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车圈里最热闹的话题之一,莫过于丰田RAV4荣放的换代消息。
这款在中国市场卖了整整15年的“老将”,最近突然搞了个大动作——海外版官图刚亮相没几天,国内就有媒体拍到了伪装测试车。
更让人意外的是,这次丰田直接掏出了三套前脸设计,把原本中庸的家用SUV玩出了新花样。
先说这外观变化,简直像是给RAV4开了整容院。
基础版车型用上了C字型熏黑大灯,中网中间挖了个空心,乍一看有点特斯拉那种极简风。
不过仔细琢磨,这镂空中网八成是为了装摄像头和雷达预留的,毕竟现在L2级驾驶辅助都快成标配了。
要说最野的还得是Woodland版,前杠加宽不说,下面还藏着两组圆形雾灯,跟普拉多早期那批越野特供版似的。
最让我意外的是GR SPORT版本,黑化中网配上蜂窝状结构,远看还以为是雷克萨斯RX呢。
不过这哥仨虽然前脸差异大,侧身线条倒是高度统一,隐藏式门把手和上扬腰线还是熟悉的配方。
尺寸方面,海外版车长超过4米6,轴距2690mm跟现款完全一致。
实车体验下来,后排腿部空间确实没啥变化,但头部空间因为溜背造型稍微紧了点。
后备厢容积官方数据没公布,但从后备厢开口高度来看,搬大件行李可能得猫着腰。
不过隐藏式备胎罩换成平整式设计,地台高度降低了2厘米,这点对女生搬东西挺友好。
坐进车内最明显的改变,就是中控台终于不再用硬塑料当主材了。
上层用软性搪塑包裹,下方用了仿碳纤维纹路的硬板,触感比老款提升至少两个档次。
双联屏设计看着够潮,但实际10.5英寸的尺寸在同级别里不算大,和本田CR-V的10.25英寸差不多。
保留的机械挡把倒是挺有意思,比宝马那种水晶电子档把握感实在,不过旁边那堆实体按键,明显是给习惯老派操作的车主准备的。
动力系统这次改动最彻底。
海外版直接砍掉了2.0L自吸,主推2.5L油电混动和插混。
实测这套混动系统在中低速时的噪音控制比老款好很多,但急加速时发动机介入的震动还是能感觉到。
插混版纯电续航标称80公里,实际开空调跑市区也就60公里出头,跟比亚迪宋PLUS DM-i的110公里比确实寒酸。
不过丰田玩插混有自己的算盘,他们给插混版配了E-Four电子四驱,后轮能分配30%扭矩,这点对北方冰雪路面挺实用。
现在最让人挠头的是国产版会怎么改。
按丰田以往套路,国产车通常会加长轴距,但这次海外版轴距没变,估计国产版也不会大改。
不过车船税的事儿值得说道说道,2.5L自吸的车船税每年要交480块,要是换成2.0L混动,直接能省120块,这对年销1.5万辆的车型来说不是小数目。
参考凯美瑞双擎的做法,国产RAV4很可能新增一套2.0L混动,用阿特金森循环发动机配E-CVT,成本能压住还能享受新能源牌照,这波操作很符合国内政策风向。
说到市场竞争,现在20-25万价位的SUV市场早不是合资天下。
比亚迪宋PLUS月销能冲到3万,长安CS75 PLUS插混版起价不到18万。
丰田这时候换装混动,多少有点被逼到墙角的意思。
不过RAV4的优势在于可靠性口碑,海外版提供的10年电池质保,在国内新能源车普遍缩水到8年的当下,反而成了加分项。
但智能化方面,全系没有激光雷达,自动泊车要选装,这在国产车动不动就城市NOA的时代,确实显得有点保守。
从产品定位来看,三套前脸设计算是丰田对细分市场的妥协。
基础版面向家用用户,Woodland版瞄准户外爱好者,GR SPORT则想讨好年轻群体。
不过这种“多生孩子打群架”的策略,在当下消费越来越分众的市场,未必能复制老款的成功。
就像卡罗拉和雷凌的同平台内斗,RAV4的多版本策略也可能造成内部竞争。
对于消费者来说,换代后的RAV4混动版值得等,但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插混版纯电续航能否满足日常通勤,二是车机系统会不会像亚洲龙那样卡顿。
如果国产版真能加入2.0L混动,再加上现款2.5L燃油版的库存清理,估计会有比较大的终端优惠。
不过按照丰田的调性,混动车型价格恐怕不会下探太多,毕竟要维持高利润。
说到底,RAV4的这次换代更像是防御性升级。
在新能源冲击下,丰田不再死守自吸发动机,但混动系统的迭代速度还是比国产车慢半拍。
不过考虑到RAV4在国内累计销量超过200万辆,品牌认知度摆在那,只要定价合理,依然会是20万级SUV的有力竞争者。
就是不知道那些被新能源养刁的用户,还愿不愿意为这套“渐进式创新”买单。
各位看官老爷,你们觉得全新RAV4这波变身够不够彻底?
三套前脸设计哪个最对您胃口?
要是国产版真加了2.0L混动,您会放弃比亚迪转投丰田怀抱吗?
欢迎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