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特锐界L海外版275马力混动配7座,墨西哥城起售价31.4万人民币,为何国内燃油版反而更贵还只有252马力?

福特锐界L海外版275马力混动配7座,墨西哥城起售价31.4万人民币,为何国内燃油版反而更贵还只有252马力?

去年秋天在墨西哥城的一家福特4S店,销售顾问老胡安跟我聊起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儿——他手里那台刚到店的锐界L出口版,动力参数居然比国内卖的燃油版还猛,而且清一色全是混动。当时我还以为他算错了马力数字,后来翻出配置表一对比,确实,275马力对252马力,差了整整23匹。

这事儿得从动力系统说起。出口版全系标配那套2.0T混动总成,发动机加电机组合起来能榨出275马力,配个电控无级变速箱,据说满载七个人爬坡超车都不带含糊的。老胡安带我试了一圈,起步那股劲儿确实比纯燃油版轻快不少,大概7秒出头就能破百。油耗方面似乎也有点意思,综合工况6.8升上下,在拉美那边油价动不动就窜的地方,这账算起来或许还挺划算。

座椅布局这块儿也动了心思。国内版还给你留着5座选项,出口版直接砍掉,全做成7座。第二排要么2+3要么2+2,高配那种“船长椅”据说连腿托带加热通风都给配上了。我坐进第三排量了量,腿部空间差不多能有1米19,个头不是特别高的成年人窝进去倒也不至于太憋屈。后备箱第三排立起来有269升,放倒之后能扩到将近1000升,搁几块冲浪板或者山地车大概不成问题。

中控屏这事儿挺值得琢磨。国内那块27英寸的大家伙视觉冲击力是够了,出口版换成13.2英寸,功能倒没缩水多少,该有的语音识别、导航、OTA升级都留着。墨西哥那边几个车主跟我说,日常用其实够使,而且不像大屏那么容易反光。副驾座椅还升级成电动调节,感应尾门也给加上了,手机无线充电这些小玩意儿该有的都有,看得出来是在成本和实用性之间找平衡。

四驱系统倒是分高低配。高配Titanium版用的是传统机械四驱,前后轴扭矩能自己分配,应付泥地砂石路面似乎还行。听说在哥斯达黎加雨林测试的时候,积水路段四驱系统介入挺快,没出现打滑。入门Trend版是前驱,不过配了19英寸轮毂和高扁平比轮胎,城市开开偶尔走走烂路大概也能对付。

福特锐界L海外版275马力混动配7座,墨西哥城起售价31.4万人民币,为何国内燃油版反而更贵还只有252马力?-有驾
查看源图像

安全配置这块儿给的挺足。6个安全气囊是标配,Co-Pilot360那套辅助驾驶系统该有的功能基本都有,ACC、盲点监测、车道保持这些。车身用了不少硼钢,车顶据说能承受9吨压力。540度全景影像还带透明底盘功能,在墨西哥城那种窄巷子里会车的时候,这玩意儿或许能帮上忙。

价格这块儿得单独提一嘴。墨西哥市场起售价89.7万比索,折合人民币大概31万出头,比当地同级别车型低了一成到一成半。杭州工厂生产,焊接自动化率据说是100%,长三角零部件供应链压成本,再加上从上海港走海运比从北美运便宜两成,这账算下来,终端价格确实能压得住。

拉美那边环保政策卡得越来越紧,墨西哥城说2030年起就不让卖纯燃油车了。混动这条路正好卡在中间——不用外接充电桩,又能拿到税收减免和免费停车,对当地用户来说大概算是个过渡期的折中方案。福特在墨西哥铺了120家店,巴西89家,电池质保给到8年16万公里,比国内多两年,零部件备货也还算充足,维修等待时间基本能控制在48小时以内。

首批车主里头大部分是家庭用户,还有些中小企业主。墨西哥汽车论坛上能看到不少人分享怎么加装车顶架和侧帐,把车改成移动露营基地。福特顺势推了官方改装套件,越野轮眉、拖车钩这些,算是把使用场景再往外扩了扩。市场占有率从零起步爬到12%,速度不算慢。

说到底,这车在海外市场玩的是差异化配置和性价比。混动系统、7座标配、合理的定价,每一步棋都踩在当地用户的需求点上。至于为什么国内版反而动力更低价格更高,这里头的门道,懂的人自然懂,不懂的多看看市场策略就明白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