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前九个月,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累计销售了120342辆车,这个数字是去年同期29781辆的四倍多。404%的增长率,放在任何一个车企身上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成绩。可就在比亚迪在海外市场高歌猛进的时候,国内却有一群人拼命往它身上泼脏水。
这事儿说起来挺讽刺的。外国人都开始认可中国车了,我们自己人反倒天天盯着比亚迪黑。一周七天,恨不得有五天都在编排比亚迪的段子。起初比亚迪还懒得搭理,毕竟产品摆在那儿,好不好市场会说话。但这些水军越来越过分,从单纯的抹黑升级到公然造谣,比亚迪终于忍不住了,法务部直接开始反击。
欧洲人为什么选比亚迪
欧洲市场对车的要求出了名的苛刻。他们要的不是花架子,而是实打实的产品力。第一条就是舒适可靠,小毛病不能多,维修还得便宜。第二条是颜值要在线,省油省心是基本要求。第三条最关键,科技性能必须过硬。
这些年欧洲一直是德国车的天下。奔驰宝马这些牌子,靠着科技标签在欧洲吃得很开。但现在情况变了,比亚迪开始在德国人的地盘上抢生意。英国、西班牙、德国、意大利,这些传统汽车强国的市场,比亚迪每个月的增长都不低于三个点。
这说明什么?说明欧洲人不傻。他们用脚投票,选择了性价比更高、科技更先进的中国车。当初那些质疑中国车质量的声音,现在被销量数据打得啪啪响。比亚迪能在欧洲站稳脚跟,靠的不是营销噱头,而是真刀真枪的产品实力。
黑公关的下场
比亚迪的反击不是说说而已。"王悟空说车"这个账号,就成了第一个被法院判决的案例。赔款31.38万元,还得公开道歉。这个判决给所有黑公关敲响了警钟——恶意抹黑是要付出代价的。
从今年开始,中国汽车行业确实迎来了爆发式发展。小米、理想这些新势力都交出了不错的成绩单。但车圈市场就这么大,竞争激烈是必然的。问题是,有些人把竞争搞歪了,不是比技术比产品,而是比谁更会黑对手。
比亚迪被盯上,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太显眼了。作为行业领头羊,它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大镜检视。有人说比亚迪是"内卷"的源头,这话其实站不住脚。技术进步、价格下探,这些对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真正该反思的,是那些靠黑别人来抬高自己的做法。
豪华车即将登陆欧洲
比亚迪在欧洲的布局还在继续深化。腾势和仰望这两个豪华品牌,马上就要在欧洲市场亮相了。这意味着比亚迪不只是要在中低端市场站稳脚跟,还要向高端市场发起冲击。
中国汽车出口这几年确实势头很猛。巴西、中东、欧洲,到处都能看到中国车的身影。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通过比亚迪认识了中国汽车,发现原来中国车也能做得这么好。这种品牌认知的转变,比任何广告都管用。
比亚迪在世界舞台上替中国汽车"说话",这话一点不夸张。它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中国制造不再是低端廉价的代名词,而是可以和国际一线品牌掰手腕的存在。当比亚迪的豪华车在欧洲街头跑起来,那些曾经质疑中国车的声音,自然会越来越小。
结语
技术竞争才是良性竞争,这个道理谁都懂。只有不断突破技术封锁,才能走得更远。靠黑而黑,最终只能是自取灭亡。比亚迪的欧洲销量暴涨,不是靠营销炒作出来的,而是一辆一辆车跑出来的口碑。
那些还在网上黑比亚迪的人,该醒醒了。外国人都开始抢着买中国车了,你们还在这儿唱衰自己人,到底是什么心态?市场是最好的试金石,消费者的选择最有说服力。比亚迪用404%的增长率证明了自己,也给整个中国汽车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未来的汽车市场,拼的是技术、是产品、是服务,而不是谁的黑料编得更精彩。希望所有车企都能把心思放在正道上,用实力说话,而不是靠抹黑对手来博眼球。中国汽车要走向世界,需要的是团结向上的行业氛围,而不是互相拆台的内耗。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