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

我一向喜欢盯着开票数量,尤其是紧凑型和微型纯电车。8月的纯电TOP20,说白了比亚迪占了不少席次,算扯平了,毕竟那家厂的车型多,但我注意到Lumin居然还能挤进第11名,还能稳坐14570辆的销量(这段先按下不表)。这,让我心里觉得:看似一窝蜂的新能源市场,确实在逐渐变得局部集中。

一天下班路上,我和朋友聊起新能源。朋友问:你觉得,Lumin到底是不是比亚迪的‘潜力股’?我只好笑笑:潜力股?我倒觉着,它更像一个‘副翼’。他一听就懵了,副翼?我说:就是和大哥比拼主业的那种,用一句电影台词:‘你比它能跑多快?’也许,Lumin能在销量榜上占得稳,还是得看比亚迪的整体策略和供应链的变化。

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有驾

你知道吗?我估算了一下:这11名那辆Lumin的月销量大概在14,500到14,700辆之间(体感不确定),也就是说,哪怕有个小波动,差别也就几百。它的竞争优势,除了价格刚性,可能还来自于供应端的快车道。比亚迪的供应链就像个庞大的管道网,车型多但管道若没有打通,销量再怎么叫好也飞不起来。反倒是长城、吉利这些,也在用抓住细分的战术,比如零跑C10才刚出头,销量就在2千多辆左右。

我刚才翻了下笔记/相册,看到一张零跑技术部的内部照片。那天他们的人在加班,工程师指着一块车载芯片说:这个模块的成本大约占整车的15%。我心里一咯:懂了,技术其实就像一套堆积木。堆得巧,才能节省成本;一旦瓶颈卡死,整车出不了货。这也就是说,一款车的性能和价格到底靠技术什么的撑起来,背后其实是供应链的拼缝——拼得越紧,售价压力越大。

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有驾

说到技术,我又想起一件事。Lumin的照明设计其实挺巧的,用激光光束在车尾勾勒出夜色中的轮廓。问题是:其实我没想过,这样的花招是不是只在花哨上占优,实际用车体验差别不大?我记得同事说:就是要能亮得远点,行车更安全。但我心想,难不成AI视觉技术,现在火得不像话,光靠灯光能跟上么?不知道你们注意到没有,现在很多车都用自动紧急刹车,原理类似盯着前面两米的眼睛,越聪明,越麻烦。

Lumin为什么能靠这个赢?你会不会觉得,我的话掉到技术细节里,似乎就走偏了?归根结底,市场评级就是个拼人气的游戏。Lumin对比一些传统大厂,它更像是用新活法吸引年轻用户。调性鲜明,价格合理,这在20-30万的市场档次上,是个很现实的打法。

你会好奇,为什么比亚迪可以在这样激烈的赛道中杀出重围?我曾听一个销售说:比亚迪的优势在于,他们不是只看销量,更看供应链整合。用‘铁粉’协议,把零部件的库存提前备好。这其实和你我买菜的逻辑类似——菜贵了,我们还能换别的,库存充裕就能抢到便宜货。这种预备战术让比亚迪的车型按需出货,大家都知道,没啥比供应链稳固更重要。

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有驾

但我也得收回来两句。市场的胜负也不像我想象中那么简单——这只是表象。底层的技术跟质量,还是多依赖供应链和研发融为一体。就像做菜,要用新鲜食材,少一些调料。如果供应商那个食材库出了问题,那顿饭还叫哪门子饭?我不敢说比亚迪的短板就没有,但整体看,他们那供应链大网的韧性是它的最大优势。

说到这我突然卡壳了。你会不会觉得,车企是不是都在演一个技术的游戏,但最后拼的还是存货和供应?我猜,未来的市场变化可能像开门红的那阵阵风:刚热热的,转眼可能又吹散。像Lumin这样在前面跑的,真的可以说轻松吗?还是说,它也在用快跑来抢时间?毕竟,10000多辆的月销,意味着每天在等装配线的那一刻,可能就被失控了。

我一直好奇,零跑C10等新品牌,能不能建立起属于自己的生态圈?还是说,最终还得死在大品牌的影子里?市场太复杂超乎想象。车就像个移动的房子,装点新花样,少不了花费钱。试想,一个预算10-15万,买辆车的用户,他们关心的,把钱花在实用还是噱头?其实很难讲。就像我们平时穿衣,喜欢便宜的T恤,还要长得有趣—不然那么难看。

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有驾

讲到还是得问一句,你觉得这种市场格局会不会自己跑偏?那些拼量的车型能不能持续保持战斗力?其实我一直在想——下一轮的市场,是不是会更偏向供应链的稳定而不是单车的性能?有没有可能,某天专注于供应链优化的车厂,反而会变得更有竞争力?这个可能性我还不太敢完全确定,但我相信,没有哪个行业能像车圈,玩得那么泥沙俱下。

(这段先按下不表)谁不想每天能看到自己喜爱的车停在门口的景象呢?比如那辆零跑B01,其实我还真没细想过,它居然能在那么多车型中突围出来,就是凭技术还是价格?可能都是,或者,关键就在于那点细微的差距——比如它的座椅包裹感更软一些,又或者车灯设计得更引人。

8月纯电车型TOP20比亚迪上榜车型最多,Lumin以14570辆位列第11,显示出其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和新能源市场格局的变化-有驾

这些细节,你会不会觉得,也许才是真正决定胜负的关键?反正我,是这么想的。你说呢?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