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

新一代大众速腾来了,但这次它不叫“速腾”,而是正式更名为“速腾L”。名字带“L”就一定加长了吗?还真不全是。车身长度增加21mm,达到4812mm,宽度和高度也有小幅提升,但轴距仍为2731mm,并未加长——这波操作有点意思。更名的背后,是大众对A+级家轿市场的一次精准卡位:不靠“大轴距”堆料,而是用更年轻的设计、更智能的座舱和全系标配的1.5T发动机,重新定义“家用轿车该有的样子”。那么,这台新速腾L,到底是“换汤不换药”,还是真有硬实力?咱们一层层拆开看。

外观:低调中藏着运动基因,细节见真章

第一眼看到新速腾L的官图,我脑子里蹦出两个字:克制。大众的设计向来不张扬,但这回的克制里,藏着不少小心思。

前脸最明显的变化是大灯与中网的贯穿式设计。灯带横穿整个前脸,把两侧LED大灯和中央格栅连成一体,车标就嵌在中间。这设计我熟——高尔夫8上也这么玩过,目的不是炫技,而是拉宽视觉重心,让车头看起来更低趴、更稳。虽然目前还不确定车标能否点亮(新一代迈腾可以),但光是这根灯带,就已经让整车气质从“家用务实”悄悄滑向“年轻运动”。

前保险杠也重新设计了。三区导流槽+黑色装饰件+梯形下格栅,组合起来不只是为了好看。空气动力学上,这些开口能引导气流,减少车底气流紊乱,降低风阻、提升高速稳定性。高配车型用烤漆饰条,低配用硬塑,成本控制得明明白白,但整体造型统一,不会显得“高低配像两台车”。

车尾最抓眼球的是熏黑贯穿式尾灯,加上“SAGITAR”字母标识和发光车标,辨识度直接拉满。尾门变成多边形设计,开口确实大了点,搬个大箱子会方便些。但我试过现款速腾装行李,门槛高度没明显降低,对老人或力气小的女生来说,搬重物还是得弯腰费劲。这点小遗憾,希望实车能优化。

还有一个细节很多人没注意:C柱的溜背线条更明显了。这不是为了耍帅,而是为了优化风阻。虽然官方没公布具体风阻系数,但更流畅的车顶线条,意味着高速更省油、风噪更低。隐藏式门把手也上了,虽然是机械结构,但支持感应、触控、遥控三种解锁方式,还带事故自动弹出功能——安全和科技感都兼顾了。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内饰:向迈腾看齐,智能座舱是最大亮点

走进座舱,我第一反应是:这真是速腾?双悬浮屏+HUD抬头显示+旋转式换挡,这套配置以往可都是迈腾、帕萨特的专属。现在下放到速腾L,大众这是要把“越级体验”玩到底。

中控屏预计15英寸,尺寸够大,UI估计也会用大众最新的系统。关键是,它大概率会搭载高通8155芯片——这可是当下智能座舱的“黄金标准”。反应快、不卡顿,还能支持更多本土化App,比如高德、QQ音乐、甚至抖音车机版。比起老款那套卡顿的MIB系统,简直是降维打击。

空调出风口做了贯穿式金属装饰条,视觉上拉宽了中控台,也提升了质感。换挡机构移到方向盘后,传统挡把区域空出来了,变成了开放式储物格,手机、卡片随手一放,比以前方便多了。我试过在迈腾上用这个设计,日常使用频率极高,尤其是等红灯时掏手机扫码,再也不用低头翻储物盒。

智能化方面,一汽-大众已经和大疆合作开发L2级辅助驾驶系统,新速腾L极有可能搭载。这意味着它会有全速域自适应巡航、车道居中、自动变道辅助等功能。对家用车主来说,跑高速再也不用一直握着方向盘,疲劳感大大降低。不过具体体验如何,还得等实测,毕竟算法调校比硬件更重要。

动力:全系1.5T,经济与性能的平衡术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这次申报信息最让我意外的,是全系只有一种动力:300TSI,也就是EA211 1.5TSI Evo发动机。最大功率118kW(160马力),峰值扭矩250N·m,零百加速8.8秒。

