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市的第二波降价潮来了!看到这个新闻,内心一点也不觉得突然,这走势,和做梦一样突然,又和吃瓜群众预想的一模一样。说实话,这场车市大潮里谁最先跳出来,谁就能分走蛋糕,大浪淘沙拼的是底气也是直觉。可这时候,谁还在高价买那个增程车,说白了,不是钱多就是信息没跟上。
大街上看新车,刚刚落地没多久,一辆轩逸经典,裸车才6万6,落地不到7万,身边人都在议论,合资神车都成啥价了,贝壳都快比拼原材料去了,这边再看看威朗、朗逸,全是“白菜价”,1.5T带涡轮,八万出头,感觉回到了十年前。真有意思的是,对面国产增程车竟然还在高价位闭着眼卖,出厂价格浮动没跟上时代节奏。销售口号喊得震天响,真到展厅,四五十万不是梦,朋友问我,凭什么?一个车壳装台1.5的发动机,单挡变速箱,小电池,小油箱,既没大电机的平顺,也没燃油车的大油箱续航,又不是进口大品牌,后驱四驱都普及的时代,还这么自信。四十多万能买BBA,干嘛买你这个半路出家的增程?
车友群炸了,发图片拉群里,人都要乐了。比亚迪降价,吉利补贴,奇瑞优惠,三家卷到头顶,都在拼性价比。最离谱的是增程车一分钱不降,业界良心吗?明摆着拿消费者不当回事。身边一哥们想换车,问我增程怎么样,这价是不是快到底了。我都懒得说没货,真看了几辆不打折,他摇摇头走人,调头进了别家店,没多久订了银河L7。直接节省两万五,官方直降,销售话不多,服务到位,低配11万多,顶配16万出头,还给解释了一通DHT三挡混动,增程纯电油电全能。这种讲究的实在不多,现在大家都知道谁更真诚。
相比之下,那些高价喊口号的增程,样子够大,屏幕够亮,外观倒是唬人。真把参数翻出来,动力比插混弱,发动机动起来跟缝纫机一样,电池组也省料,还自夸有技术。你说奔驰宝马卖贵也认,毕竟设计、品控、品牌摆那儿,凭什么你刚出来的增程车,把价格直接飙到四十多万?这不就像超市里三块钱的雪糕突然变成哈根达斯价钱,还说“高级配方”,实际没体验过的容易信,真动手买过的,分分钟明白,科技树没点满,品牌故事没讲好,全靠一群营销起哄。
外头合资轿车越卖越便宜,现代十一代索纳塔B级中型车,13万起步,还带各种包,价格透明,市场跟着一起卷。回头看国产混动车,银河L7、L6一波操作直接带飞品牌,插混直降两万五,高端顶配十六万多,配置全拉满,3挡混动+纯电续航,该有的都有。L6轿车更夸张,十万不到,1.5T高功率再搭配8155芯片,360影像,没有什么小毛病,每天上下班堵车开着也顺心。和朋友喝茶聊天,说实话,这几家真有两把刷子,什么大件都敢堆,宣传没花活,技术讲得明明白白,让人放心。
身边同事讨论,为什么有些增程车还敢坚持高大上的路线,还一口一个人群定位,说是要针对高净值、追求新潮科技的人群。谁都知道,这几个字说白了,就是想卖贵。顾客要的就是钱花得值,便宜不丢脸,智能配置谁做得好谁说了算。不是买个壳子就叫升级,真金白银砸下去,谁愿意当那个被割的韭菜?
附近小区楼下停着一辆新上市的增程车,腰线拉满,标志贼大,同事指着问值不值,脑子里飞快算账,四十多万放在理财,每年利息都赶上加油了。小区业主群有人说,早买早享受,晚买直接降价让利。车市这一波价差,不是假象,厂家实实在在没打算让大家白花钱,刚买完就降两三万的情况可不是个例。合资品牌拼拼搏搏守住市场,国产头部混动自降身价。唯独有些增程品牌不松口,死死咬住高价定位,是真的手里有底气?还是真的以为用户不懂行情?
新能源车圈,卷到现在就一句话,省钱才是硬道理。往里一坐,动力必须快,油耗不能高,配置有诚意,内饰够新潮,价格公道才有场子。那些还在卖高价增程的企业,真以为自己有护城河?外头政策天天变,用户选车都是货比三家,几个月就看得清楚谁卷价格,谁炒噱头。国产插混直接卷出新段位,三挡混动、高配芯片、主被动安全,再看看高价增程,油耗没混动车低,长途没燃油车稳,电池一年一换还贵,不降价怎么赢?
附近修理厂师傅聊天,说现在风向变了,新能源、插混常年保有量越来越大,保养比油车便宜,新车更新快,没人愿意被新技术坑一次。二手车商场总经理直说,增程高价买买买,过两年折旧哭都来不及,谁还顶风去当接盘侠?朋友圈晒新车,买插混的越来越多,外头降价消息一来,四五十万那批增程,群体沉默,有人提前入场,有人观望,更多只是笑看风云。邻居表情像极了F1赛车手一句话,这叫“抢跑”,你早点降价大家都好过,市场恢复信心,厂家销量高,路上都是新车,难不成真指望卖四五十万能火?网友评论区各种欢乐:增程加价卖,怕不是认准了咱兜里有矿,千万别再被割了——“一降就原形毕露”。
越想越闹心,老百姓要的无非是性价比,该有的科技配置,品牌别玩套路,价格别虚高;千金买马骨那一套,现在真不受欢迎,真敢降价就给力,敢不敢跟着头部降一降?四五十万买台增程,真不如去买个全能插混,体验透明,花了钱有回报,路上还能和朋友自豪吹吹牛:不买贵的,只买对的。
车市的第二波大降价已经到了,下次谁还花高价买台增程?不是信息闭塞就是故意炫耀,赢面都不大。老百姓喜欢买账,就是讲一个“实在”字,不管什么花样技术,最后都得面对市场的老实人——性价比左右一切。降价是大势,运动结束,剩下的比拼拼的就是真家底和用户口碑,谁还愿意被骗?一看就心里有数,谁卷谁心疼,未来再想卖高价,门槛只会越来越高,这才是真正的市场法则。
本文章旨在弘扬积极向上的社会正能量,传播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风尚。欢迎大家留言讨论,对表达内容如有修正建议请及时反馈。小编写作不易,记得点赞关注,评论区聊聊你身边的购车故事,咱一起来推动良心车市,买对不买贵,生活越来越有奔头。
我们坚持新闻真实性、客观性,同时倡导正向价值观。如有内容调整需求,请提供依据以便妥善处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