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的大街小巷,每天都上演着出行的 “大戏”。短途出行的难题,就像顽固的 “小尾巴”,一直甩不掉。城市家庭的需求变得越来越不一样,有的要带着孩子通勤,需要双人儿童座椅;有的要配送货物,希望有开放货架;还有的只是单纯日常代步。这三种需求凑在一起,矛盾就出来了,一辆普通的交通工具,很难满足这么多不同的要求。
再看看政策方面,欧洲出台了 25km/h 限速法规,这可让中置电机技术迎来了大发展。就拿 Bosch Performance Line 来说,它在这个法规的推动下,技术突飞猛进。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一种新的设计理念 —— 模块化设计,开始在城市微交通领域崭露头角,成为大家关注的新赛道。
荷兰的设计一直都很厉害,在 Eurobike 设计奖的背后,就藏着像 “变形金刚” 一样的设计理念。有一款叫 Urbanisto 的车,它的设计就特别引人注目。它能在无工具的情况下,3 秒内完成切换,只要转动旋钮,再把刹车接头分离就行。这和传统货运车折叠起来麻烦的情况相比,简直好太多了。传统货运车折叠的时候,又费劲又耗时,而 Urbanisto 这种快速切换的设计,让人眼前一亮。
接下来,仔细瞧瞧 Urbanisto 这款车的性能。它在性能参数方面,简直是重新定了行业标准。它有三种电池策略,400Wh/545Wh/725Wh 的弹性配置,可以满足不同的需求。在通勤模式下,能达到 110km 的续航。
就算车载重了,续航衰减率也只有 27%,还能跑 80km 呢。再看看它的高端配置,Enviolo 无级变速搭配皮带传动,再也不用担心链条上的油污弄脏衣服了;Magura MT5 液压碟刹,刹车又快又稳,再加上 Schwalbe 防刺轮胎,骑起来别提多安心。
不过,这款车也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场景化设计上,它就有一些让人不太满意的地方。比如说空间方面,它的货箱前轮是独立设计的,不是和其他部分共用,这就导致它仓储的时候,体积比普通的 cargo bike 还要大。
还有,在载货模式切换的时候,需要额外携带前轮,这一下子就占用了 50% 的货舱空间,太不方便了。另外,价格也是个大问题,它要 6,499 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差不多 5.5 万。这个价格可不便宜,都能买一辆国产电动 cargo bike,再加上一辆普通电自了。
在市场上,Urbanisto 也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和宝岛 cargo bike 比起来,Urbanisto 价格高达 6499 欧元起,宝岛 cargo bike 只要 1.8 万人民币,还是天津制造的呢。在核心技术上,Urbanisto 是可变形模组,宝岛 cargo bike 用的是安乃达中置电机加禧玛诺变速。在核心场景方面,Urbanisto 主打多场景切换,宝岛 cargo bike 则是在亲子和货运方面有专门的设计。这么一对比,消费者在做决策的时候,就要好好算笔账了。
从经济角度看,在欧洲,买一辆普通电自大概 2000 欧,再买一辆货运车 3000 欧,加起来都比单买一台 Urbanisto 便宜。从情感角度来说,虽然 Urbanisto “一车两用”,能满足一些人的心理需求,但实际使用频率到底高不高,还得打个问号。
Urbanisto 未来该怎么发展呢?从技术迭代方向来看,可以参考 Lemmo 车电分离技术,设计折叠式货箱结构,这样能节省空间。还可以研发通用前轮模组,解决现在空间占用的问题。在商业模式上,也可以创新,比如说推出订阅制模组租赁,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租用儿童舱或者货架,这样能降低一开始买车的成本。还可以像蔚来和 Lemmo 合作的 4+2 出行系统一样,把车机生态整合起来,让行程和电量能同步,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说到最后,到底谁该为这种创新买单呢?从精准用户画像来看,荷兰那些高收入家庭,人均 GDP 有 5.8 万美元,他们有足够的消费能力来购买。还有那些喜欢尝试新技术的群体,他们愿意为 Eurobike 设计奖这样的创新,多支付 30% 的价格。Urbanisto 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国产仿制的威胁很大,西青区的制造链能把它 1:1 复刻出来,价格却只有它的三分之一。而且,国内电自上牌目录对中置电机类型有限制,这也给 Urbanisto 进入国内市场增加了难度。
像 Urbanisto 这种变形设计的车,虽然看起来很有创意,但在实际应用中,还是遇到了不少问题。“切换便利性” 和 “空间效率惩罚” 之间的矛盾,就是它面临的一个大挑战。在城市出行这个大舞台上,模块化设计虽然是个新思路,但也不是万能的。只有精准地匹配各种出行场景,才能找到真正解决城市出行难题的办法 。你觉得未来这种变形电动车会成为城市出行的主流吗 ?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