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没想到,当年只是在九十年代头那会儿,靠给街坊邻里焊防盗门,勉强维个生活的公司,如今天已经在国际市场上风生水起,弄得风云变幻了。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把一台新能源大巴卖到欧洲,售价高达220万人民币,比国内的价格高出不少,那些以挑剔闻名的欧洲买家,竟然还频频下单。
这家公司啊,就来自河南的宇通客车。
到了2024年,宇通客车的成绩单可真厉害:全年总收入突破了372亿元,净赚了41.16亿元,比去年猛增了126.53%。
走进2025年,势头依旧强劲,截止到上半年,净利润已经攀升到19.36亿元,比去年同期多了15.64%。
这家曾经差点倒闭的工厂,现在不但稳稳占据了全球客车销售的冠军位置,还把“中国制造”的名号,搞得满世界都是。
“傻”决定
在九十年代初那会儿,计划经济这艘大船正慢慢开始转变方向。
郑州客车厂,也就是后来大家熟悉的宇通,突然之间失去了国家“统购统销”的订单,赶紧就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难境地。
工厂发不出工资,工人们只能靠焊接防盗门、修理农用车这些零零碎碎的小活来维持生活,企业账面最差的时候只剩下200万,差点就走到了倒闭的边上。
就在人们都愁眉苦脸、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那个当时车间主任的汤玉祥,来自江苏农村的技术人员,竟然从这股潮流里发现了商机。
那会儿,南下打工的热潮一波接一波,许多农民工兄弟挤在硬梆梆的座位上,硬是挺过了几十个小时的颠簸折腾。
所有的客车厂都在琢磨着怎么把座椅搞得更牢靠,只有汤玉祥和他的团队听出了乘客心底那微弱至极的呼声:“要是能躺下睡一觉,真是太好了。”
当时,这个念头简直就是天方夜谭,不可能实现。
不过,汤玉祥咬紧牙关扛住压力,硬是带领团队研发出了中国第一款卧铺客车。这款车解决的可不是“坐得舒服不舒服”这个表面问题,而是“是不是能安全到达目的地”的根本难题。
产品一出来,订单就像雪片一样嗖嗖飞过来。
1994年,在全国客车行业普遍遇冷、销量下滑的情况下,宇通的销售额却逆势飙升了将近一倍。
这个看起来“天马行空”的决定,不光让工厂重新焕发生机,还把一种“拼到底用户真实需求”的基因,牢牢地镌刻在了宇通的血脉中。
要是把卧铺客车比作宇通的“生死攸关”,那么冲刺丰田柯斯达,就变成了一场关系到荣誉的“正名之战”。
长久以来,中国高端公务用车市场,基本被日本丰田柯斯达一统江湖。这三十年的垄断,让一向以造车为荣的汤玉祥感觉像咽不下这口气似的。
他下决心说:“我一定要打造出比他们更优秀的车。”
这又是个看在别人眼里“傻到家”的选择。去挑战一个已经成熟、市场占有率稳固的工业产品,简直就像用鸡蛋碰石头一样。
可是宇通偏偏不服输,非得闯一闯。
他们为这事儿折腾了整整十年,花了4个亿,也算是下了大功夫,换了四个项目经理,前后都试过了。
在这十年里,他们碰了无数次壁,攻破了许多技术难题。好多叔叔婶婶都劝汤玉祥放弃,把钱投到那些见效快的地方去。
不过汤玉祥依然坚持不懈。到了2015年,宇通T7这款高档商务车突然亮相,正式面世。
它的问世,不仅仅让大家多了一种购车选择,更是毫不客气地宣布了丰田柯斯达在中国市场“一家独大”的日子彻底结束啦。
接着,T7在G20峰会、博鳌亚洲论坛这些国际顶级盛会中频繁亮相,渐渐变成了“中华制造”新水平的一个标志。
这十年里的一场大投入,宇通赢了个干净利落。他们用那种“笨办法”show出,只要有决心和坚持,所谓的“垄断”其实也没那么牢固。
宇通的“傻气”不光体现在产品研发上,还明显展现在它的全球化布局里。
宇通董事长汤玉祥有个名叫“种地理论”的说法:做市场不能像打猎那样,打一次枪就换个地方;而应像耕田一样,细心耕种,才能不断收获长久的成果。
古巴市场就像是这套“种地理论”的最佳试验场,验证了它的实际效果。
在2005年,宇通刚开始打入古巴市场时,就走了不一样的路子:在当地.setup了维修站和服务体系,甚至还放宽了客户的赊账提车政策。
这个做法在当时讲求快速回款的出口贸易环境中,显得挺不搭调的。
真正的磨炼是在2008年那会儿。
当全球金融危机席卷而来,古巴的经济遭遇了沉重打击,许多外资企业纷纷撤退。在大家都以为宇通也会一走了之的时候,没想到它却反其道而行之,不但没有离开,还做出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决定——无偿奉献了价值500万美元的汽车配件,援助了那些身处困境的古巴。
短时间内看,这算得上是亏本的买卖啦。
不过,宇通押的可不是眼前的利益,而是人心和长远的未来。
这“雪中送炭”的一幕,让宇通在古巴的名声和信赖度直线飙升,简直无可匹敌。
经过那次危机,宇通在古巴的市场份额直追九成多,几乎变成了当地人心中的“国民牌子”,连总统要出门都捎带坐宇通的客车。
王者归来:在行业寒冬中逆势重生
就算是这么个全球霸主,也不是一路顺风顺水。
从2017年开始,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网逐渐成熟加上私家车越来越普遍,公路客运市场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宇通的销量接连五年减退,到了2020年,甚至出现了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
外界的质疑声不断涌现,很多人都觉得客车时代已经过了头,宇通昔日的辉煌似乎再也无法重现。
在遇到危机的时候,早就退出一线的汤玉祥在2019年已是65岁的高龄,但还是重新担任了领导职务。
他带领宇通,再次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坚持不懈。
在国内市场缩减的大环境下,宇通把重点放在新能源和海外市场,果断迈入新能源卡车这个领域。
早在1999年,那会儿“新能源”这个词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挺新鲜的时候,宇通就开始搞研发,推出了中国第一款纯电动客车。
那时候觉得毫无商业潜力的“超前”布局,经过二十多年的沉淀,最终变成了宇通最坚实的技术护城河。
经历几年的调整,宇通终于迎来了强劲回暖。到2024年,公司的业绩全面爆发,净利润冲到41.16亿元,差不多又回到了历史最高点。
海外的营收达到152亿元,出口车辆达到了1.4万辆,和去年比增长了超过37%。
宇通不仅没有崩溃,反倒在这寒冷的季节里变得更壮实了。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