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韵重庆 千里智驾——AI重庆智驾之夜暨千里科技品牌发布会”9月28日在重庆举行,智驾新势力千里科技首次正式亮相,发布了品牌英文名称“AFARI”及品牌Logo。
千里科技董事长印奇、吉利控股集团董事长李书福现身发布会。关注吉利的都知道,李书福已经多年不轻易参加吉利控股旗下的新车发布会,他参加的都是吉利新兴战略板块发布会,事关吉利控股未来10年、20年发展。
发布会3天前的9月25日,梅赛德斯-奔驰以13.39亿元收购千里科技3%股份,成为第五大股东,双方将在智能驾驶领域展开深度合作。
吉利、奔驰两大车企入股,让这家专注“AI+汽车”的科技公司吸引了汽车行业目光。尤其是吉利控股旗下先后搭载千里智驾方案上车,让千里科技快速跻身智驾供应商第一梯队,很可能短时间内挑战“华大地魔”四强地位,欲四强变五大。
9月28日下午,笔者在重庆体验了千里科技的智能辅助驾驶,包含歌乐山的盘山路、闹市区的开放小路、封闭高速多种路况,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上下朝天门来福士地下停车场。
去过重庆的朋友都知道重庆的地形和路况有多复杂,这个停车场从地面入口到地下一层就有长达500米的通道,通道大部分是连续转弯而且极窄,中间还有反向转弯。
试驾车是极氪9X,车长5.239米的三排大型SUV,在通道极窄且连续转弯中的难度可想而知。记得几年前我试驾一款5米SUV一周,中间有事去西直门的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地下停车场也是这种极窄通道,稍不留神就会前后蹭到,平时不开大车的我当时简直手心冒汗,幸亏有360影像才小心翼翼地安全出入。
这次的通道可能要比那次医院的长10倍,体验的千里科技智能辅助驾驶非常给力,因为相比人眼,车的传感器和算法结合,能以最科学的行驶轨迹驾驶,速度还挺快,看得人全程神经紧张。2分半钟走完全程500米。
之前智能驾驶的演示几乎都集中在高速和城区路况,最多有点泊车场景。这次体验让我觉得,这种极端难度的特殊场景,才是智能驾驶最不可或缺的使用场景。
其他路况场景倒没有太多可说的,与目前量产的第一梯队水平相当,能全程处理红绿灯、左右转弯、上下匝道、变道博弈、与摩托/行人等其他交通参与者博弈,加减速丝滑无明显顿挫和俯仰。
在红绿灯路口还可以像人类驾驶一样提前判断,如果绿灯读秒结束前大概率能通过路口就会明显加速,如果时间不足以通过就提前慢刹直到停车。
遇到有停车或行人、其他交通工具侵占半个车道,会像人类驾驶一样向左借用对向车道绕过障碍物。印象深刻的一个场景是刚过洪崖洞,有两个人一前一后翻越中间栏杆穿越马路,车辆很丝滑地减速和绕行,在保证行车的同时尽量躲避行人。
往返3个小时路程只有零星几次接管,其中一次还是因为系统提醒安全员手握方向盘,安全员其实握了,可能是力度较轻传感器没有接收到信号,被判违规,要停车系统重启才能继续行驶。从这个插曲也能看出搭载的千里浩瀚H7方案对安全规则的重视。
千里智驾董事长兼CEO、千里科技联席总裁王军透露,今年年底会发布千里智驾L3级解决方案,未来还会提供Robotaxi业务,在明年下半年会发布基于应用Robotaxi的L4级整体解决方案。千里智驾会做从L2+到L3,以及到L4级整体解决方案。
以大模型为驱动、纯视觉为核心的智驾方案
印奇在采访中介绍了千里科技的智驾技术路线,他认为,未来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不管是L2+、L3、L4一定是以视觉感知为核心,加上端到端大模型的基础框架作为底层逻辑。在不同的场景下,千里科技会叠加一些特殊传感器去确保安全边界更高。也会在一些场景下叠加一些地图的内容,但是最终底层一定是含模量极高的端到端大模型。
他还提到,在所有AI领域里,不仅仅要达到人的水平,未来更要超越人的水平。在传感器的使用上,未来一定是复合传感器,不光是激光,包括4D毫米波,甚至未来有更多创新的传感器,只要它能够在一些极端的案例情况下有助于降低成本,且可规模化,未来智能辅助驾驶里面都可以使用。
