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最近汽车圈里什么话题最火,小米SU7的保值率绝对算一个。前几天,小米创始人雷军亲自在微博上转发了相关数据,直言“这次,我们领先了”——这份底气,来自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25上半年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数据显示,小米SU7以88.91%的一年保值率,拿下纯电车型保值率榜首,超越了长期领跑的特斯拉Model 3和Model Y。
可能有些朋友还不太清楚“保值率”到底意味着什么。简单来说,它就是你的爱车开了一段时间后,二手车价还能占到新车指导价的百分之多少。这个数字越高,说明这车越“经得住时间考验”,不仅代表产品力受到市场认可,也反映出品牌背后的口碑和技术实力。而小米SU7作为一款刚上市一年的纯电车型,能一举冲上近89%的保值表现,确实令人刮目相看。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是什么让小米SU7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获得了如此高的残值认可?从报告中我们能看到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市场表现的强势支撑:SU7上市一年累计交付已突破25万辆,这种规模的市场覆盖为二手车流通提供了坚实基础。其次,它在产品质量方面也获得了权威认可,包括J.D. Power大型纯电动车质量榜首,以及C-NCAP五星安全评级,这些都增强了消费者的购买信心。
而更深一层的原因,或许在于小米所提出的“可升级的智能终端”理念。以往汽车保值更多看的是机械素质、品牌溢价和能耗表现,但在智能电动车时代,软件升级能力、智能座舱体验、甚至车主社区的活跃度,都正在成为影响用户长期持有意愿的关键。小米借助其在移动互联网和智能生态领域积累的经验,正在尝试重构一套新的保值逻辑——车辆不再只是出行工具,更是一个能够持续进化、常用常新的智能终端。
这一点其实从特斯拉的成功中也可见一斑。特斯拉之所以能在过去几年维持较高的保值率,除了品牌效应和超充网络之外,其通过OTA持续升级车辆功能、不断为用户带来新体验的策略功不可没。而如今,小米SU7似乎正在这条路上走出自己的节奏,甚至在某些层面实现了超越。
当然,我们也要客观看到,特斯拉的表现依然非常出色。Model 3超过76%的保值率放在整个新能源市场仍属第一梯队,这背后是多年积累的品牌号召力和全球范围的超充基础设施在支撑。可以说,目前纯电保值率的第一阵营正在从“一家独大”逐渐走向“百花齐放”,这对行业和用户来说都是一件好事。
回过头看,一辆车能否保值,从来都不只是单一因素决定的。品牌声誉、产品品质、市场供需、技术迭代节奏,甚至用户的使用习惯,都会影响它在二手市场的行情。而像小米SU7这样以高保值率亮相的车型,无疑为整个新能源市场注入了新的信心——它表明智能电动车不仅可以拥有出色的用户体验,也能具备优秀的资产保值能力。
未来,随着软件定义汽车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我们或许会看到更多车企将关注点从“卖车”延伸到“用车全周期”,通过技术迭代和生态服务提升车辆的长期价值。而对于消费者来说,一款保值率高的车,也意味着更低的拥车成本、更安心的用车体验。就像雷军所说的,“这次,我们领先了”——而这,或许只是一个全新阶段的开始。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