配置丰富的自主品牌;如果有充电条件,预算在10万左右,哪吒V纯电车是最优选择。

千万别为了"合资标"多花冤枉钱。 现在的自主品牌产品力已经不输合资车,价格还更便宜,何必跟钱过不去呢?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消费者用脚投票,已经给出了答案。

结语

8月小型SUV销量排名,表面上看是几款车的涨跌,实际上是中国汽车市场格局的深刻变化。 自主品牌用实打实的产品力,正式向合资品牌的"躺赢时代"宣战。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变化来得有多快?

2020年的时候,小型SUV销量前十还是合资车的天下,本田XR-V、日产劲客、丰田C-HR占据了前三名。短短三年时间,榜单已经被自主品牌攻陷了大半。

不是偶然,而是必然。

技术进步是最大的底气。 经过20多年的积累,中国车企在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校核心技术上已经实现了突破。是,在智能化、电动化新技术赛道上,自主品牌甚至走在了前面。

消费观念的改变是关键因素。 现在的年轻消费者不再迷信"合资品牌",他们更看重产品本身的价值。谁能提供更好的用车体验,谁就能赢得市场。

理性的消费观念,为自主品牌的崛起提供了最好的土壤。

但仅仅是个开始。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小型SUV市场还会迎来更大的变革。纯电动、插电混动新技术的普及,会让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谁能在轮变革中抓住机会,谁就能在未来的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

对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个好时代。 不用再为"合资标"支付额外的品牌溢价,更多的选择、更好的产品、更合理的价格,都是市场竞争带来的红利。

未来会怎么样? 可以预见的是,合资品牌的"品牌滤镜"会越来越薄,产品力才是决定成败的关键。那些还抱着老思维不放的品牌,注定会被市场淘汰。

合资老将翻车,自主黑马杀疯了?吉利缤越凭啥当“万年老二”里的尖子生?-有驾

而那些真正用心做产品的企业,无论是自主品牌还是合资品牌,都会有自己的生存空间。

下一个被自主品牌"按在地上摩擦"的细分市场会是哪个? 紧凑型SUV?中大型轿车?

还是豪华车市场?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