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车“4月10万以上价位段销量第一”
挺过黑暗的小米汽车,终于迎来黎明的曙光。
近日,根据公开的《2025年4月全国乘用车零售销量排行榜》数据,小米SU7一举拿下了当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的销量冠军,不分车型、不分能源形势。
图源:微博
前十的车型中,有六款为燃油车型,四款为新能源车型。排在前三名的分别是:小米SU7,销量28585辆;日产轩逸,销量24458辆;吉利星越L,销量23658辆。
新能源车型中,小米SU7和特斯拉Model Y均为纯电动力,理想L6和比亚迪秦L DM-i则采用了增程/混动设计。
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3月,中国汽车市场“10万以上价位段”销量最高的车型为特斯拉Model Y,销量超4.8万辆,而小米SU7处于第二,销量为2.9万辆。
也就是说,小米SU7超越了特斯拉Model Y成为4月该价位段的榜首。
当然,若单从“新势力品牌4月销量榜”着眼看,小米汽车仅居第四。
图源:央广网
一方面,一线新势力品牌零跑、小鹏、理想的整体产品布局比较均匀,小米汽车仅有SU7和SU7 Ultra两款车型,产品较为单一。
另一方面,小米SU7市场定价整体偏向于中高端,想要在销量上全面赶超,目前还是比较困难,若小米YU7上市后,可能还有一些想象空间。
回到消息本身,#小米SU7成4月份10至50万销量榜首# 发布后,迅速冲上热搜,引发众多网友关注。
图源:微博截图
对此,有网友表示:“小米SU7后劲很大,这都一年多了还是很有讨论度,卖的好并不意外,惊讶的是在等车周期如此长的情况下依然卖的好,这是友商们羡慕不来的。”
图源:微博截图
也有网友表示:“事实证明,观众和用户不是一类人。”
图源:微博截图
自2024年3月28日小米SU7发布以来,仅过去一年多时间,这个新势力中的“小年轻”不仅打完了新手村任务,还开始挑战老师傅们的江湖地位了,实力不容小觑。
当然,这也并不是2025年以来,小米产品拿下的首个第一。4月,小米手机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区激活量重回榜首。
2025年3月(W10-W13)中国手机市场新机激活量最新排名,小米排名第一,新机激活量达到324.37万台,市场份额17.98%,同比增长16.99%。小米和华为成为3月份唯二同比增长的品牌。
图源:微博
其中,2024年10月发布的小米15系列贡献巨大,截止5月11日,小米15系列激活销量达到444W。
对于小米手机交出的好成绩,雷军也发声了。
图源:微博截图
可以说,处于风口浪尖、压力缠身的小米集团,仍是捷报频传。
近几日,小米汽车遭受的舆论风暴也丝毫没有平息,一浪接一浪。
先是部分小米SU7 Ultra车主组建维权群、联合退车。
图源:微博截图
图源:小红书截图
此前,经首批交付的小米SU7 Ultra车主实测:需要4.2万元选装的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真实功能存疑。
车主拆解后发现,在宣传中所谓的“赛车级空气动力学设计”“制动散热通道”“提升下压力”等光环,内部结构仅比普通版多了一块塑料支架,鼓风机测试中连纸巾都吹不动。既无法有效导流,也难以产生下压力,直接从性能配件变成了“最贵”装饰品。
对此,小米汽车官方也出面道歉。
图源:微博
一方面,小米给出的解释是:“在最早的量产计划中,SU7 Ultra量产版已具备足够的综合性能去冲击国内专业赛道和纽北,没有计划做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在满足复刻外造型的需求之外,还提供了部分气流导出和辅助前舱散热功能。小米汽车对此前信息表达不够清晰深表歉意。”
另一方面,小米给出的解决方案是:“对于未交付的订单,我们将提供限时改配服务,可以改回铝制前舱盖;对于已提车和在本次限时改配结束前选配碳纤维双风道前舱盖的锁单用户(截至5月10日23:59:59前),我们将赠送2万积分以表诚意。”
图源:小米官方致歉文章
然而,小米SU7 Ultra准车主们认为,不管是所谓虚假宣传还是表达失误,企业应该为此买单,因此,他们联合要求退车。据某准车主称,他所在的维权群,目前群人数已达300人。
图源:小红书截图
目前,车主们的维权暂没有定论。而维权风波后,一份汽车质量榜单也引发了不少讨论。
在中国汽车质量网《2025 年第一季度新能源中大型及大型车质量排行榜》中,小米SU7出人意料地名列倒数第一。
图源:微博
该榜单综合了投诉故障、缺陷风险、可靠性、安全性、环保性五个维度,并参考了权威调研机构的评测数据。
然而,另一份由车质网颁布的《2025年Q1国内热销新能源车质量排行》榜单,却显示出截然不同的结论:榜单显示,小米SU7质量以万分之1.7排名第二(数值越小质量越好)。
图源:微博
此外,某汽车博主查阅车质网投诉专区的所有公开记录,却意外发现,2-3月小米SU7投诉记录只有2条,被投诉次数和销量的比率是0.004%,远低于行业平均。
图源:微博截图
因此,该博主质疑,小米SU7拥有行业内最低的投诉/销量比率,却被评为质量排行榜的倒数第一,自己不理解。
目前,小米官方并未对此两份榜单做出正式回应。对于两份截然不同的数据,相信其中哪方,我们也暂时无从判断,理智看待即可。
小米被盯上,压力山大
自从小米出事以来,负面评价如影随形。
此前,格力2025年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将矛头指向了小米汽车。
董明珠直言:“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图源:微博
董小姐的这番话,更是为处于舆论风口浪尖的小米汽车浇了一把油。
随后,小米集团公关部总经理王化站出来反驳:“水涨船高时借势登天,潮退舟沉日刻舟求剑!”
评论区有米粉留言,希望王化能够再硬一点。而王化则回复道:“可能你我理解的硬有区别,要我破口大骂,既不符合我的教育背景,也不符合我的企业价值观。”“敬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图源:微博截图
除了董明珠以外,市场对于小米汽车的态度也有一定转变。
这一点,可以从“小米汽车4月销量下跌,从新势力第二退居第四”这条数据中窥知一二。
当然,还有近期消失许久,短暂重返公众视野的小米创始人雷军。
近日,雷军时隔40天重新开启了他的健身打卡,并发布微博称:“过去一个多月,是我创办小米以来最艰难的一段时间,情绪比较低落,取消了一些会议安排和出差计划,也暂停了一段在社交媒体上的互动。”配图中没有雷军的身影。
图源:微博截图
当然,结合今日的好消息,雷军的回归,或许也向外界看到了小米在经历危机后的一种积极信号。
总而言之,小米汽车的成功,让外界见识到了其实力,但频发的争议也警示:流量的作用不容小觑,作为车圈新人,其持续的产品力还需更多时间和市场的检验,让我们拭目以待。
作者 | 宋辉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