“含模量”是印奇在发布会和采访中多次提到的名词,其他智驾厂商很少提到。印奇用三层汉堡包的理论解释“含模量”:现在所有市面上的智能辅助驾驶系统,可以把它看成是三层,最内核是一个模型,上面是基于规则的一套专家系统,再上面是一个地图的体系。现在市面上所有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都是这三者的组合。
“我们为什么讲含模量,就是模型、规则、地图在里面的比例。也给大家剧透一下,千里智驾是一个非常好的以模型为基准,也要把规则的安全兜底,和未来真正高效的地图体系要三者融合。”印奇说。
最终千里智驾提供的方案,希望把L2+、L3、L4统一到一个框架里,不只是面向L2+的量产方案,还在想未来的L4、L5的方案怎么去实现。
千里智驾构建了一个很完整的体系和框架,这个体系方案里面不只有千里科技原来的AI能力,也有公司和吉利、极氪的智驾团队构建的非常强大的工程化的体系能力。
关于含模量印奇认为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说法,定性来讲,市面上有很多智能驾驶方案,不管多么厉害的大模型的概念,他觉得整个含模量可能不到50%,行业标杆的含模量应该到80%-90%。
“我们接下来去前进的道路,很有信心在未来6个月时间里,我们自己方案的含模量是有机会达到80%-90%。也期待能够给大家体验真正AI大模型驱动的新智能驾驶方案。”印奇说。
吉利与千里科技的第三条路,先进性、主动性、经济性
千里智驾的水平和表现,采用他们方案的吉利最有感触和发言权。
今年3月3日,吉利发布了统一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千里浩瀚,分为H1、H3、H5、H7、H9五个等级,覆盖吉利全系不同价值的车型,也逐步聚焦到一条技术路线方案上。吉利旗下车型会根据不同硬件算力的大小,部署不同的智能辅助驾驶方案。
吉利汽车集团CEO淦家阅在9月17日银河M9上市发布会后的群访中也对千里浩瀚智驾体系进行过详细说明。
他认为在辅助驾驶上,吉利未来的迭代速度比行业都要快,因为行业普遍采用的都是识别+决策的逻辑,是用场景数据来替代的,这种场景数据就像正态分布图一样,到两边的场景是很难穷尽的,要么不发生问题,要发生问题一定是大问题。
“我们现在通过一段式的大模型,通过AI的能力,把它赋能进来,我们可以形成一段式的融合大模型,并且我们把WM的世界模型建立起来以后,云端大模型就可以跟车端的能力进行相互之间的校正,相互校正以后就可以让我们的模型匹配速度非常快。但是要想把这个做好,不是简简单单的说把模型套上来就可以了,它是有基础能力的。”淦家阅说。
淦家阅强调,AI与汽车的结合不仅仅是智驾,也不仅仅是智驾和智舱,“AI造车不是简简单单的换个驱动形式,就能变成新汽车,也不是简简单单的把座舱和辅助驾驶放上去就能变成新汽车,它一定需要有全价值链的赋能,它的AI能力要通过基础能力去赋能汽车的每一个域,要赋能座舱域,赋能辅助驾驶,赋能动力域,赋能底盘域,这些东西就从整个造车的过程中都要赋能。但这种赋能,如果没有大的算力支持,是做不到的。所以我们就讲,必须要搞大算力、大模型还有大数据。”
提到大算力、大模型、大数据,就离不开吉利在千里科技的布局。
淦家阅介绍:“吉利和千里科技组成的合资公司,管理团队要构建端到端的智能辅助驾驶的能力,大家都非常清楚,千里科技在AI大模型前瞻的技术和模型能力是非常强的。吉利团队是在辅助驾驶的工程化、量产经验上以及供应链的平台上有非常强的经验,双方融合以后,就会形成整个智能化的战略优势,具备了整个行业非常罕见的优势。我们有大算力、大模型,加上我们自身的工具链的能力和工程化的能力,通过强强联合的方式,我们的辅助驾驶为什么能够这么快地追上来,这是有底层逻辑在的。”
现阶段汽车企业的智驾解决方案分为两类,一类是全栈自研,第二类是找供应商黑盒子。
淦家阅认为两类都不是最佳方案,“我们的方案既要具备技术的领先性,还有我们刚才强调的AI能力和自己的工程能力相结合起来。同时要保持智能辅助驾驶的主动性,因为当你的产品到最后没有主动性的时候,你的技术更新做不到行业的最先进,所以我们要把智能辅助驾驶主动性也要掌握。当然同时要做到智能辅助驾驶的经济性,经济性最大的就是规模化。”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