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

全新的插混越野技术中,Hi4-Z和Hi4-T究竟有何不同?从构造层面剖析,新技术是在原有Hi4-T的内燃机+P2+9HAT基础上,于后桥新增了一台P4电机,原本占据前轴较大空间的9HAT变速箱,换成了融合P2电机的3挡DHT混动专用变速器,最终形成了一套基于内燃机+P2+P4+3DHT构成的纵置双电机串并联四驱架构。从动力传输角度来讲,Hi4-T的动力主要源自发动机,P2电机更多是辅助优化扭矩,整体思路是以油为主、电为辅;而Hi4-Z解耦了P2电机单独驱动的可能性,既能用P2电机做前驱纯电,又能用P4电机做后驱纯电,再加上发动机直驱,共有3个动力单元,那么,这套技术的插混越野思路,是否就变成以电为主了呢?

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有驾

实际上并非如此,行星齿轮的出现实则提升了发动机的重要性。从布局逻辑来看,发动机直接与行星齿轮相连,电动机直连太阳轮,发动机产生动力后经行星齿轮结构进行功率分流,一部分传给3挡DHT用于驱动,一部分传给P2电机用于充电,也可通过调整电机转速,使发动机全域参与直驱,所以这套技术方案基本不会让电量完全耗尽,如此一来,驱动模式变得更多。将近60度大电池包的搭载,还解决了越野车高油耗问题,官方给出的数据是WLTC纯电续航201km,百公里馈电油耗8.6L,比普拉多少了将近2L左右,而且新电池支持3C快充,在800V升压模块技术下,即便出远门跑沙漠翻雪山,只要在有充电桩的地方,就能在15分钟获得120km的纯电续航储备,这显然是奔着长距离越野而来的技术。

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有驾

真正意义上的硬派越野车,关键在于要慢,要有足够夸张的低扭来应对脱困或高难度越野路况。没有了传动轴和变速箱,坦克500Hi4-Z还能慢下来吗?答案是肯定的。首先,所谓的前差速锁,其实是在3挡DHT内部设置了一个大齿比四驱专用低速挡,通过车内的物理按键,可强制挂入挡位,从而实现扭矩放大的目的,效果与传统的前差速锁相同;由于没有传动轴,所以通常插混车的中差速锁,需要一套能智能分配前后扭矩的系统来完成虚拟中锁的效果,坦克给出的方案是iTVC智能扭矩矢量控制系统,四轮扭矩可在0-100之间自动调节,不论打滑还是爬坡,总有一侧有附着力的动力轮会立刻承担脱困任务;至于后桥差速锁则提供了2个挡位,脱困时前后桥同时切到1挡,可提供超过37500N的最大牵引力,此时轮端扭矩放大了20倍,所以这三把锁实现了真正属于解耦的低速四驱模式。

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有驾

而普拉多采用托森差速器做全时四驱,同时还带有一套牙嵌式差速锁来实现中央差速器锁死功能。托森差速器大家都很熟悉,这类被动自锁装置基本不挑用户的越野经验,且多年来技术成熟,物理结构稳定可靠。但从越野成本上讲,这套方案很难突破低价策略,又无法做到适时四驱,在城市拥堵道路上也就成了油耗的噩梦。所以仅从效果对比来看,坦克500Hi4-Z的两把物理锁和虚拟中锁,在越野性能和燃油经济性方面都更具优势,这也间接让硬派越野车不再那么小众化。

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有驾

解耦电四驱离不开发动机,增程做越野至少三年追不上?

一般而言,P4电机主要布局在后轴,所以通常插混车型的后悬部分,大多是多连杆结构,即便考虑越野诉求,也是拿出行程相对较长的双叉臂来做。而长城的做法是保留整体桥,其夸张的扭摆角度和结构强度,远比后双叉臂更适合硬派越野。不过,由于整条桥本就是一套贯穿后轴的结构,在这个基础上放置一台大功率电机,自然会侵占座舱空间,所以这个做法肯定不可行。唯一的方案是改变原本整体桥的构造,调整为一根直接连接两侧后轮的钢体结构,一方面为电机留出摆放空间,一方面从集成式改为分离式架构,簧下质量减少了35kg,这有效减小了不平路面车轮动载荷的变化,提升了轮胎的抓地能力,尽管扭转幅度不如传统的整条桥式,但通过性远高于传统独立悬架。

坦克500新能源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有驾

前面提到,坦克500Hi4-Z的这套插混四驱技术,不论是电驱还是发动机直驱,最大特点是有行星齿轮做功率分流,发动机的作用并未因解耦电四驱而减弱,恰恰相反,这套技术更大程度地发挥了发动机优势,不论是直驱还是协同P2电机充电,始终都在最佳效率区间工作。而新车的发动机正是同款坦克500 Hi4-T的那台E20NB机型,最大功率185千瓦,峰值扭矩380牛·米,所以在极限场景下,仅靠直驱模式也能完成脱困。更何况,这套技术的发动机上限还是一台扭矩更夸张的3.0T六缸发动机。如此一来,解耦电四驱的插混越野车最强形态,似乎就是长城的这套Hi4-Z技术了。不过这其实又会引发一个新的思考,增程技术能不能也做硬派越野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