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着中国工厂重新焕发活力的美国电动车大佬特斯拉,如今在美国家的工厂里,正掀起一股供应链“脱中化”的热潮。
11月15日,一则消息在全球汽车供应链中掀起了轩然大波。
特斯拉在美国的本土车厂的供应商们,已经收到总部的通知,要全部剔除中国制造的零部件,也就是说,要彻底摆脱中国货。
据说特斯拉自己定的目标是在两年之内,把供应链彻底换个遍,搞个大翻新。
除了特斯拉之外,许多汽车供应商也接到美国通用、Stellantis等美系车企的通知,拼命想把中国来的零件尽量清掉。
就是没有特斯拉那么激烈和干脆。
虽然特朗普已经保证和中国的关税会暂停一年,可他反复无常的做派,让原本就脆弱的美国汽车供应链,瞬间变得一片紧张,像是集体陷入了焦虑之中。
特斯拉的举动也算是给局势添了把火,促使美国本土汽车供应链加快了向外部转移进口渠道的步伐。
实际上,从2024年5月开始,美国在国家层面就开始对中国汽车零部件动手了。
那会儿,美国直接封死了中国电动车进美国的路子,汽车301关税一出台,中国出口到美的电动车关税从25%一下子冲到了100%。
还有锂电池、天然石墨这些汽车用的材料和零配件,也都被加征了25%以上的关税。
到2025年1月,在拜登逐步退出政治舞台时,他又出了新规定,针对中国汽车的“硬件和软件”方面,打算彻底把中国汽车的硬件、软件以及整车给排除在美国市场之外。
那会儿,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提出了一项建议,打算限制在美国道路上行驶的汽车使用中国产的硬件和软件。
而且她还制定了个两阶段的计划,计划在2027年开始禁用相关软件,到2029年硬件限制正式生效。
不过,随着特朗普的上台,这个安排暂时搁置了,但已经让美国本土的汽车厂商开始骚动起来了。
眼看着美国本土的汽车供应商们一度放松警惕,但特朗普那一棒关税又把原本在拜登时期就挺紧张的汽车供应链问题给拉回来了。
从特斯拉的出发点看呢,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在权衡。
特斯拉目前还没碰到供应链成本危机,主要是为了维护利润,不想迎接未来可能的关税上涨,也希望继续享受美国本土市场的补贴。
2022年,拜登签下了很出名的《通胀削减法案》IRA,这个法案也经过了国会的批准,正式开始实施。
这玩意儿就是美国为了搞活国内新能源产业推出的“世纪大招”,主要支持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清洁能源和电动车产业,给补贴帮忙。
关于新能源电车嘛,IRA法案规定,只要在美国本土生产的每辆电车,如果电池啥的关键部件全部是在国内制造的,就能得到7500美元的联邦补贴。
所以,特斯拉为了争取这7500美元补贴,怕关税会影响整车价格或者利润,就打算削减用在零部件上的中国产品,降低成本。
特斯拉的第二个出发点,也跟苹果公司采用的那套地区分散、降低风险的长期策略一样。
苹果、三星、富士康这些企业啊,把供应链从中国移到东南亚、印度之类劳动密集地,似乎已经成为它们的共同想法,而特斯拉也正跟着它们的脚步在这么做呢。
特斯拉这个行动,归根结底,是在中美角力的大背景下,把美国工厂的供应链迁往北美和东南亚这些区域,做个分散布局。
2018年陷入产能交付难题的特斯拉,在上海签了一份众所周知的对赌协议。
特斯拉通过每年缴纳超过22亿元的税金,投入接近140亿元的资金,换取了上海提供的土地,价格低于市场价的90%,还有低利率贷款。
正是这场大搏杀,让特斯拉成功脱离了产能危机,得以扭转局势。
按照特斯拉的年度财务报告显示,2024年全年在全球范围内一共交付了91.6万辆汽车。
特斯拉上海工厂带来的产能,占了总数的一半还多,超过了50%。
特斯拉在北美和德国的工厂,也主要依靠中国的零部件来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到了现在,中国的工厂和供应链里的零配件,还是特斯拉生产线上的中坚力量。
现如今,特斯拉在中国的供应链体系里,一级供应商就有超过400家,里头有大概60家已经成为了特斯拉全球工厂的合作伙伴。
除了中国以外,还包括加州弗里蒙特工厂负责生产ModelS、Model3,以及德州奥斯汀超级工厂负责下线ModelY和Cybertruck,还涵盖为欧洲市场提供ModelY的德国柏林超级工厂。
在这些供应商中,特斯拉最为依赖的无疑是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一直为特斯拉的Model3和ModelY提供磷酸铁锂电池,其中也涵盖了柏林工厂的生产线。
再加上到2025年,美国工厂新建的Cybertruck产线也会采用宁德的电池。
ModelY那一体化压铸底盘,能减掉20多个焊接点,全都靠中国拓普集团给的轻量化技术帮忙搞定的。
除这之外,特斯拉超过80%的热管理零件,都是浙江三花智控供货的,而那零下30度的极寒热泵技术突破,更是让特斯拉难以割舍,心里头很清楚,离不开这技术。
因为这个原因,上海工厂生产的特斯拉电动车全部采用国产零部件,份额高达令人咋舌的95%。
到2025年2月,特斯拉在上海建立的超级储能工厂——Megapack,已经开始正式投产。
这可是特斯拉在咱们中国建的第二大工厂,也是除了美国之外的第一个超级储能厂,年产能能达到40GWh,真不少。
各种迹象都在显示,特斯拉中国,甚至是全球的运营和中国的供应链,彼此之间是齐头并进、相辅相成的。
就像马斯克在2020年参加上海工厂投产典礼的时候提到的那样——中国的奇迹,别的地方都复制不了。
特斯拉在美国的工厂打算彻底割断与其他地区的联系,这一举动势必会带来不少困难和反作用力。
全部评论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