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嘹汽车/Jasper
“时代的一粒沙,落到普通人头上,就是一座山”这话适用于人,也适用于车企,在传统燃油到新能源时代的变革期里,一点点动荡就会引来轩然大波,更何况这次的一粒沙,是一台百公里跑出18L油的比亚迪。
百公里18L油是什么概念?我们朋友的一台3.0T V6的奥迪A7的油耗大概不过百公里16L,另一台进口的Jeep大切诺基5.7L V8百公里大概17L左右,而这台跑出18L成绩的竟然是比亚迪的一台1.5T插混方程豹5。
这是什么概念?这分明就是告诉你一台小灵通充了一晚上电消耗了一台2匹空调的电量,更重要的这台“冰箱”上面的能源等级写的还是“A”。
这不是什么危言耸听,而是来自于一位ID叫大秦军陕团的“车评人”的实测数据。他自己进行了一项比亚迪方程豹5的高速测试,视频显示馈电油耗高达18L。这感觉跟王自如把诺基亚从十二楼扔下去说它不抗摔一样,当然王自如没干过这件事,但仍然让我们想起来罗永浩的那句劝告“你要被包养,就不要谈独立人格”。
因为很快“大秦军陕团”的身份就被扒了个干净,这位原名叫姚卫强同志除了爱拍视频,还有另外一重身份——长城旗下坦克品牌沙漠学院院长。有了这层身份,“被包养”的事实好像被坐得更实了。
好笑的是魏建军刚公开表示了“水军没底线地带节奏,非常肮脏”,结果自己手下就出了个“小黑子”。但先别管这件事有没有公司的授意,可对于比亚迪来说,“你能黑我任何事,你黑我油耗,那对不住了”。
很快比亚迪就放出了这次实测的行车数据以及姚先生的“犯法事实”。“整段高速行驶中有三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80km/h,有6个时间段车速超过170km/h,在整段高速车速120-140km/h占比超37%,车速140-160km/h占比超46%,车速超160km/h占比超4%,高速部分路段出现异常停车时间”。
这也就是说整段高速有87%的比例都处于超速,就算是以132km/h的限速上限来算,那也超过一大半了。不得不说,开着窗、开着三十度的空调还带着两个人,一口气就为了黑比亚迪的油耗,姚队真的很猛!
不止于此,姚队也不是等闲之辈,你说我犯法超速,那我就自己去处理超速。很快姚队主动联系了执法部门,得到只有当地交管部门对国道上“限速80,实际超速103”的200元3分处罚,而时至今日也没有第二个执法部门作出对高速路段超速的回应。
更扯了。比亚迪不顾用户隐私公开的行车数据,但交警一句话都没说,一时间不知道谁才是那个在台上被逗的小丑。况且,为何甩锅的时候比亚迪总会第一时间反馈数据,但是遇到自己的车燃烧等事故问题,总是第一时间拉走事故车,没给外界更好的说法呢?
希望比亚迪未来能一碗水端平,自己事故问题,也能第一时间给反馈。
但我们如果抛开油耗不谈,毕竟也没人会像姚队这样开车,另外两个关键词被放到了台面上——隐私和小黑子。
在比亚迪第一时间公开用户行车数据的时候,知嘹汽车就意识到这件事跟隐私的关系可太大了,但毕竟大公司的法务都不是傻子,所以比亚迪对公开这件事,采用了很多的脱敏行为。方程豹官方只公布了车速和时间,连地理位置、车主姓名等都进行了隐匿,而且在声明的开头,方程豹就表示“我们是应警方的要求才提取的用户数据”,这意思就是警察都发话了,我们哪能不干呢?
这口锅甩的可太漂亮了,毕竟谁都拗不过交警不是?可交警让查就能查到,这不还是证明了比亚迪有储存和调取用户行车隐私的数据吗?这件事在新能源时代下就很严苛。以往的油车时代哪有这个?到了现在智能化上来了,车出了问题用户会想着去找车企调数据,可怎么没出事的时候就开始琢磨自己的隐私权放在车企那了呢?
而且在这个大环境之下,大数据早把每个人琢磨透了。你以为车企能看到的只有用户的行车路线和功率时速等数据吗?威马汽车连什么地方的车主爱开香氛系统都了如指掌,“58.1%的河北省车主一个人开车、56.8%的四川省车主副驾驶有人”连这些事,威马都能一清二楚,要不然它凉透了呢?可是仔细想想,威马真凉的原因又跟这些有多少关系呢?
国家对新能源时代下的隐私也做出了规范,“车企要实时上传整车数据、驱动电机数据、燃料电池数据、发动机数据、车辆位置数据、极值数据、报警数据等信息到政府制定的公共平台,使政府可以直接监管到终端产品到状态”、“对于私家车,不需要上传车辆位置数据,避免侵犯车主隐私”,可这里到不需要上传保护隐私是不需要上传到平台而已,车企仍有权力调阅。
事实很简单,每一家公司都会琢磨用户数据的,无论是车企还是某音,就连你最爱去吃的那家火锅店都会琢磨自己的用户喜欢吃鸭肠还是黄喉。在数据分享的那一刻大家都是愉悦的,可怎么到了公布脱敏数据的阶段就要维护自己的“隐私权”,这感觉……有点熟啊。
最后,知嘹汽车想说的就是水军、小黑子这种事。在这件事发生后,比亚迪的公关经理表示在很多情况下比亚迪的技术和产品经常被别出心裁地恶心和针对,种种恶劣行径不胜枚举。这句话说的没错,可不知道痛恨水军的魏建军知不知道姚队做这件事,我们暂且不希望把这件事卷到企业斗争的角度上去讲,因为我们都希望中国车企能卷技术和服务,而不是口水战和“冰箱彩电”。
而至于比亚迪,能不能先讲讲到底超速了没?
知嘹汽车原创文章,如需转载请联系我们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