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车这事,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什么叫简单?钱多随便挑。什么叫难?钱有限,你得盘算得精明点,每一块钱都得花在刀刃上。那现在问题来了,看到第四代长安逸动,外观帅得不行,动力一个级别里也算能打的,全系都是1.5T涡轮发动机,192马力,听起来就带劲,好家伙,要是我开上路上,是不是也能有点“年少有为”的感觉?可真到了挑具体配置的时候,怎么选才最合适?
很多人买车最容易踩的坑,其实不是不知道自己要什么,而是面对配置单一堆堆眼花缭乱给绕进去了。配置越高越好吗?便宜的就一定亏吗?顶配性价比真的高吗?这些事儿,想明白了再掏钱也不晚。咱们一起来琢磨琢磨,看你是不是也有这些疑问。
首先看看最便宜的那款—劲享型,说白了就是入门款。限时优惠下来7万出头,这价位能买个配置这么全的A级轿车,放在几年前以为在做梦吧?但细看发现它并不寒碜,10.25英寸大屏+14.6英寸中控屏、电子挡把、自动空调、座椅通风加热、无钥匙进入、全车影像、倒车雷达、主副驾气囊、PM2.5过滤这些都有。要不是激进点的智能驾驶辅助没太多,这堆配置已经能满足绝大多数家庭日常出行了。你要的人性化,它有;你怕的安全气囊,它都有。问题只在于,你想要的不止这些了吗?
这时候很多人就会冒出一个念头——我一年到头能多花个几千,但既然升级有没有必要?我们仔细看悦享型,比劲享型贵6000,多了什么?主动刹车、前碰撞预警、全速自适应巡航、前驻车雷达、遥控泊车、起步提醒、多色氛围灯以及座椅更丰富的加热通风。你说这些值不值6000块?有人会觉得有点“可有可无”,但也有人觉得这些东西是“保命符”,尤其是在城市里一不小心就得磕磕碰碰。不妨想想,你平时开车,是不是经常遇到突然加塞或者电瓶车、行人乱窜的?这些主动安全功能,关键时刻真的能救命。就全速自适应巡航这一个功能,你要是平时跑快速路多,堵车又心烦,那钱花得确实值。
问题又来了,还有个智享型,限时优惠84900,比悦享型又贵了6000。智享型是堆料堆得最猛的,主驾电动调节、无线充电、全景天窗、多指飞屏,最关键还有L2级自动驾驶辅助——什么车道偏离、保持、自动变道、远近光自适应,该给的都给了。你要是追求科技感和更高级的驾驶体验,智享型一步到位,省了后期改装的烦恼。只是,真用得上那么多电子系统、花多1万2(比入门型),值不值,真得问问自己:你开的时间多不多?是不是个“科技控”?还是你只是觉得“有总比没有好”?
为啥现在大家买车都跟“买手机”似的,每个配置都标出来,什么都想要?归根结底,多就是好,少就是亏的心理。但话说回来,钱是自己的,体验却是自己的需求在说话。你平时就是上下班代步、周末接送家人、偶尔自驾游?我真建议,入门款就会让你满意到偷着乐。有人会说,科技不是说有就有,早买早享受。其实吧,科技这东西,真的别为了赶时髦都往车上装,电子设备早几年折旧最快,每年都在降价,等到自己驾龄提升了,需求明确了,再去追新也不迟。
有人讲“有些功能不要白不要”,殊不知有时候多余的配置反而平添烦恼。你见过那些车主上来一顿折腾,结果全车自动刹车系统敏感得要命,城市开着经常误触发,自己还得关掉。有些主动安全的设定,确实对于新司机友好,但老司机反而觉得碍手碍脚。到底买什么好?买自己用得顺手的。买你心里能接受的安全感。除此之外,任何“溢价”都不用太较劲。
再有,不要太信“配置党”的宣传。换句话说,选车你可以听很多人的意见,最后还是要回到自己身上:你预算多少?你有没有哪些功能是“一定要”?或者你更在乎品牌、还是空间、还是后期保养?逸动的性价比放今天的车市里绝对拔尖,但有没有比他更适合你的车,这不还是得回到你自己的需求。
再举个例子,身边有哥们今年就买了悦享型,理由特别简单,不是不追顶配,是他平时城市和高速各一半,进出地库经常泊车,用自适应巡航能省事,自动驻车、倒车雷达也很关键,前方碰撞预警能在南京开公交一样的马路上缓解神经,关键多这些,整箱油都省出来了。还有一个朋友预算就卡死在8万内,最后选了劲享型,他说这车就给老婆做代步,反正一年里跑不了两次高速,该有的都有,咋都比某自主品牌同价位的小轿车靠谱。没有人纠结自己是不是“买亏了”,因为都选了适合自己的。
讲到最后,选第四代长安逸动到底挑哪款,归根结底就是一句话:买适合自己的那一款,不吃亏;盲目追配置,迟早后悔。你喜欢的外观,不用多说,全系都一样(除了轮毂);你需要的动力,不用纠结,全系都一模一样。剩下的配置,你平时不开车时能想得起来,开起来能觉得舒服,就是最适合你的。不用管别人开什么,自己的口袋自己知道,自家的路自己走。逼自己多花钱买不需要的配置,最后感动的是商家。
很多人把买车当成面子、机会、梦想的事,但别忘了,开起来才是你自己实打实的体验。所以买车前多问一句:“我到底需要什么?”而不是“别人推荐什么?”。同样的钱,有人喜欢用在音响,有人图的是智能座舱,有人照顾的是全家出行空间,有人只在乎品牌logo。第四代逸动,给了你一个低门槛体验高动力和主流配置的机会,剩下的,就全看你谁最懂自己了。
所以,选车不是一次性消费,而是长期相处。入门版能用得放心,何必去追高配,买贵了闹心,买适合了安心。真正懂车的人,买的是适合自己的车,而不是别人嘴里的“高配”。理解这一点,选什么都不难。外观漂亮,全系1.5T,选择哪款?你问心里,配置表只给你参考。每个人的理想之车,答案都在自己的需求里。
本报道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的社会风尚,如有版权或内容问题,请通过官方渠道反馈,我们将第一时间核查并调整。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