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消息让很多人都挺关注的,那就是上汽名爵在成都车展上推出了一款全新的纯电动车——MG4。
这款车的亮相之所以引起了不小的讨论,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价格确实很亲民,起售价定在了六万多元;二是在这个价位上,它竟然搭载了一项听起来非常高科技的技术,叫做“半固态电池”。
这一下就让很多人心里画了个问号,半固态电池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它和我们现在常见的电动车电池有什么不一样?
用在这么一台价格不高的车上,是实实在在的技术进步,还是车企宣传的一个新词汇?
今天,我们就用大白话来好好聊聊这件事。
要弄明白半固态电池,我们得先从现在绝大多数电动车用的电池说起。
目前市面上的电动车,基本上用的都是液态锂电池。
我们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成一个盒子里装着正极、负极材料,然后中间充满了特殊的液体,也就是电解液。
电流就是通过这些材料和液体来回流动,实现充电和放电的。
这种电池技术很成熟,成本也控制得比较好,所以应用得最广泛。
但是,它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缺点,相信很多电动车主,尤其是北方的朋友深有体会。
第一个就是怕冷,一到冬天,气温一低,电池的活性就下降,续航里程会打个不小的折扣,充电速度也会变慢。
第二个就是安全性问题,虽然概率极低,但因为里面是易燃的液体,在极端碰撞或者穿刺的情况下,存在起火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科学家们一直在研究一种更理想的方案,那就是全固态电池。
顾名思义,就是把电池里面所有的液体都换成固态的材料。
这样做的好处非常明显,首先是安全,因为没有易燃液体了,电池变得稳定得多,就算被针刺穿,也不容易着火。
其次是能量密度更高,也就是说,同样大小和重量的电池,能储存更多的电,让车跑得更远。
听起来是不是很完美?
但问题是,全固态电池的制造工艺非常复杂,成本也高得惊人,目前还处在实验室和少量试生产阶段,离大规模用在咱们普通家用车上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这下,半固态电池的价值就体现出来了。
它就像是从液态到全固态之间一个非常聪明和务实的过渡方案。
它并没有完全去掉液体,而是采用了一种类似果冻状的凝胶,或者是在隔膜上涂覆一层固态电解质,来替代大部分的液态电解液。
这样做,既保留了现有液态电池生产工艺的部分兼容性,能够控制成本,又实实在在地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和性能。
可以说,它在安全性、能量密度和成本之间找到了一个很好的平衡点。
所以,当全新MG4宣布把这项技术应用在十万以内的车型上时,意义就非同一般了。
这表明,这项前沿技术已经不再是停留在纸面上的概念,而是由像上汽和清陶能源这样的中国企业,通过多年的研发和测试,成功地建成了完整的生产线,实现了批量生产,真正地走向了市场,飞入了寻常百姓家。
那么,这项技术到底能给咱们的日常用车带来哪些实实在在的好处呢?
最直接的改善,就是解决了电动车在冬天不好用的老大难问题。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据,搭载了半固态电池的全新MG4,在零下15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下,电芯的能量保持率依然能达到85%以上。
这个数字可能听起来有点抽象,我们来解释一下。
这就意味着,在寒冷的冬天,你的车续航不会像普通电动车那样掉得那么厉害,基本上还能保持一个比较扎实的水平,大大缓解了车主的“续航焦虑”。
不仅如此,它在低温下的充电速度也得到了优化,快充半小时就能补充大约200公里的续航。
这对于北方用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福音,冬天用车不再需要小心翼翼地计算里程,也不用在寒风中长时间等待充电了。
当然,一款车的好坏,不能只看电池。
全新MG4在其他方面也下足了功夫,力求做到全面均衡。
比如在空间方面,很多人对两厢车的固有印象就是内部空间比较局促。
但MG4采用了一项名为CTB的技术,也就是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
简单来说,就是把电池包的上盖和车身底盘合二为一,电池本身就成了车身结构的一部分。
这样做的好处是省去了传统电池包的壳体,降低了车身的高度,从而为车内腾出了更多的垂直空间。
最终,这台看起来不大的车,内部空间利用率达到了惊人的93.8%,坐进去的感觉甚至不输给一些尺寸更大的B级车。
它的后备厢设计也很有心思,原始容积就有471升,而且是三层立体设计,还有一个98升的下沉式储物空间,可以灵活分隔,非常实用。
把后排座椅放倒后,还能形成一个接近1.9平方米的平坦空间,临时休息或者搬运大件物品都很方便。
在车内的智能化体验上,全新MG4也给出了十足的诚意。
现在大家对车机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都希望它能像手机一样流畅好用。
很多同价位的车型为了控制成本,车机芯片性能一般,用起来难免卡顿。
而MG4直接配备了高通骁龙8155芯片,这颗芯片通常是用在二三十万级别的高端车型上的,它的性能足以保证车机系统操作起来如丝般顺滑。
在手机互联方面,它也没有搞品牌壁垒,搭载的OPPO智行功能,能够兼容华为、苹果以及各种安卓主流手机系统,真正做到了“全兼容”,让每个车主都能方便地把手机和车连接起来,享受智能出行的便利。
综合来看,全新MG4的出现,确实给十万级别的纯电市场带来了不小的冲击。
它不仅有半固态电池这项行业领先的技术作为核心亮点,解决了用户的实际痛点,还在空间、智能化、动力性能等方面都拿出了超越同级的表现。
从市场反应来看,预售短短24天订单就超过45000台,也证明了消费者对它的高度认可。
这背后反映出的,其实是中国汽车工业整体进步的一个缩影。
它让我们看到,过去那些被认为是高端、昂贵的先进技术,正在通过中国品牌的努力,以更亲民的价格普及开来,让更多的普通消费者能够享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红利。
这不仅仅是一款新车的成功,更是“技术平权”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