很多人会问:没了1.4T,是不是选择少了? 其实不然。1.5T Evo这台发动机,本身就是大众的“技术结晶”。它用了米勒循环、可变截面涡轮、缸内直喷等技术,目的不是飙性能,而是兼顾动力和油耗。相比老款1.4T,它低速响应更好,高速更省油,WLTP工况下油耗能低0.3-0.5L/100km。

但传动系统只申报了7速干式双离合,这就有点让人捏把汗了。干式双离合成本低、传动效率高,但在低速蠕行时容易有顿挫,夏天开空调堵车时尤其明显。湿式双离合平顺性更好,但没出现在申报名单里,不知道后期会不会补上。建议大家试驾时重点感受低速换挡,别光看参数。

智能化与安全:不惊艳,但够用

说到智能,速腾L的进步是肉眼可见的,但还没到“颠覆级”的程度。8155芯片+大疆智驾,让它在同级里有竞争力,但比起比亚迪、吉利那些堆配置的国产车,还是保守了些。

比如,它有没有哨兵模式?能不能远程控车?支持不支持V2X车路协同? 这些细节目前都没公布。我猜大概率会有基础功能,但不会太激进。大众的风格一直是“稳扎稳打”,先保证系统稳定,再慢慢迭代。

安全方面,ESP车身稳定系统、多气囊、胎压监测这些标配应该不会少。高配可能还会带主动刹车、盲点监测、变道辅助。但具体配置表还得等官方发布。我建议大家买车时,一定要试一遍AEB(自动紧急制动),看看它识别行人、车辆的反应速度,这比纸上参数重要多了。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竞品对比:速腾L vs 本田思域 vs 比亚迪秦PLUS

我们拿三台车对比一下:

项目 速腾L 本田思域 比亚迪秦PLUS DM-i

车长 4812mm 4674mm 4765mm

轴距 2731mm 2735mm 2718mm

动力 1.5T+干式双离合 1.5T+CVT 1.5L混动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零百加速 8.8秒 9.3秒 7.9秒(混动)

油耗(WLTP) 约6.0L 约6.5L 3.8L(馈电)

智能座舱 8155芯片+大疆智驾(预计) Honda CONNECT 3.0 DiLink系统

速腾L的优势:空间大、底盘稳、品牌认知度高,适合追求“稳重家用”的用户。

思域的优势:操控灵活,CVT平顺,适合喜欢“人车沟通感”的年轻人。

秦PLUS的优势:油耗低、配置高、价格便宜,适合精打细算的家庭。

所以问题来了:如果你预算15万,要一台家用车,你会选德系稳重,日系省心,还是国产高配?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我的看法:理性选择,别被名字带偏

“速腾L”这个名字,容易让人以为它像朗逸Plus那样“大幅加长”。但实际上,“L”更多是象征意义——代表“升级版”,而不是“加大版”。它的提升在细节:更年轻的设计、更智能的座舱、更高效的发动机。

我始终认为,家用车的核心是“可靠+好用+省心”,而不是堆配置、拼参数。速腾L在这三点上,大概率不会让人失望。大众的底盘调校、发动机技术、品控标准,依然是行业标杆。

但我也提醒各位车友:别光看宣传图,一定要去试驾。试试低速换挡顺不顺,听听高速风噪大不大,感受下座椅舒不舒服。买车是自己的事,别人的评价只是参考。

问答时间

Q:速腾L会不会出混动版?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A:目前申报信息只有1.5T燃油版,暂无混动或纯电版本。大众的PHEV技术主要用在迈腾、帕萨特上,速腾L短期内应该不会上。

Q:隐藏式门把手冬天会不会冻住?

A:理论上有可能,但厂家会做防水防冻设计。而且它支持三种解锁方式,就算门把手冻住,也能用钥匙或手机蓝牙打开,不影响使用。

Q:8155芯片真的那么重要吗?

A:非常重要。它决定了车机流不流畅、能不能多任务运行、支不支持未来OTA升级。没有8155,智能座舱就是“伪智能”。

最后留个问题给大家:

新大众速腾L亮相,加长车身配1.5T-有驾

你觉得一台15万级的家用车,最重要的是什么?是空间?油耗?智能?还是品牌? 欢迎在评论区聊聊你的想法。我是老司机我,咱们下期见。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