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量造假丑闻曝光!新势力车企关店停产,行业震动!

最近这车圈可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小米汽车的热度还没完全散去,哪吒汽车就接连曝出大新闻,搞得不少刚提车的车主心里七上八下的。

一会儿是工厂停产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一会儿又是公司老总亲自下场承认在清理库存,再加上准备去香港上市这事儿迟迟没个准信,大家心里都犯嘀咕:这哪吒汽车,到底是怎么了?

是不是真像网上说的那样,已经走到悬崖边上了?

销量造假丑闻曝光!新势力车企关店停产,行业震动!-有驾

这事儿关系到几十万车主的切身利益,也反映了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的残酷,咱们今天就得把这来龙去脉好好捋一捋,看看这背后到底发生了什么。

首先要说的,就是那个让很多人看不懂的“0公里二手车”。

这词听着就奇怪,没开过的车,怎么就成二手的了呢?

其实,这在行内算是一种不太光彩但又确实存在的操作。

简单来说,就是汽车厂家为了让每个月的销售数据更好看,会把一大批新车,先通过内部流程“卖”给自己的经销商,或者干脆注册到一些合作公司的名下。

这么一折腾,从报表上看,这些车就已经算是“已售出”了,厂家的销量任务也就完成了。

但实际上,这些车一公里都没跑,还崭新地停在仓库里。

然后,再通过二手车商的渠道,打一个比较大的折扣,卖给真正的消费者。

您想想,这操作对急着要钱、要业绩的企业来说,短期效果确实立竿见影。

第一,销量数字漂亮了。

哪吒汽车正好处在准备上市的关键时刻,一份亮眼的销量成绩单,是说给那些准备投钱的资本大佬们听的最好听的故事,直接关系到能融到多少钱。

第二,能快速清理掉积压的库存。

汽车这东西更新换代快,放在仓库里时间长了就是负资产,不仅占用资金,还会不断贬值。

销量造假丑闻曝光!新势力车企关店停产,行业震动!-有驾

打折卖掉,总比砸在手里强。

但这种做法的坏处也显而易见,它就像在喝一种慢性毒药。

最直接的受害者,就是那些按原价买车的老车主。

你想想,自己刚全款提了新车,转头就发现市场上冒出来一堆一模一样、但便宜好几万的“准新车”,这心里能舒服吗?

这不就是明摆着把老用户当“韭菜”割吗?

更深远的影响,是它严重损害了品牌的信誉和价格体系。

当一个品牌开始用这种方式来处理新车时,消费者就会觉得它的价格非常不透明,不保值,以后谁还敢轻易相信它的官方定价呢?

所以,尽管哪吒的CEO张勇解释说这是为了配合销售渠道转型,但大家普遍认为,这更像是一种迫于无奈的自救,为了粉饰报表给资本市场看的无奈之举。

接着咱们再看一个更有意思的现象,那就是哪吒的投资人,360公司的老板周鸿祎,最近为了哪吒汽车,简直是操碎了心。

他不仅亲自跑到北京车展上,爬到车顶卖力直播,还公开批评哪吒的营销团队做得不好,说他们只会“自嗨”,不懂得跟用户沟通,甚至扬言要亲自给哪吒的高管们进行“军训式”的指导。

这个场面在商界可以说是非常罕见的。

一个投资人,亲自下场手把手地教一个公司的CEO和高管团队怎么做生意、怎么搞营销,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量可太大了。

这恰恰说明,哪吒汽车内部的管理和战略可能已经乱到一定程度了,连投资人都坐不住了,必须站出来“指点江山”,甚至是“拨乱反正”。

周鸿祎的焦虑,其实就是哪吒汽车当前困境的最真实写照:产品找不准定位,营销打不着重点,整个公司像一艘迷航的船,急需一个清晰的方向。

销量造假丑闻曝光!新势力车企关店停产,行业震动!-有驾

那么,哪吒汽车的核心问题到底出在哪儿呢?

说白了,就是卡在了中间,不上不下,特别尴尬。

如今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已经白热化,基本上是“神仙打架”。

你要想活得好,要么就得有自己的独门绝技。

你看比亚迪,它凭借着自己强大的供应链和成本控制能力,推出了像秦PLUS、海鸥这样的车型,价格直接打到了十万以下,喊出“电比油低”的口号,在低端市场大杀四方,主打的就是一个极致的性价比,让别人没法跟它玩。

而在高端市场,“蔚小理”三家也各自站稳了脚跟。

蔚来靠的是无微不至的服务和换电体系,营造了一个高端用户社群;理想汽车精准地抓住了中国家庭用户的需求,成了“奶爸神车”的代名词;小鹏汽车则一直标榜自己的智能驾驶技术,吸引了一大批科技爱好者。

它们都有自己非常鲜明的品牌标签和别人难以模仿的优势。

反观哪吒,就显得有些面目模糊了。

它想往下走,跟比亚迪拼价格,但它的规模和成本控制能力又比不过人家,性价比优势不明显。

它想往上冲,去抢占高端市场,但它的品牌形象、技术积累和智能化体验,又跟“蔚小理”有不小的差距。

消费者愿意花二十多万买车,选择范围很广,为什么一定要选你哪吒呢?

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位,让它在市场上腹背受敌,非常难受。

销量造假丑闻曝光!新势力车企关店停产,行业震动!-有驾

而且产品更新的速度也偏慢,来来回回就是那几款车,缺乏能让人眼前一亮的新东西,自然也就难以持续吸引消费者的目光。

最后,不得不提的就是它混乱的销售和服务体系。

哪吒汽车一方面想学习特斯拉和新势力的直营模式,觉得这样能统一价格,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但另一方面,它又舍不得完全放弃传统的经销商加盟模式,因为建直营店太烧钱,依靠经销商能更快地把店开到全国各地。

结果,就搞出了一个“直营”和“加盟”混在一起的四不像模式。

这种模式最直接的问题就是管理混乱。

消费者会发现,不同店的优惠政策不一样,服务标准也高低不齐,买车的时候一头雾水。

更要命的是售后服务,很多车主反映,车子出了问题,想找个地方修都费劲,直营店和经销商之间还可能互相推诿扯皮。

买车可不是一次性买卖,后续的保养维修同样重要。

如果连最基本的售后服务都保障不了,那品牌的口碑只会越来越差,新用户看到这种局面,自然也不敢轻易选择了。

放眼整个新能源汽车行业,这样的故事其实并不新鲜。

前几年的威马汽车,也曾是销量明星,如今却已销声匿迹;高端品牌高合汽车,不久前也宣布停工停产,命悬一线。

它们的经历都在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现实:造车的牌桌上,已经进入了刺刀见红的淘汰赛阶段。

光有热情和故事是不够的,没有真正的核心技术,没有稳定健康的资金链,没有清晰明确的品牌战略,随时都可能被市场无情地淘汰出局。

中国汽车工业正在经历一场百年未有的大变革,这场大浪淘沙的过程虽然痛苦,但它会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强者,最终推动整个行业的进步。

对于哪吒汽车来说,现在无疑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刻,留给它自救和调整的时间,恐怕真的不多了。

0

全部评论 (0)

暂无评论