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9万起,吴镇宇都站台的东风星海V9,真能把豪华MPV门槛打穿?
各位车友,刚从星海V9的试驾场出来,手还带着方向盘的余温。补贴后14.99万起售的豪华MPV——这个价格一出,别说别克GL8,连自家兄弟风行都得倒吸一口凉气。更别提还有吴镇宇亲自站台,这阵仗,不像是走个过场那么简单。一个主打“越享”的MPV,真的能在15万级把舒适、智能、动力全拉满? 我带着满脑子问号上了车,结果一圈开下来,脑子里的问号变成了感叹号,但也有几个问号,留到了最后。
外观:大气不等于平庸,细节藏着东方美学
星海V9第一眼就是“大”,但不是那种臃肿的胖,而是有力量感的宽体姿态。前脸的“星河涟漪”格栅,官方说灵感来自水波,我倒觉得更像传统玉器的纹路,层层叠叠,在阳光下有细腻的光影变化。LED日行灯带贯穿前脸,和格栅镀铬条形成“双轨”设计,辨识度直接拉满,晚上亮起来,不用看车标就知道是它。
侧面是MPV的经典比例,但A柱的倾角做得比较激进,配合短前悬,让车头没那么“憨”。隐藏式门把手和低风阻轮毂(官方未公布具体数值,但目测在0.3Cd以内),说明它不只想当个“保姆车”,也想有点科技范儿。尾部贯穿式尾灯现在不稀奇,但点亮后的“流水动态”效果,配上高位刹车灯的悬浮设计,夜晚辨识度依旧在线。
有意思的是,它的D柱做了熏黑处理,营造出“悬浮车顶”的视觉效果——这在同价位MPV里算是越级配置了。我问了工程师,说是特意为年轻家庭用户设计的,不想让MPV显得太商务、太老气。这思路,我给满分。
内饰:越享不是吹的,第二排是灵魂
开门见山:星海V9的第二排,是它14.99万起售价里最“越享”的部分。两张独立航空座椅,带腿托、加热、通风、按摩,调节按钮在扶手侧面,操作顺手。我身高178坐进去,腿托拉满,脚能完全踩实,腰背支撑到位,有种“被温柔包裹”的感觉。
更关键的是,座椅的皮质软硬适中,不是那种一坐就陷进去的“沙发感”,而是有支撑的“沙发级享受”。第三排也不是应急专座,坐垫够长,头顶有全景天窗延伸,中间过道也够宽,成年人进出不算狼狈。我让三个成年同事轮流体验,没人抱怨“憋屈”。
前排的座舱设计走的是简约科技风。15.6英寸中控大屏+10.25英寸仪表,车机用的是东风自研的WindLink系统,界面清爽,语音识别反应快。我试了“打开座椅按摩、调低空调、播放周杰伦”,一次成功。支持CarPlay和HiCar双互联,这点很实用,毕竟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换生态。
储物空间方面,中央扶手箱够深,门板能放三瓶水,第二排小桌板承重实测放笔记本+咖啡没问题。后备厢在七座状态下还能塞下三个20寸登机箱,放倒第三排更是“能装下整个家”。这些细节,说明它是真琢磨过家庭用户的使用场景。
动力与能耗:马赫电混PHREV,到底是什么黑科技?
