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款星海V9低温续航与充电实测记
前几天在小区门口碰到老刘,他刚从东北自驾回来,车子还没洗干净就被我拦下问感受。他笑着说:“零下十几度跑高速,电池没掉链子,这车还真顶得住。”他开的就是那台今年8月上市的风行星海V9越享系列。20万以内能买到中大型插混MPV,在我们这片儿算是稀罕事。
其实我第一次见它是在4S店后面的小路试驾,那天正好阴天有点闷热,销售小王递过来钥匙,说随便开,但别去工地那边——他说底盘护板虽然结实,可钉子多的地方谁都怕。我上车第一眼注意到的是座舱味道不冲,据说全车用水性胶粘合,还特意做了VOC检测,比国标低不少,小王拍着胸脯说“带娃坐也放心”。
安全这块,他们搞了个“四重保障”,高强钢、热成型钢比例挺高,还有2GPa防撞梁和7系铝合金前防撞梁。老李修理厂的师傅看过一次事故返厂的样车,说A柱一点没变形,“EMA平台硬是硬”。主动安全功能一堆,自适应巡航、LKA、TJA这些都有,我倒是对540°透明底盘印象深,因为有次窄巷会车差点蹭墙,多亏屏幕上看得清楚才避过去。
电池他们叫“铠甲3.0”,听起来像游戏装备,其实就是各种物理+化学保护做全了,还喷PVC加护板,冬天还有脉冲自加热。我在群里看到一个黑龙江的哥们发视频,零下二十度快充18分钟从30%到80%,功率稳定在66kW左右,这速度比我想象快。之前有人担心低温掉续航,他跑了一周市区,每天空调暖风开足,也就掉个一成多,不算夸张。
外观嘛,不是一味堆尺寸吓人,而是用了所谓“青云梯”格栅和“凤凰展翅”日行灯,我妈第一次见还以为是哪家新出的高端商务车;尾灯灵感来自灯笼,晚上亮起来确实有点喜庆但不俗气。我量过,它5米23长,可停进商场普通停车位不会很突兀,因为腰线和隐藏门把手让侧面显瘦些。据销售吹嘘风阻系数只有0.298Cd,高速省点油(或者省电)。
内饰那颗8155芯片反应是真的快,我试语音助手的时候坐二排喊冷,它直接调节后排空调,不用麻烦主驾驶伸手去按。有意思的是它那个“静谧守护”模式,我们夜里拉孩子回家时触发过:屏幕暗下来、空调柔了声、小朋友睡得更踏实。这套12扬声器音响配双层夹胶玻璃,在EV模式安静得像图书馆,有次等红绿灯旁边大卡启动,我关窗后基本听不到发动机噪音,只剩轻微胎噪。
空间灵活性是真厉害,“72变”魔术空间不是虚名——满载七个人还能塞七个登机箱;五人出行第三排放平能装两辆成人自行车;四人模式下甚至能搬洗衣机进去(隔壁老赵亲测)。42处储物格也挺贴心,比如雨伞速干槽,下雨收伞直接插进去就行,不会弄湿地毯。另外双侧电滑门支持B柱触控,上次接丈母娘,她抱着菜篮子,一根手指轻轻碰一下门自己滑开,她直夸方便。
动力部分,用的是1.5TD混动专用发动机+34.9kWh大电池包,据厂家吹CLTC纯电200公里,我们北京-天津往返一次不用烧油;综合1300公里续航我们真试过,北京直奔上海,中途没找桩也没加油,到酒店表显还剩几十公里可跑。这种情况下馈电油耗差不多5.8升/百公里,用纯电时每公里成本约一毛二,相比同级燃油MPV划算不少。而且慢充提到了6.6kW,一晚上睡觉时间够充满,大冬天早晨出门也是满血状态。操控方面转弯半径6米出头,对这么长的大块头来说已经很灵活了,小街巷掉头不用倒三把;悬挂滤震厚道,即便乡间碎石路颠簸感也压住不少,让老人孩子少受罪。
品牌背景这几年他们总爱提,说东风集团70年造车史、25年MPV经验啥的,不过这些历史对普通用户来说可能没有一次顺利露营来的直观。但你不得不承认,他们很多设计细节确实来源于长期跟用户打交道,比如第三排座椅完全放平这个事,是因为早期客户吐槽装不了婴儿推车型才改进出来的,还有储物布局明显考虑到了南方梅雨季节湿伞的问题,这些都是纸面参数看不到的小心思。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上个月楼上的陈姐换了台同款,不过她选的是深蓝色外观,每周末都要带父母去郊区采蘑菇。有次回来她跟我说:“幸好有那个透明底盘,要不然林子里的树桩早刮坏底盘。”然后她顺嘴问我要不要一起拼团买脚垫……话题最后居然聊到了哪里买猪肉便宜,也算奇妙缘分吧。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