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真,最近汽车圈里有个操作,把我都看傻了,瑞虎8PLUS和《去班味吧》那个慢综艺“扯上关系”,居然一口气把SUV营销这层皮给扒了个底朝天,硬生生把购车变成一场“职场自救”,这调调和我前几年见过的所有车企玩法都不一样,咱先来掰扯掰扯这里面的门道:到底是新瓶装着刚酿的酒,还是直接换了酒壶,把酒精度数调得更高了?
要说以前汽车广告,甭管哪个牌子的,都差不多套路:哪里大、哪里快、哪里带劲,参数扑上来像往锅里撒盐,句句都是“我家还是很能打的”,但你真问一句:“这车开着咋样?”其实也只有懂行的人能搅出几个门道,大多数人看完也就忘了,毕竟交通工具这东西,除了上班接娃,好像没别的能聊的。
突然之间,《去班味吧》来了,风格特立独行,一上来不是介绍马力、不是讲油耗,而是安排了一台“班味粉碎机”,你扔进去了“老板画的大饼”,还有那些让人牙痒痒的各种表格、报告。啥意思?把日常压力成捆成包地丢进去,咔嚓一顿碾碎,看着文件碎屑四散飞舞,大家不仅能哈哈一乐,还隐隐觉得:哎,这节目好像在替我出气。谁说车企没幽默感?起码这波玩法刮目相看。
更绝的是节目组那个“同事变猴”环节,用AI特效一通操作,把办公室群像都变成花果山片场,谁还敢说领导威严?视频里的大哥大姐,分分钟变成挠痒抓跳的猴娃,看的人嘴角上扬,就这一出,办公室那些“职场铁链条”,瞬间断成泡泡糖,轻轻一嚼,没味道了。这叫“宇宙尺度的解构”?说白了就是大家伙批量进精神SPA,车子也不再是钢铁烤箱,而变成心理按摩椅了。
这时候你再看瑞虎8PLUS本身,那个1930L“超级大肚子”,什么帐篷、咖啡机、烤炉说带就带,“零重力座椅”还号称能让压力激素降23%(据说还有院士背书),搞得像是移动心理诊疗站,几乎无缝贴合逃离职场的剧情。节目一播,七月份瑞虎8冠军家族销到14,816台,连续五个月榜首,全球用户都快突破150万了。营销ROI高了40%,那可不是闹着玩的,业内都说:这玩的是“口口相传”,不是“看了就忘”的。
不过这些数字再多,其实最打动人的,不是参数,是情绪——节目让每个人都能找到共鸣,许多年轻人看了之后,不是为了买一辆“跑得快”的车,而是为了找一款能让自己喘口气,偶尔躲懒的伙伴车。情绪这张牌,瑞虎8PLUS和节目组就是玩明白了,这才是新时代的营销规律,不信你可以问问身边的95后,看车都在比什么?
咱说说Z世代这批人,买车早就不是“马力够不够,风吹不吹得动”的技术流了。节目有调研,72%的25-35岁购车群体,心里早打好了算盘:我要选那种既能带娃,又能带闺蜜小兄弟出去玩的车型。瑞虎8PLUS眼看5+2座椅灵活变幻,想五个人头头是道?还是七个人游山玩水,说变就变,那冷暖箱更厉害,冬天搁点奶茶、夏天扔矿泉水,任你怎么作,都能hold住。
而且,车内空气那块,哪个爹妈不上心?森林氧吧模式就是给一帮净化狂人吃定心丸,噪音比家里无声空调还低,PM2.5直接滤掉99.9%。J.D. Power 25年报告也捧场,说这车在中型SUV静音性能比同级高12分。光靠“数据说话”,其实也是在满足大家对生活质量的苛刻追求。
至于安全,瑞虎8PLUS带来了L2.5级智驾,什么全速域ACC+车道居中一条龙,单看气囊数量就比老对手多三颗,那价格还便宜1.2万。都说年轻人精打细算,这不就对上了?少花钱还能多享受,谁还看不上?
聊到产品定义,这波升级也挺有戏的。《去班味吧》里有一幕是嘉宾在汕头站把后排座一放倒,马上变成1.8米大床仓,搭配SONY音响,闭上眼就能听到海浪,移动冥想室已然落地。再有南京站那个超窄停车场,女嘉宾用540°全景影像加自动泊车轻松搞定,什么“停车恐惧症”?遇上瑞虎8PLUS后就变成浮云。
关键一锤定音的,是终身质保+终身免费道路救援,谁都知道买车容易养车难。之前比亚迪宋PLUS DM-i质保才给六年,瑞虎8PLUS直接终身质保,这一步走得你都怀疑是不是写错了。长期持有成本降低,就是让用户心里安生,不用算小账,大头帮你兜底。
节目还玩了个半价购车券,顶配车型直接从13.99万砍到6.99万,联名露营装备什么的也一股脑放出来,这就是“内容-流量-转化”三板斧下场,无缝闭环,看的网友们直呼吃瓜都能分红。
再说完硬件、软件,咱得聊聊这个营销宗旨,这次汽车营销是真的“去班味”了。以前硬广植入都像是在推销型男美女,有点“上班看广告,下班不记得了”。而“内容共创”,把产品功能嵌进剧情,比如节目里搞“手机锁一小时挑战”,配合ANC主动降噪和头枕音响,大家闹腾半天,顺势就把产品优势亮出来。压力激素下降、加速8.9秒这些指标也是用数据做情感钩子,大家不仅知道车有料,也知道用起来有感觉。
还有生态延伸,节目给出的半价购车券、联名露营装备,推动“内容-流量-转化”的闭环,说是营销,其实是情感收割机。节目里有笑有泪,用户能在故事里看到自己的影子。不只是买车,就像买了一个能装下理想和情绪的“超级盒子”。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汽车不只是开得动的机器?其实早就变成第三空间了,既是一块净土,也是一个流动的治愈场所。瑞虎8PLUS通过这场联姻,正好赶上大家精神焦虑的普遍症候,把SUV从“交通工具”彻底升格为“职场解药”,谁还说买车只为了跑业务?
有网友评论说,瑞虎8PLUS和《去班味吧》不是“产品+广告”,而是一次生活方式的革新。你琢磨琢磨,谁家车企能用一个综艺节目把汽车变成成长空间?现在市场已经从PK功能进化到“情绪争夺”,会治愈人心的才是破局王者。这场合作的意义,其实不止于一台车、一档节目,更是车企与消费者情感共振的新篇章。
说到这,心里还真有点感慨,时代就是这样变,谁还在纠结怎么刷票、怎么贴标语的时候,人家已经开着“治愈车”往理想生活奔了。咱们普通人,挑车也不光是看发动机有几缸,还得看能不能在压力山大时让你躺得舒服、吃得自在、心里踏实。
未来汽车圈大概率头部玩家都得这样玩:把用户拉进故事里、把产品做成情绪出口,让每个人都能找到一辆说得出、唱得响、用得顺的“灵魂座驾”。你要问我怎么看?我觉得这才是汽车行业真正想要的颠覆。
各位,你们觉得汽车变身“职场解药”这套方案靠谱吗?你会被这样“去班味”的营销打动吗?来说两句,咱一块八卦八卦。
我们致力于提供真实、有益、向上的新闻内容,如发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告知,我们将妥善解决。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