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驰宝马奥迪高管慌了,46亿美元豪赌美国市场只为活下去
今年夏天的斯图加特,气温还没怎么升,可办公室里却闷得很。奔驰和宝马的财报一出来,我邻居老王在微信群里发了句:“德国人这回真是被夹麻花了。”本来想着BBA(奔驰、宝马、奥迪)这些牌子稳得像自家院子的梧桐树,谁知道2025年刚过半,他们就遇上这么大的坎。
说实话,我最近去了一趟奥迪4S店,本想看看新Q5有没有啥活动。销售小张嘴里的卖点都变了,以前一口一个“quattro”,现在全在夸“乾崑智驾”。我问他MLBEvo平台是不是升级了,他摇头说:“现在客户都看智能系统,你要不试试华为那套?”感觉这百年品牌已经有点迷糊,不像以前那么底气十足。
其实也不是小张一个人在发愁,高德诺(奥迪全球CEO)内部会上直接撂狠话:要是不拼美国市场,就只能等着被中国车企打趴下。这两年中国本土品牌30万以上车型销量涨疯了——群友自测数据,说同比增长210%,BBA利润地盘一点点被蚕食。我去年买A6L的时候还觉得自己挺潮,现在同价位选国产新能源的人多到让人怀疑人生。
美国关税政策也是块大石头压在德国人心口上。本来以为25%关税够呛,这不刚降到15%,可师傅们算账还是直摇头。尤其是奥迪墨西哥工厂那事儿,上半年就亏掉6亿欧元。据维修圈里的老冯讲,这批车进美帝之后连保养配件都涨价,一套刹车片比国内贵出将近三分之一。他吐槽道:“你们这些洋品牌啊,还能撑几年?”
再看中国市场,那才叫肉疼。宝马销量跌幅据群友说,比全球平均高出30倍;奔驰也缩水快两成;至于奥迪,从去年开始就是一路往下走。我表弟做二手车收购,他感叹:三年前BBA还能占全国豪华销量三分之一,现在有些城市国产新能源都快赶超他们。有个冷门信息——搭载华为ADS3.0系统的新车型订单量猛增67%,而同期BBA新能源却跌12.3%。发动机舱变算力中心这事儿,看着有点魔幻,但现实就是这样转弯快。
顺便插一句,有朋友最近换新E级,说座椅通风功能其实没啥用,还容易积灰卡毛。他还调侃,“以后买国产纯电吧,配置多得用不上。”我听完笑笑,其实很多进口豪华配置,比如夜视仪、主动式空气悬挂,在实际路况下反而容易坏,小区技师老周修一次至少千把块,还总抱怨配件难找。这种细节,是不少第一次入手德系豪华的新司机根本不会想到的坑。
面对这种局面,德国高管们不得不搞起“绝地求生”模式。本月梅赛德斯-奔驰宣布投140亿人民币专攻中国研发,还有什么长轴距CLA纯电、GLESUV之类,全都是给咱定制的。我之前路过研发基地听技术员聊天,说长轴GLE首次由国内团队主导设计,这是破天荒头一遭。不少工程师吐槽,“我们方案改起来比德国总部灵活多啦。”
宝马也紧跟步伐,把沈阳基地扩成仅次于慕尼黑的大本营。据销售顺嘴提及,第五代动力电池已率先装进新款X系列,据说续航提升明显,不过实际开下来高速掉电还是挺快。有业内八卦称,他们的软件公司搞自动驾驶时常拿用户数据闭环当模板推广给其他区域,有时候欧洲工程师还会专门飞沈阳取经。这些故事平时大家聊的不多,但确实说明外资模式正在深度变化,从生产线搬到技术合作层面去了。
最狠的是奥迪,今年评估46亿美元投资美国南部建厂计划。一时间行业震动,都盯着他们会不会成为沃尔沃第二——EX30转产比利时后,美国售价立马压住关税压力。不过墨西哥工厂翻车教训摆在眼前,美对墨产汽车征收25%关税,让成本一下子飙升,好几个供应链节点都乱套。我认识个做物流的小伙子,自嘲道:“这单货跑美帝太费劲,不如回国卖吉利。”
还有个冷知识:梅赛德斯-奔驰已经调整策略,把2030年全面纯电目标暂缓,只求混动+纯电能顶到50%。我和几个老司机闲聊,都觉得燃油停售时间表模糊化后,新旧交替期养护问题更多,比如混动车型保养周期短但故障率反倒提升。“你别信那些宣传册,”修理铺刘叔总这么念叨,“真正耐造还是得靠传统发动机。”
最后碎碎念一句吧,我朋友圈有人正纠结到底留不留手上的2018款X5,说怕再拖几年二手价格跳水。但另一边,新晋国产高端SUV体验日越来越火爆,每次试驾群里都有新人晒照片炫配置。“时代变啦!”有人喝茶唠嗑随口一句,却把这个行业百年的故事讲尽。
内容来自公开资料与个人见解,仅供学习交流,不构成定论或权威汽车事实参考。
信源见经济观察网2025-08-08及第一电动网2024-09-06等相关报道与圈内消息整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