这才是星海V9的“王炸”。它用的是东风自研的马赫电混PHREV插电混动系统——注意,不是增程,也不是普通混动,而是一种带增程模式的插电混动。简单说:纯电跑,省油;油电混动跑,不慌;加油发电跑,没焦虑。
综合续航官方标称1300km,馈电油耗4.6L/100km(NEDC工况)。我在城市+快速路混合路段实测,表显油耗5.1L,电量从60%用到20%,纯电跑了约75公里,基本符合预期。电机起步响应快,油门轻,中段加速有劲,高速超车不虚。底盘调校偏舒适,过减速带和坑洼,第二排乘客反馈“晃得轻”,滤震处理得不错。
动态稳定系统(DSC)介入及时,转弯时侧倾控制得体,不像有些MPV开起来像“船”。转向手感偏轻,适合城市代步,但高速时略显“虚”,需要适应。整体驾驶感受:像开一台大号的混动SUV,而不是传统笨重的MPV。
智能化与安全:L2不是摆设,实用才是王道
星海V9全系标配L2级辅助驾驶,包含ACC自适应巡航、LKA车道保持、AEB自动刹车等。我在高架实测ACC,跟车距离可调,刹停再起步反应灵敏,跟前车保持距离很稳,不会忽远忽近。LKA在标线清晰路段能有效纠偏,方向盘自己“微调”,长途驾驶轻松不少。
全车共8个雷达+4个摄像头+1个毫米波雷达,支持360°全景影像和透明底盘。倒车时,影像拼接自然,畸变控制得好。有个小功能我很喜欢:第二排座椅一键前移+侧滑门联动开启,老人小孩上下车特别方便,这个细节,比堆参数更打动人心。
安全方面,车身高强度钢占比超70%,标配6气囊。虽然没做公开碰撞测试,但从结构设计看,A柱和B柱用料扎实,笼式车身+前舱吸能设计,符合主流安全标准。
用户真实反馈:家庭用户怎么说?
我特意找了两位真实用户聊了聊。一位是杭州的王先生,两个孩子,刚提车两周。他说:“接送孩子、周末露营,空间完全够用。纯电通勤一周充一次,油费省了一半。就是车太大,小区停车还得练练。”
另一位是广州的李女士,企业中层,买来家用兼商务接待。“客户坐第二排都说舒服,比我家那台30万的旧GL8还安静。就是车机APP还不多,希望后续OTA能丰富点。”
对比竞品:谁才是15万级MPV王者?
我们拉上两位对手:传祺M6 PRO(燃油,13.98万起)和比亚迪宋MAX DM-i(插混,14.68万起)。
空间舒适性:星海V9 > 宋MAX DM-i > M6 PRO。V9的第二排配置和第三排空间明显占优。
动力与油耗:星海V9(插混1300km)> 宋MAX DM-i(1200km)> M6 PRO(燃油,油耗8L+)。V9馈电油耗更低,纯电续航更长。
智能化:星海V9 ≈ 宋MAX DM-i > M6 PRO。两者都有L2,但V9的语音和车机流畅度略胜一筹。
品牌认知:M6 PRO > 宋MAX DM-i > 星海V9。东风风行品牌还需市场进一步认可。
结论:如果你看重舒适、长续航、低使用成本,星海V9是目前15万级最均衡的选择。但若你更信老牌,M6 PRO依然可靠。
未来展望:MPV电动化,是趋势还是噱头?
MPV电动化一直被质疑:电池重、空间利用率低、充电慢。但星海V9用PHREV给出了答案:不依赖充电桩,又能享受电驱平顺,还能极致省油。这可能是现阶段最适合中国家庭的技术路线。
未来,随着电池技术进步和充电基建完善,纯电MPV或许会崛起。但眼下,像星海V9这样的插混/增混车型,才是“无里程焦虑+低成本出行”的最优解。
最后一个问题:14.99万的豪华MPV,你心动了吗?
星海V9用产品力证明:“越享”不是口号,而是把豪华体验下放到主流价格带的野心。它可能没有BBA的标,但有不输中高端MPV的乘坐质感和续航能力。
当然,它也有短板:品牌力待提升、车机生态待完善、驾驶质感偏舒适少激情。但作为一台家庭用车,它交出的答卷,远超预期。
所以我想问大家:在15万预算下,你会选一台配置拉满但品牌较新的MPV,还是妥协配置选个“熟面孔”?评论区聊聊你的选择。
有朋友问我试驾车是不是吴镇宇坐过的那辆?我只能说:座垫温度一样,但明星的“气场”我没感受到……哈哈。
关于三电质保、保养成本这些细节,官方暂未公布完整政策,我会继续跟进,有新消息第一时间告诉大家。
祝大家心想事成,身体健康,不劳而获,坐享其成。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